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三国纪传 > 第三十二章 袁术称帝

第三十二章 袁术称帝


曹操西征张绣,虽然夺下了宛城,但是却损失了爱将典韦、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以及整个虎卫军。其它等人的牺牲,他倒不如何心痛内疚,可是典韦的战死,着实让他对自己的行为极为后悔。在他的心目中,别人纵然便是用一百座城池,也休想换去他一个典韦。自此曹操经常思慕典韦,竟然得了头风病,时常发作一直无法痊愈。曹操令人寻回典韦等众的尸首以及那匹大宛良驹,全军又大肆祭拜了一番,全都埋葬在那小河边。曹操怕在此处触景生情,便下令全军东归许都。

        且不说曹操还兵许都如何。单说曹操帐下的奉军都尉王则带着天子诏书来到徐州拜见吕布,开读诏书道:“加封吕布为平东将军,特赐于印绶。”然后又送上曹操的私书,其中的内容大致为:刘备本来是徐州牧,现在徐州被吕布占据。小沛之战后,刘备投奔到朝廷,又被委任为豫州牧,现在已经前往豫州治所郢陈郡。从此两家罢兵,共同匡扶汉室。

        王则见吕布面带笑容看完书信,便又在他面前极力称道曹将军对他的相敬之意,吕布心下甚喜,留下王则以上宾之礼款待数日。

        这天,侍从忽然来报,袁术派来使者已经到了馆驿,吕布令人招呼其进来,问袁术有什么书信传达至此。

        那使者道:“我家主公让我对将军转言,袁公早晚便要顺应天下,继承皇帝位,将在寿春立东宫,现在令我来催取太子皇妃早日来到淮南。”

        吕布大怒,道:“汉室尚存,袁术竟然妄称皇帝,反贼焉敢如此嚣张!”随即下令将来使斩首,然后将韩胤从大牢里提出后装入槛车,并派遣陈登带着他写的答谢表,随同王则一起押送韩胤回许都向天子谢恩。吕布又另外致书一封,向曹操表示感谢之余,想求朝廷下诏拜他为徐州牧。

        曹操回到许都不久,王则归来拜见曹操,言道吕布向袁术拒绝联姻,并将使者斩首。曹操大为高兴,上奏汉献帝之后将韩胤斩首于市曹。

        曹操又欲讨论吕布应任命为徐州牧,陈登却私下里拜见曹操,道:“吕布乃是豺狼虎豹,并且有勇而无谋,许都距离徐州不远,恐怕孟德公应该早想办法,将其除掉,怎么还可以给他封官呢?”

        曹操道:“我与吕布打交道多年,素来知道他是狼子野心,留在任何人的身边都难以持久。你父子二人深知他的为人,非常了解他的性情,你应当与我共同谋划。”

        陈登道:“请将军尽管放心,倘若您有进攻徐州的举动,我一定当您的内应。”曹操十分高兴,随即上表陈珪封为俸禄中二千石(中二千石是汉代官吏秩禄等级,中是满的意思),陈登为广陵太守。陈登拜谢欲回徐州,曹操拉着陈登的手,道:“徐州方面的事情,就要多依靠你们父子两人了。”陈登点头应诺。

        陈登回到徐州面见吕布,细言曹操将韩胤斩首之事。吕布对这件事浑不在意,连问朝廷是否下诏封自己为徐州牧的事情。陈登却道:“将军,孟德公鉴于您在此处时间太短,想要稍待一段时间再上表天子。”

        吕布表情不屑,扬眉问道:“哦!是这样啊!那曹孟德给了你什么赏赐?”

        陈登道:“加封我父俸禄为中二千石,封我为广陵太守。”

        吕布大怒,道:“你不为我求取徐州牧,却为自己父子求得厚禄官爵!你父亲向我献计,让我联合曹孟德,而拒婚袁公路。如今我应了他的计策,却一无所获,而你父子却各自得了显贵,你们这是借用我而谋取自己的私利。”说罢,拔出宝剑欲斩向陈登,张辽在旁边急忙劝阻。

        陈登哈哈大笑,道:“看来将军还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吕布怒气未息,道:“哼!其中有什么道理?”

