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斩蟒传 > 第191章 联盟

第191章 联盟


“乞活军需要重整,吸收新进来的本地战兵。”

        姜云龙想了一下,还是需要给对方一个满意的答复。

        “其次我认为不宜大动干戈。”

        “武卫军气势冲冲南下肥城,这个时候我还是安心练兵为上。”

        “扩张太过,万一引来武卫军,那可就完蛋了。”

        章龄之也不信姜云龙的话。

        没有人看好光明军。

        就算他们有十万。

        “将军,你难道不打算趁机扩大,这可是个好机会。”

        “一旦双方分出胜负,接下来就是攻打乞活军了。”

        姜云龙笑道:“我就等着他们分出胜负。”

        章龄之先是不解,随即想到一个传言。

        身边这个少年先修行武当《玄武定息术》,后修行《大光明神王经》。

        虽然还是先天之境,但毕竟是光明教名正言顺的“圣子”。

        万一光明军被打崩,张家被武卫军一战而灭。

        这剩余的光明教力量会怎么办?

        自然是优先靠得住的圣子。

        当前,前提是张家覆灭。

        六月底的江南,已经炎热渐渐起来。

        要是文朝时期,达官贵人免不得往北地走,以躲开暑气。

        只是如今换个主人,谁还敢去北方。

        绝多数只能学姜云龙这般,找一块凉爽的湖畔,钓钓鱼。

        实在不行,就干脆弄起袖子,直接下水。

        章龄之自以为猜到了姜云龙的用心,陪着他钓了一下午的鱼。

        等到伴晚这位新晋安庆城本地代表离开后,远处一艘乌篷船才慢慢靠近。

        “姜将军好雅致。”

        一名络腮胡子的高大汉子站在乌篷船前端,远远就对着他打招呼道。

        感受到对方体内雄浑真气,以及与朱芷兰类似的真气气息。

        姜云龙起身道:“海龙王莫不是笑话小子。”

        “我都快无立足之地了,哪来的雅致?”

        “不过是就在太湖边,逃避杂务,求得一时的安宁而已。”

        朱邦渊大笑,朱芷兰钻出乌篷,对着姜云龙行了个万福。

        姜云龙微微惊讶,因为这位掌控数百里太湖水域的小宗师大成武夫,就带着一名船夫和自己的女儿参加自己的邀请赴会。

        当然姜云龙也是很有诚意。

        从白天等到现在,而是也只是带了万小宝、赵雪两人。

        等船只快速靠岸,朱邦渊一脚踏上路地。

        “你掌控乞活军的事,要俺说,这陈友亮做的不地道。”

        “明明是大功之臣,九死一生回到江城。”

        “却陷身囹圄,一遭名气尽毁,被小人羞辱不说,还不得不带着一群罪名孤军北上。”

        “如此境遇,真真是可怜得很。”

        姜云龙笑道:“海龙王,您要是特意来嘲讽我的,那我还是赶紧扯呼。”

        朱邦渊又是一阵大笑。

        朱芷兰看了一眼篝火上面的汤锅。

        里面正熬煮着鱼汤。

        赵雪拿着一潭酒,献给这位江南称得上名号的江湖大豪。

        朱邦渊也不疑有毒,直接饮下。

        这些日子,赵雪母女全靠朱家暗中收藏。

        双方也算是熟识。

        “你出兵十天,就拿下了安庆府,为何不就继续扩张?”

        朱邦渊放下这坛从童家搜出来的药酒,坐在篝火旁,与姜云龙隔着火焰面对面。

        姜云龙叹息道:“瀚王让我拿到三府之地,这个不难。”

        “就算张家没有故意相让,我也可以快速占据这安庆、陵州、庐州。”

        “在大江北面为大瀚开辟出一个暂时安全的缓冲区,避免大江水运被截断。”

        “保护大瀚东征大军左翼的安全。”

        朱邦渊抓起酒坛,喝了一大口。

        “那你怎么现在还坐在这里?”

        “放任那两府不管?”

        姜云龙直接道:“我要是拿下,海龙王怎么办?”

        朱邦渊微愣,拿着酒坛呆呆看着姜云龙。

        在一旁和赵雪说悄悄话的朱芷兰一起扭头看向这边,顿时四周十分安静。

        “哈哈哈!”

        “你这小儿真有意思。”

        朱邦渊大笑不止。

        足足过了十几息,才停止大笑。

        “你都说了这三府是大瀚用来屏蔽自己北面的屏障。”

        “等到张家与武卫军分出胜负,说不得红巾军也要横插一脚。”

        “我太湖军好好的日子不过,上岸图啥?”

