都来读 > 斩蟒传 > 第190章 投靠

第190章 投靠


章龄之等本地人对大瀚的吃相不是很满意。

        因为这群外地人仗着乞活军,把重要职位几乎尽数占据。

        他忙前忙后,竟然只得到一个十分不重要的户房主事。

        也就是吏。

        官吏,官吏,前者是主,后者是仆。

        完全是两回事。

        老章心里气啊。

        既然有火气,自然容易烧着别人。

        “将军,这户房主事没法做了。”

        姜云龙坐在太湖边一处绿荫下钓鱼。

        这里距离太湖县不远,跟安庆城也只有一百多里。

        “章先生,你怎么到这里来了?”

        章龄之从马上下来,章科等人勒马,站在几十丈外。

        “将军,可知道新来的知府大人准备征收夏粮?”

        姜云龙惊讶道:“还有这个事?”

        章龄之看着他的“假象”,心里不由埋怨。

        “如今城里已经快闹翻天了。”

        “大家都说将军亲口答应,今年夏粮不收。”

        “但现在大瀚又反悔,敢问这夏粮到底是收还是不收?”

        关于夏粮问题,是有部分政策的。

        姜云龙以乞活军需要粮草为由,申请把辖区内的大族坞堡公田、民田占为己有。

        但坞堡田地之外,寻常中小家族的庄园、平民田地,属于县衙掌管。

        也就是说,安庆府田地一分为二。

        乞活军占据最肥沃一部分,用于供养自身,从而不需要大瀚拿出额外的军粮、军饷来。

        其他大部分则交给县衙管制。

        对于这个做法,大瀚内廷经过再三考虑后是同意的。

        你不能让乞活军一边帮你干脏活(杀豪强)、累活(攻城),结果什么都不出吧?

        就算是掌握了他们的亲眷,控制着他们的生死,好歹也得赏根骨头吧?

        问题是患寡不患均啊。

        就像章家看到了童家坞堡的地盘,可以免掉一季夏税,自然也想获得同类待遇。

        可这一点上各个县衙根本不可能同意。

        因为县衙什么都没有啊。

        除了一大推文书外,就连户口都不清楚。

        红珊仗着姜云龙,以及李山昌的暗中配合,大手一划。

        直接划拨了大片荒地进入乞活军名下,用于军垦。

        名义上上乞活军已经扩张至三万都不止。

        各个坞堡驻军、巡捕、民众等,隶属于乞活军名下,有点类似武朝的府军。

        平时是农民,战时各家精壮出人,组成战军。

        而对于这种特殊的制度,陈友亮同样同意了。

        不这样怎么办?

        难不成一万人占据三府十八县?

        开什么玩笑?

        一万人拆开,撑死就只能占据控制三座城池。

        当然,大瀚也可以选用其他路子。

        问题是某些人不愿意担负屠戮地主豪绅的罪名,

        更不愿意当武卫军南下时,大瀚必须派出援军北上。

        说到底,大瀚兵力不足,需要一支敢死队为他们在大江北面拖住一部分敌人。

        “军户,与民户分开。”

        姜云龙接过赵雪送过来的凉茶,一饮而尽。

        “老爷子,我只管乞活军军户,民户可不是我的事。”

        章龄之不认识赵雪,只当做她是一名侍女。

        “可是将军,你这么做,不是让我们难做吗?”

        姜云龙笑道:“是你,还是他们?”