        陈登道:“我见到曹公,欲为您求徐州牧的时候,是这样说的:‘重用吕将军如同饲养猛虎,倘若猛虎食肉饱餐,自然温顺;若是饥饿难忍,猛虎必然伤人。’而曹公却笑道:‘元龙所言差异。我与温侯相识多年,深知奉先为人,他便是天空翱翔的雄鹰,狐兔尚未平息,不敢先让他吃饱,因为他饥饿的时候可以为朝廷所用;如果让他吃饱了,他就便要振翅高飞了。’我听到这话,便问孟德公:‘谁是狐兔?’曹公答道:‘淮南袁术,江东孙策,冀州袁绍,荆州刘表,益州刘璋,汉中张鲁,西凉马腾,幽州公孙瓒,这些人都是狐兔。’我听到这些话,就不便再说什么了。”

        吕布将宝剑扔在地上,笑道:“原来曹孟德真是知道我心思的人啊!”两人正说话间,忽然有人来报,袁术兵分七路进攻徐州,吕布闻言甚是吃惊。

        却说袁术在淮南寿春,地广粮多,人口密集,自己得了孙策所质下的传国玉玺,一直想要在什么时候篡位称帝。

        这天,袁术召开群臣大会一起商议,只听他道:“我想旧事重提。昔日汉高祖只不过是泗上的一位亭长,而最后却拥有了天下。时至今日,汉朝已经历经四百余年,气数早已殆尽,四海之内战乱不断,这是汉朝灭亡的征兆。我袁姓出于陈,而陈乃是大舜之后,所以袁姓本为皇族姓氏。汉朝刘氏,乃火命也;我姓字上面为土,以土承火,正合其中的道理和天运。河内人张鮍(谐音皮)为我占卜,他说:‘代汉者,当涂高也。’涂高,乃是路途高筑;我字公路,正是应了此谶(谐音趁)。如今传国玉玺在我的手中,如果再不为皇帝,乃是违背天理人伦。综合上面的情况,我迫不得已,只好称帝,还有谁敢多言,斩首不赦!”众人之中还真不敢再有出面劝阻的了。

        袁术建国号仲氏,定都于寿春,并且开始建立各部衙门,册封各府官员,乘坐龙车凤辇,背北朝南,立冯方女为皇后,立儿子袁耀为东宫。袁术将建国的事情都已经安排妥当,便命韩胤催取吕布之女为东宫妃。谁知过了近两个月,竟然音信全无。袁术再令人前往徐州催婚,竟然被吕布直接斩首,并且已将韩胤解赴许都,被曹操斩于市曹。

        袁术大怒,道:“吕布,天下最不守信用的人,我先伐徐州,消灭吕布。”遂即拜张勋为大将军,统领大军二十余万,兵分七路征讨徐州。哪七路?第一路大将军张勋领兵从大路径取徐州,第二路良将桥蕤领一军取小沛,第三路良将陈纪领一军取沂都,第四路副将雷薄领一军取琅琊,第五路副将陈兰领一军取碣石,第六路降将韩暹领一军取下邳,第七路降将杨奉领一军取浚山。各部将领得令回去准备出征事宜,择日兴兵北征。袁术又命投奔寿春而来的原兖州刺史金尚为太尉,总督监运七路粮草。可是金尚不愿为反贼所指使,宁死不从,袁术怒愤不已,令人将其斩首示众。袁术杀了金尚之后,只好以大将纪灵为七路监督粮草往来运输。袁术寻思,这是自己称帝的第一场战役,一定要以此扬威立万。随即便亲自引军三万,又令李丰、梁刚、乐就为各路催进使,随同自己以接应七路之兵。

        这七路军马日行五十余里,这一路沿途劫掠百姓财物以资军用。吕布闻讯急忙召集众位谋士、武将一起商议,便是陈宫和陈珪也全都来到府衙。陈宫首先道:“徐州现在面临的祸事,乃是陈珪父子所招惹的,*龙谄媚朝廷以求爵禄,建议将军的各条计策都是在得罪袁术。如今袁术已经称帝,并且兵强马壮,现在可以斩他二人之首献给袁术,则七路大军可以不战而退。”吕布听从其言,随即下命将陈珪、陈登父子二人拿下。

        陈登看着进来的兵士,哈哈大笑,道:“将军这是怎么了?两军还没有交战就想用这样的伎俩,这不是天下勇士的行径啊!”

