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华唐 > 第0034章:饭辙

第0034章:饭辙


知道了自己的年龄,秦钺笑得更开心了:“男孩子十四五岁就可以去当兵打仗了,女孩子十四五岁都可以嫁人了,我们都这么大了,什么不能干啊?”

        这并不是秦钺瞎掰,古时候的人不但发育的比现代人早,结婚也特别早,据史料记载,唐太宗的第十一女清河公主李敬下嫁给程知节(程咬金)的次子程处亮时才年仅十岁,金城公主和吐蕃和亲时还不满十二周岁。乐府诗中也有一首《十五从军征》的诗歌,描写的就是汉代一个少年十五岁当兵,八十岁才回到家乡的故事。

        尽管唐朝法定服兵役的年龄是二十岁,但真正执行起来却没有那么严格,实际上军队里不满二十岁的青年多的是,甚至不乏十几岁的少年人。这是有真实史料作为证据的,比如唐玄宗李隆基豢养的五百多名十几岁的斗鸡童就是从禁军中选拔出来的。

        收拾好房子后,时间大约已是申时过半,也就是下午四点左右。

        秦钺和红儿脱去身上的破衣裳,换上一身首座和尚让人送来的灰布僧衣,就上街去了。

        因为这是在古代,人们大多都穿斜襟和对襟上衣,即使是和尚穿的僧衣和普通人穿的衣服在款式上的差别也不是很大,何况秦钺又不是和尚,红儿也不是尼姑,两人头上都有浓密的头发,如果不仔细看,是没有人会注意到他们身上穿的是僧衣的。

        虽然离吃晚饭的时间尚早,但秦钺还是带着红儿去了东市,因为他想和红儿去东市上转转,毕竟他们现在刚刚有了一个新家,家里还需要添置一些必须的生活用品。

        他们住的地方就在占地广阔的东市坊里,尽管各坊城内部的宵禁并没有坊城外那么严格,但如果去晚了,随着罢市的钲声敲响,来东市赶集的外来人员和小商小贩都要离开东市,各坊城的坊门也会在不久后关闭落锁,东市里的买卖铺户,除了没有经营时间限制的茶楼酒肆和小吃店,大部分都会收摊打烊,再想买东西也就没那么方便了。

        走在东市北大街上,红儿问秦钺道:“三郎哥哥,你是咋知道那么多的?”

        秦钺知道红儿早晚都会问起,但还是装糊涂道:“知道什么?”

        “你和虚谷老和尚说的那些话啊?”

        秦钺单手施佛礼,和红儿开玩笑道:“不可说,不可说!”

        红儿打一下秦钺:“三郎哥哥,你少来啦!”

        秦钺不再玩笑:“红妹,其实我哪知道什么佛什么禅啊,我不过是为了咱们能顺利住进法洪寺,为了讨好老和尚顺口胡说而已,反正我说的都是些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老和尚也不知道真假。”

        红儿看着秦钺:“可我觉得没那么简单。”

        “哪里不简单了?”

        “我还不知道你吗?以前的你可没这么能说会道,整天就跟个闷葫芦似的,别说是让你和老和尚坐在那里说佛,就连上街讨饭你都懒得张嘴,一天要是能说上十句话,那就不是你了!我觉得,这两天你就像换了个人似的。”

        “其实我倒没觉得我有什么变化,也许是我忽然开窍了吧!不过红妹,如果我真换了一个人,或者说我的性格发生了变化,你觉得这样的变化不好吗?”

        “谁说不好了?我发现你这一变啊,我们的运气好像也忽然跟着变好了,其实我早就希望你能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你毕竟是个男人,如果你一辈子都不求长进,让红儿将来依靠谁啊?”

        “不是还有你吗?”

        “可我毕竟是个女人,总不能一辈子替你顶门过日子吧?”

        “那你可以找个好男人嫁了啊,不管我不就行了吗!”

        红儿叹了口气道:“三郎哥哥,你说的倒是轻巧,就算我能找个男人嫁了,我倒是不愁吃不愁穿了,那你怎么办?我还不是得每天惦记着你吃没吃饱穿没穿暖,是不是病了,那我的日子还有法过?其实我早就认命了,既然老天想让咱俩这两个苦命人在一起相依为命,那就一定是命里注定的,就算死我们也要死在一块儿!”

        听了红儿的话,秦钺眼中再一次涌满了泪水:“红妹,其实你没必要挂念我的,我就是一条烂命,死了都没人可怜,不值得你这样对我的!”

        红儿再打一下秦钺:“三郎哥哥,以后不准你说这种话!”

        秦钺含泪笑道:“好好,我都听红妹的,以后再也不说了这种话了!我不是烂命,是大富大贵的命,以后还要和红妹一起住大房子过有钱人的好日子呢!生活这般美好,我哪舍得死啊!”

        “这还差不多!”红儿说着,挎着秦钺的臂弯,把头靠在了秦钺的肩头。

        在东市上转了一圈,买了两个洗脸和洗菜用的陶盆,一把熟铁菜刀,一把木梳,秦钺和红儿又去米行里问了问米面的价格,见天色已经不早,就又来到了张阿哥母子开的面食店前。

        张阿哥一开始并没有认出换了衣裳的秦钺和红儿,见有客人来到,急忙道:“二位请坐,吃面还是吃蒸饼?吃面有猪肉臊子面,还有馎饦和偃月混沌,要是吃蒸饼有免费的面汤!”