        姜云龙轻声道:“我在古铜县山上时,就听过我二叔说过龙王的几件事。”

        “二叔说朱家本事太湖县大豪,当年鞑子攻占中都后。”

        “朱家散尽家财,组织三千义军,北上勤王。”

        “朱老英雄当时沿河入商丘,加入李家麾下。”

        “没曾想商丘李家叛乱,不仅犒劳鞑子,还清除异己。”

        “朱老英雄等义士纷纷战死,残余义军被李家追杀南逃至太湖。”

        “这才有了太湖义军。”

        姜云龙看着朱邦渊,这位小宗师的脸庞,在火光中若隐若现。

        “鞑子占据徽州后,倒行逆施。”

        “逃亡太湖的义民越来越多,太湖虽大,但毕竟不是博洋湖。”

        “每日水产有限,又有夜狼军围困绞杀。”

        “上一位海龙王宅心仁厚,不愿意驱赶走投无路的义民。”

        “宁可自己每天喝几碗鱼汤,也要收留。”

        “为了解决粮食不足,海龙王亲自攻打夜狼军,而先生十二岁就亲自划船当船夫。”

        “虽然上一任海龙王战死,但先生继承遗志,以庇护万民为先,抗击鞑子为后。”

        姜云龙抬手行礼道:“先生,乞活军什么战力,瞒不过先生。”

        “他们打打豪强还行,但想要抗衡张家、鞑子、魔宗,完全是送死。”

        “我不怕他们死,他们本来就是罪有应得。”

        “但我不愿意好不容易占据三府,结果武卫军打过来,自身惨死就算了,还连累了三府八十万民众。”

        姜云龙诚心诚意道:“瀚王限令,我不得不从。”

        “乞活军也不得不做,否则他们的数万家眷,有刀斧加身。”

        “但占据安庆后,另外两府一旦拿下,并按照安庆城模式清理。”

        “将来鞑子或红巾军来袭,必然尸横遍野。”

        朱邦渊沉静道:“你对自己这么没信心?”

        姜云龙苦笑道:“海龙王,我要是对乞活军有信心,就不会亲自出手,以刺杀行事夺取安庆城。”

        朱邦渊问道:“你想怎么做?”

        姜云龙恢复平静,说道:“乞活军愿意与太湖结盟,庐州全部、陵州一半归属太湖。”

        “一旦张家,或者鞑子,或者魔宗来袭,乞活军主动支援。”

        “粮草、军械等,凡是乞活军有的,必然送上。”

        “作为交换,我希望海龙王主动对大瀚释放结盟意愿。”

        “至少帮助乞活军的家眷搬迁至安庆城。”

        朱邦渊问道:“我如何能让大瀚把乞活军家眷释放,何况他们在大瀚境内,应该比在安庆城安全吧?”

        姜云龙说道:“坐在死囚牢狱里,如何比得上站在战场外?”

        “后者至少可以享受一口自由的快乐。”

        朱邦渊听后点点头,说道:“我愿意帮你,这好处的大头,全给我了。”

        “不过是帮你做些善事,积些阴德。”

        “只是应该怎么做?”

        姜云龙说道:“先结盟,然后你我两军联手攻打那些城池坞堡。”

        “等拿下两府之后,名义上我也算是完成了瀚王的要求,占据三府。”

        “到时候我会上表,要求大瀚释放乞活军家眷,也请海龙王帮我多说几句。”

        朱邦渊一脸古怪。

        两府很好打,问题是姜云龙带着乞活军帮助他们打下来后,按照分配原则,还得把他们让给太湖义军。

        这样岂不是吃了大亏?

        “就这样?”

        姜云龙微笑道:“就这样。”

        朱邦渊沉思一会,说道:“大瀚会同意?”

        姜云龙讥笑道:“我们这位大瀚王,外宽内忌,讲究虚名。”

        “海龙王结盟大瀚,主动携手对抗鞑子、红巾军,帮助保护大瀚东征军的北面。”

        “如此天大的好处,他怎么可能拒绝?”

        “要是我个人提出,说不定那些人会被他当成钳制我和乞活军的工具。”

        “既然是盟友公开的建议,他如何好意思出尔反尔。”

        朱芷兰问道:“陈友亮可是我们唐人大英雄,怎么会是一个外宽内忌的人?”

        姜云龙叹息道:“这位大江帮主赏赐的灵丹里面,针对一些天才武夫,这些少数丹药有特殊的药气。”

        “十有八九,一旦服用,就难以破境。”

        “明面上提携江南天才武夫,实际上暗中动手脚,避免有人威胁陈家的地位。”

        “其次大瀚文武纷乱,罪不在文武,而在这位大瀚王。”

        “凭他的手段,想要控制人事,文武合流,并非难事。”

        “可他偏偏故意让文臣与武将不合,早早让文臣监督武夫。”

        “明面是刘基、李山昌等人的想法,实际幕后却是这位大瀚王的手笔。”

        “如今江南尚未统一,北地仍在鞑子手中,这般抓权,未免太过。”


  https://www.dldwx.cc/xs/94845220/1224674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