        吕布:“元龙,如今你死到临头,还敢讽刺与我吗?”

        陈登道:“我怎么敢讽刺将军?袁术想要的是徐州,你送去我父子二人的首级有何用处?以我观看这七路之兵,乃是七堆枯草败叶,只用星星之火便可令其迅速燃尽。”

        吕布惊道:“哦?元龙若是有计退敌,便是免了你的死罪又有何妨!”

        陈登微笑道:“如果将军使用我的计策,徐州可保无恙。”

        吕布道:“好啊!你说吧。”

        陈登道:“袁术的军马虽然庞大,但都是乌合之众,他们各怀心事,互相都不会支援彼此。我军只要坚守城池,寻找机会出奇谋必然可以获胜。我还有一个计策,不仅可以保证徐州万无一失,更是可以生擒袁术。”

        吕布眼睛一亮,喜道:“哦?是何计策可以擒获袁术?”

        陈登道:“将军请听我言,那韩暹和杨奉乃是汉室旧臣,因为恐惧曹操才离开洛阳。他们于半路拦截迁都许昌的天子车驾,结果被曹操打得狼狈而逃,无家可依,不得已才归附在袁术身边。袁术为人心高气傲,如何能重用他们,对他二人必然甚是轻忽,韩暹、杨奉在袁术麾下也一定很不开心。”说到这里,陈登看着吕布眨了眨眼睛。

        吕布听出了一点儿意思,便道:“请你继续说下去。”

        陈登道:“倘若凭借将军的书信令人前去说服他二人为内应,再另派一人前往豫州郢陈郡,联合刘备以为您的外援,必然能够擒住袁术。”

        吕布大喜,然后马上又严肃下来,道:“既然这样,那就必须是你亲自到韩暹、杨奉那里下书。”陈登欣然应诺。

        吕布随即上表许都言袁术称帝并领兵来袭徐州,又派遣侯成带着书信去豫州结盟刘备,然后下令陈登引数骑,先去下邳的道上等候韩暹军马。

        韩暹引兵到下邳郡二十里下寨,陈登请求拜见。

        韩暹见到陈登,冷眼道:“你是吕布身边的人,如今我要进攻下邳,你来到我这里想做什么?”

        陈登笑道:“将军此言差矣!我是朝廷任命的广陵太守,乃是汉室公卿,怎么能说是吕布的人呢?”

        韩暹道:“好吧,算我说错了,那你来此处有何贵干?”

        陈登道:“将军本身乃是汉臣,袁术私匿传国玉玺称帝,乃是反汉贼党,你想做个反贼吗?”韩暹连连摇头叹息,却不答话。

        陈登又道:“将军昔日护驾东归洛阳有功,被封为大将军,虽然过往云烟已经化为乌有,但我想将军到底还是不愿做个让天下人唾弃的乱党吧!袁术为人,生性多疑,将军在其身边时间久了,早晚会被他所害。如今不如弃暗投明,否则悔之晚矣!”

        韩暹叹道:“其实我已经想要回归汉室很久了,可是一直没有门路啊!”陈登闻言,急忙出示吕布的书信。

        韩暹阅书完毕,喜道:“既然这样,我明白应该怎么做了,请元龙先回徐州。我立刻派人给杨将军送去书信,约定一起反戈袁术。但看其余几路兵势战情,然后请温侯飞马下令,我二人同时领兵举事。”陈登辞别韩暹,连忙回徐州郡报吕布知晓。

        吕布见这两路兵已经无忧,便分兵五路,令人急报高顺稳守小沛城池,敌住桥蕤;令陈宫引一军前往沂都,敌住陈纪;令张辽引一军急奔碣石,敌住陈兰;令臧霸引一军从琅琊出,抵挡雷薄;吕布自引大军出徐州郡大路,亲自来敌张勋。这臧霸本是陶谦麾下的一名骑都尉,后来募兵抗击黄巾军得胜之后,便与泰山流寇孙观、尹礼等人屯兵与开阳郡,自成一股独立兵团。吕布曾经与臧霸会战于莒县,结果双方平分秋色,从此两人互相钦佩,随后不久,臧霸领兵投到了吕布的阵营。