        章龄之说道:“都有。”

        姜云龙才不信对方的鬼话。

        说到底,徽州的财富五分在童霍这种大家族手里。

        三分在章家这些小家族手里。

        剩余两分才是那些平民百姓。

        而这些财富中,盐矿又占了三分。

        姜云龙占据童霍等大家族的根据地,却把盐矿产地完好交给陈自强。

        徽州的盐矿,是陈雲必得之物。

        这样算,乞活军实际只拿到用于提供军队支撑的田地、兵源和粮食。

        但最重要的财源还是十分利索的交出去了。

        不然,陈家凭什么这么大胆放心他扩张。

        还不是因为童霍等家族金银财物根本是不可持续的。

        花完了就花完了。

        乞活军想要维持,就必须学习红巾军,占据更多的城池,杀死更多的地主豪绅。

        这就是陈友亮的阳谋。

        见到姜云龙不说话,章龄之干脆坐在他身边的荒草地上。

        “将军,张家宣布起事,自号光明王朝,加入反戎阵列。”

        “现在安庆东边的陵州府、北边庐州府还在犹豫,你现在不去占据,怕是等他们加入张家,就不好出手了。”

        姜云龙问道:“你刚刚不是还在说新来的知府催促你征收夏粮吗?”

        “怎么一下子跳到扩张上?”

        章龄之道:“这不是章家穷,所以希望将军占据两府任意一府,希望能分点田地给章家。”

        姜云龙看了老人一眼。

        乞活军的军田只交给内部旗下的军户。

        章家想要,就必须加入乞活军。

        对方按理来说,不可能看不到乞活军的尴尬地位。

        姜云龙倒是之前推荐他出任知府,并顺手推荐了多名本地人。

        这些人大多是被童霍大家打压的小家族。

        谈不上恶毒,但也说不上善人。

        徽州都发展到人吃人。

        这些人也就勉强结社自保,以各个家族、姓氏为纽带,割据一方。

        “他们为何这么急?”

        章龄之好奇道:“将军不知道吗?”

        姜云龙瞥了他一眼。

        章龄之讪笑道:“陈知府打算参考大瀚,建立驻军。”

        姜云龙微愣,他还真没想到这个年轻的陈氏旁支,居然有这个胆气。

        大瀚上层都知道徽州是大瀚拿出来,用来阻挡鞑子或红巾军的战略缓冲地。

        而负责缓冲的就是乞活军。

        反倒是这些文臣,出发前都收到命令。

        允许大敌围城前主动脱离。

        这要是建立驻军了,他还怎么脱离?

        再说了。

        安庆城最精锐的武夫们,一成跟着张家走了。

        两成跟着童锐等新生代逃向肥城。

        三成逃向外地,比如大瀚、苏州、海州等。

        一成是章家这样的中小家族,用于自保。

        剩余三成基本进入乞活军。

        他招募那些连气感都没有的民兵又有何用?

        章龄之不紧不慢说道:“我听闻知府准备用他们运粮,关键时候征收夏粮、秋粮,输送给水师。”

        原来如此。

        姜云龙明白了。

        只是一次性的工具。

        说是民兵,其实就是民夫。

        但以安庆城一府能挤出多少油水?

        乞活军要不是依靠各家的坞堡积蓄,根本无力支撑如此庞大的军阵。

        正常来说,二十万农户,可以撑起一万人的后勤。

        但这是建立在正常的耕种上。

        这二十万人可以安心种田。

        不会发生大规模的逃荒。

        不然,就算是上等灵气充裕的肥田,荒废了,哪来的粮食?

        但谁都不看好徽州。

        张家宣布自立,立马建立了一支十万人的军队。

        可姜云龙很清楚。

        这里面大部分都是徽州、海州、苏州各地的虔诚信徒、武夫组成的。

        普遍的战力还可以,至少不比右卫军差。

        但这些人之前都位于各地,从未集合训练过,

        更没有相互配合的默契。

        其次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集合十万精锐,把这些力量融合成一股才有用。

        不然不过是一群游兵散勇。

        对于张家,像章龄之这种聪明人很清楚。

        他们还不如乞活军。

        至少姜云龙看起来比他们更可靠。

        章龄之追到这里来,与其说是诉苦和告密,不如说是来投靠。

        大战将起,除非他们愿意逃亡大瀚,否则退无可退。


  https://www.dldwx.cc/xs/94845220/122576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