        前面我们说过,唐时不管是真正的蒸饼,还是发糕、馒头、包子、面卷子等面食,只要是用笼屉蒸出来的面食都叫蒸饼。直到北宋年间,为了避讳宋仁宗赵祯的名讳,才把蒸饼改成了炊饼,后世之人之所以更熟悉炊饼这个名字,这还要感谢那个整天挑着挑子在阳谷县卖炊饼的武二郎他哥。

        红儿朝着张阿哥笑了笑:“那就来四个羊肉馅蛮头,再来两碗免费的面汤吧!”

        看着换了衣裳的秦钺和红儿,张阿哥不禁有些吃惊:“原来是你们啊,看来你们是真打算改行不做花子了!好的,好的,四个羊肉馅蛮头,两碗免费的面汤,马上就来!”

        为了省钱,这次秦钺和红儿并没有吃猪肉臊子面,而是花了四文钱吃了四个羊肉馅馒头,也就是肉包子。

        在唐代,因为养猪业还没有得到大规模普及,也没有几个月就能长大的速生猪品种,养大一头猪最少也要一年半以上,除了大地主家的猪可以成群放养,一般的农民家里都是散养,而且因为猪是杂食性动物,不仅费时还很费料,所以猪肉的价格远高于羊肉的价格。毕竟羊是纯粹的草食性动物,不但生长速度比猪快——一只小羊羔不到五个月就可以长成大羊,而且羊比猪更适合大群放养,既省时又不需要太多的精饲料,养殖成本当然比养猪要低得多。

        秦钺以前就知道唐开元时期的物价非常低,想不到竟然低到了这种程度,一个铜钱就可以买到一个羊肉馅的大包子,这要是换了羊肉比猪肉贵好几倍的现代社会,一个羊肉馅大包最少也要三四块钱的。

        张阿哥的母亲问红儿道:“姑娘,你们现在住在什么地方?”

        红儿回答道:“我们以前住在南半城的一个里坊中,现在住在法洪寺的菜园子旁!”

        “房子是你们租来的吗?”

        “不是,是从法洪寺借的房子。”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看来你们是想做法寺庙里的依附民了!”

        “大婶,您误会了,我们不是寺庙的依附民,我们只是从法洪寺借房子住。”

        “不是寺庙的依附民?那法洪寺咋会把房子借给你们住?”

        “这……这个……”

        张阿哥母亲的这个问题还真难住了红儿,她根本就没办法向张阿哥母亲解释这件事,下午秦钺和虚谷老和尚论禅的事,虽然是红儿亲眼所见,但真要把这件事说给外人听,估计一百个人里面连一个相信的都不会有。

        见红儿一副为难的样子,秦钺笑着接过话道:“大婶,是这么回事,法洪寺的住持虚谷大师是我家里的一个远房亲戚。”

        “哦,我说呢,要不然法洪寺咋会把那么好的两间房子借给你们,就算是寺庙里的依附民,寺庙也不会给每家都提供房子住的,何况还是那么好的两间房子!”

        看来还是秦钺厉害,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回答了张阿哥母亲的这个没办法回答的问题。

        红儿好奇地问张阿哥母亲道:“大婶,你也知道那两间房子吗?”

        张阿哥母亲道:“只要是在这东市上开店的,谁会不知道那两间房子?当初我和全儿从长安城东的白鹿原老家刚来到东市时,还没想好做什么,那时我们还去法洪寺找过首座,想先租下那两间房子,可首座说那两间房子是不对外租赁的,想不到你们一文钱不花就住了进去,看来有钱还是不如有人啊!”

        听了张阿哥母亲的话,秦钺和红儿这才知道,原来张阿哥的本名叫张全。

        张全娘说着,又问红儿道:“姑娘,既然你们不做花子了,想好干什么了吗?”

        红儿没有说话,秦钺道:“还没想好呢,我们想等两天再看看!”

        张全娘对秦钺道:“如果你们还没找到合适的事做,老身倒是可以让郎君的妹妹来我们店里打杂,不但管她一日三餐,每月还能给她百八十文的工钱,你们觉得怎么样?”

        张全娘给的这个条件看上去确实不错,不但管红儿一日三餐,每月还有百八十文的工钱——这些钱可以买四五斗米,这样秦钺和红儿就都有了饭辙。何况给这样一家小面食店打杂活也不会太累,远比在街上讨饭吃了上顿没下顿强得多。如果红儿找到了活儿,秦钺也可以去别处找个活干,这对红儿和秦钺来说都是个不错的选择。

        秦钺以为红儿肯定会动心,想不到红儿却道:“张伯母的好意红儿心领了,不过我哥哥说他会找到好办法的,我还是想和我哥哥一起做点小生意什么的,如果实在不行我再来大婶的店里干活!”

        红儿很聪明,并没有把话说死。

        “啧啧,想不到红儿姑娘不但人长得俊,还这么会说话!”张全娘说着,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这要是谁家的郎君有福气娶了红儿姑娘做媳妇,那可是三生都修不来的福气啊!”

        秦钺笑着看了红儿一眼,红儿马上闹了一张大红脸。

        看来张全娘是看中了红儿,想先把红儿招到店里,再慢慢把红儿和她儿子撮合成一对。

        【未完待续】

        ;


  https://www.dldwx.cc/xs/63022/32331314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