        吕布领兵出城三十里下寨。张勋大军远来疲惫,听探子回报吕布已经出城,他料敌不住吕布,便引兵退到距离吕布寨二十里扎营,等待其它几路兵马取胜之后,四面一起围攻徐州郡。

        当天夜里二更时分,吕布突然分兵三路前来劫寨,张勋迎敌不及,全军大乱。他只见寨子正面、左右两侧尽皆火光冲天,只好领着残兵自营寨南门败走。吕布乘势一路掩杀,张勋部队死伤极多。

        吕布引兵追赶到天明,正撞上纪灵前来接应。两军相迎,吕布军队奔走一夜,本来已经疲惫不堪,无法敌住纪灵。谁知此时,纪灵部队的身后忽然出现两路军马冲杀过来,吕布部队士气大振,也趁势冲击过去。纪灵三面受敌,大败而逃。吕布与那两路军队汇合在一起,原来是韩暹、杨奉接到探子飞马来报,连夜赶到此处会战。

        吕布想赶尽杀绝,继续追击纪灵、张勋残部,来到一座山前。突然那山背后涌出一彪军队,声势极其浩大。那门旗开处,只见其中闪出一队军马,打着龙凤日月旗幡,四斗五方旌帜,金瓜银斧,黄钺白旄。但看黄罗销金伞盖之下,正是袁术身披金甲,腕下持着双钢刀,立于阵前,大骂道:“吕布,你这背主的家奴!”

        吕布闻言大怒,挺戟跃马而来,大声道:“谁敢来与我决一死战?”袁术本想仗着人多,一拥而上,但是见吕布自己出阵,也不想被人耻笑,便令部将李丰挺枪迎敌。

        两人战了不到三个回合,李丰被吕布手中的方天画戟刺伤手臂,便连忙弃枪奔回本阵。吕布挥动画戟,全军冲杀,袁术令梁刚、乐就领骑兵迎战,双方混战一团。袁术在阵下见双方势均力敌,便要亲自领兵冲上去助战。谁知身后忽然擂鼓震天,从他部队的左侧冲来一彪军马。袁术定眼一看,当先大将乃是关云长,只听他高声喊道:“袁术反贼,还不下马受死!”袁术知道云长的厉害,哪里有自信与他对敌,急忙与纪灵、张勋等人领兵而退。梁刚、乐就见袁术拨马逃走,自己也急忙高呼兵士,全军撤退。吕布联合云长、韩暹、杨奉一路追杀二十余里,大胜而归。

        袁术下寨之后,又得其它各路消息,桥蕤领兵攻打小沛,遇到高顺顽强抵抗,久攻不下只好领兵南归;陈纪被陈宫设埋伏计打败,损失一半兵力,被迫撤军;陈兰行进的路中被张辽追上,单挑不到三个回合,差点儿被刺于马下,赶紧领兵回撤;雷薄探听其它几路战况不利,没到琅琊便引兵返回。袁术长叹一声,又骂韩暹、杨奉背信弃义,无奈之下只好收拾败军,奔回淮南寿春去了。

        吕布得了大胜,邀请云长、杨奉、韩暹等一行人马回到徐州,大排筵宴款待,军士都有犒赏。

        次日,云长欲拜辞离去,吕布道:“云长,请回去转告玄德,务必让他再回小沛,明日我就召高顺回徐州郡。”云长拱手称是,扬长而去。

        吕布上表朝廷,举荐韩暹为沂都太守、杨奉为琅琊太守,跟着又想与众人商议,欲留二人在徐州郡做官。

        陈珪则偷偷向吕布谏道:“将军不可留韩暹、杨奉二人在徐州郡。若是派遣他们两人据守在山东,我料不出一年,则山东所有城池都将属于将军了。”吕布欣然同意,随即派送二将暂时去沂都、琅琊二处驻扎,以等候朝廷的恩命。

        陈登疑惑不解,回家问父亲陈珪,道:“父亲为何不建议这二人在徐州,难道您不想埋下杀吕布的根基吗?”

        陈珪道:“元龙却不知倘若他二人协助吕布,倒是反而帮助老虎增添爪牙了,咱们不能冒这个险。”陈登连连点头,佩服父亲的高见。

        云长回到豫州向兄长玄德转述吕布所言,玄德心中本来就挂念小沛,而且那里又是高祖出道的地方,既然吕布已经有言如此,便领兵又回到了小沛驻扎。

        却说袁术领败军回到淮南寿春,心中郁闷不已,便遣派使者往江东向孙策欲借兵报仇。

        孙策大怒,道:“哼!袁术拿了我的传国玉玺,还抵赖说弄丢了。如今他妄称皇帝,成为汉室的反贼,乃是大逆不道!我正要兴兵前去问罪,他还想来借兵,我会帮助反贼背叛朝廷吗?”说罢,亲自作书拒绝,使者带着书信回见袁术。

        那袁术看毕书信,大怒道:“孙策!黄口孺子,借我兵士起家,如今却敢来反我!我先讨伐他再说。”长史杨弘极力劝住,袁术方才怒气稍解。

        孙策自从打发使者带着书信回去后,便开始防备袁术派兵来袭,于是点军五万守住江口各处。孙策找张昭商议,道:“我想起兵进攻袁术,如果能够取得胜利,不仅可以夺回玉玺,还可以名扬天下。”

        张昭谏道:“将军,我以为不可。袁术虽然刚吃了败仗,但是毕竟他的军事力量非同小可,而且粮食充足,咱们远征寿春,恐怕得不偿失。不如你亲笔一封书信送到许都曹操那里,劝他南征袁术,我们在江东作为他的后应,两军相互支援,袁术必然无法兼顾。如果袁术因为你不借兵,真来江东报仇,也可以期望曹操前来救援。”

        孙策微笑道:“子布思维敏捷,看来我跟你相比简直是天差地远。”张昭连连称逊。孙策随即遣派使者到许都,向曹操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却说曹操领兵回到许都,心中始终思慕典韦,想起典韦几次舍命相救自己脱险,真是让他泪如雨下。

        这天,曹操令人摆好桌案,亲自祭拜典韦,然后加封其不足六岁的儿子典满为中郎,收养在自己的将军府中。此时,忽然来报,孙策派来使者致书于此,曹操接过书信阅览完毕,正欲请众谋士前来商议,又有人来报,袁术现在粮食匮乏,正在派兵劫掠陈留。

        曹操于是决定趁淮南各处城中空虚而进攻,随即下令兴兵南征袁术。曹仁领命守在许都,保护天子,其余众将尽皆从征,马步兵共计十七万余,粮食辎重千余车,然后发出文书通告孙策、刘备、吕布知晓。

        曹操领兵来到豫州边界时,探子来报玄德早已自小沛引兵来迎。曹操大喜,急忙命人请玄德入营相见。双方寒暄礼毕,玄德令人呈献上首级二颗。

        曹操惊问道:“这是何人的首级?”

        玄德道:“此乃韩暹、杨奉之首级。”

        曹操道:“玄德从何处得来?”

        玄德道:“他二人降了吕布之后,被委任到沂都、琅琊两处驻扎。想不到这二人本为山贼,竟然野性不改,纵容兵士掳掠百姓,民众尽皆嗟怨。因此我设下酒宴,诈称请他二人过来议事,饮酒期间,我掷杯为号,令云长、益德分别杀之,尽数招降其众。此事未经朝廷同意,今日特来向您请罪。”

        曹操高兴道:“玄德公为国家除害,这正是大功一件,如何能够称罪呢?”随即厚赏玄德,并与他合兵一起,来到了徐州界。

        吕布早已领兵出城迎接,曹操用好言抚慰,将要上奏朝廷封其为左将军,兼徐州牧,并承诺回到许都之后,便令人送来印绶。吕布大喜,连忙表态要参加讨伐袁术的战斗。曹操应允,于是便令吕布为左军,玄德为右郡,自己统大军居中,并下令夏侯惇、于禁为前部先锋。

        袁术得知曹操的前部先锋将至,急忙派大将桥蕤引兵五万前往蕲阳县防御。

        夏侯惇引兵到了蕲阳城外二十里下寨,于禁谏道:“将军,我军远来征讨,敌军必然要趁我军立足未稳,今晚前来劫寨,不如我们将计就计。”说罢,便在夏侯惇耳边低声几句,夏侯惇大乐。

        那桥蕤果然夜间引兵来袭,待他领兵冲进寨中,却发现不见一人,各处却堆积着大量稻草,顿时令他大吃一惊,连忙下令撤军。此时,只听一声炮响,四面喊声震天,寨中到处火起,伏兵尽出,桥蕤全军立即大乱。

        夏侯惇、于禁分别领兵堵住前后寨门,火光之中桥蕤引兵拼命突围,来到寨子后门,正遇上夏侯惇,两人交战十余回合,桥蕤心慌意乱之下,被夏侯惇一枪搠中面门,翻身落马而死。袁术军大败,纷纷四散逃亡,弃械投降者不计其数。蕲阳县守城的兵士,听说桥蕤阵亡,便一哄而散,夏侯惇领兵入城,毫不费力。

        袁术在寿春听逃回的败兵禀报,桥蕤已经阵亡,顿时大惊。此时忽然又有传报,孙策引军渡江而来,自南面向寿春进攻;吕布引兵攻向东面;刘备领兵攻击西面;曹操亲自引军十七万自北面攻到。袁术四面临敌,急忙召集文武群臣商议,其中杨弘道:“寿春虽然兵多粮足,但是陛下称帝不久便举兵征战,使得百姓怨气较大,如今四路兵马来攻寿春,恐怕难以出城抵挡。不如留十万军在寿春死守,不必与敌人正面交战,等对方粮草消耗殆尽,必然军心大乱。陛下为了稳妥起见,不如亲统御林军渡过淮河,暂时避开敌人的锐气。”袁术应从其言,便留李丰、乐就、梁刚、陈纪四人分兵十万,各自负责一面坚守寿春,其余人众随同袁术打开国库,取出金银宝贝,一起带着过淮河去了。在逃亡路上,雷薄、陈兰见袁术生活奢侈无度,只顾自己不管他人死活,便引本部军马投潜山落草为寇去了。

        却说曹兵大军共十七万人,每日消耗粮食极多,周边诸郡又逢今年干旱,粮草供应出现极大的问题。曹操连日督促攻城速战,可是北面守将李丰闭门不出,顽强死守。曹操又接到各处战报,寿春城固若金汤,始终攻不下来。曹操见大军的粮食马上就要用尽,连忙致书于孙策,借得粮米十万斛,但是也支撑不了几日。

        管粮官任峻部下的仓官王垕前来禀报曹操,道:“如今兵多粮少,该怎么办呢?”

        曹操道:“你可以将小斛分散到各军,先解一时之急。”

        王垕道:“这样一来,士兵必然会有抱怨,到那时便如何是好?”

        曹操皱眉道:“你不必操心,到时候我会想到好办法。”王垕只好领命而出,以小斛分散到各部军中。曹操偷偷派人到各寨探听,果然众兵士无不报怨,皆言曹将军欺压军士。

        曹操极其烦恼,心中虽然不忍,却也只好密召王垕入内,道:“如今全军将要大乱,我想向你借一样东西,以稳定军心,希望你不要吝啬。”

        王垕道:“不知将军要借用何物?”

        曹操长叹一声,道:“我想借你项上人头一用。”

        王垕大惊,连忙跪倒拜道:“将军,冤枉啊!这真不是我的罪过啊!”

        曹操道:“我知道你是没有过错的,可是如果不杀了你,全军必然大乱。你尽管放心,你妻子老母我在许都自然会安排妥当。”

        王垕大呼道:“将军,我……”

        曹操不等他说完,便喊道:“来人!将王垕拉出去,斩首示众!”刀斧手将王垕推出门外,曹操透过营帐的门缝看着王垕人头落地,用手向门外作了一揖,皱眉低声道了句:“对不起了!”

        待兵士将王垕首级用高竿挑起后,曹操出帐高声喊道:“仓官王垕偷盗窃官粮,故意使用小斛分散各部,现已按军法处斩。”军士们纷纷大骂王垕死有余辜,埋怨曹操的怨气立即消除,一代奸雄,果然非比寻常!


  https://www.dldwx.cc/xs/22020/12120354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