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石头村传 > 第51章 真相大白

第51章 真相大白


石飞汉眼利,现了声源,摆手众人不要作声,然后往潭中一指。

        众人循着石飞汉的手势低头望去:潭水清沏见底。雪白的沙子清晰可见,上面正游动着几条形状奇特的鱼:这鱼长近一尺,背面是黑色和棕色相间杂着,鱼头扁而宽圆,上面嵌着一对小眼睛,尾部侧扁,伸出的四肢短小而肥硕。

        石飞汉脱口而出:“啊!娃娃鱼!”他的声音放得很轻。

        苏伯以为自己年老耳朵有问题听错了,把嘴巴贴着石飞汉的耳根,小声地问道:“什么?这鱼叫娃娃鱼?”

        石飞汉点了点头,回答的声音虽小却很肯定:“对,这些就是娃娃鱼。”

        苏伯借着手电筒的亮光,低头仔细察看,似乎现了什么,小声地:“啊,这种鱼怎么会有四只脚的呢?”

        石飞汉指着在溪里自由自在游着的娃娃鱼,同样小声地回答:“是呀,这娃娃鱼跟别的鱼不同,它有四只脚,能够在水中游,也可以在岸上的岩石上爬。”

        “娃娃鱼、娃娃鱼……”苏伯自言自语,“为什么那么多的名字不起,却将它叫做娃娃鱼呢?”

        石飞汉把苏伯拉到离龙潭稍远处的大石后面,小声地作解释:“苏伯,这种鱼会出娃娃般的啼哭声,所以人们将它叫做娃娃鱼。你刚才也亲耳听到了,这种鱼的叫声多像娃娃的啼哭声。”

        苏伯似乎有所悟:“这样的啼哭声,如果在白天听到也不算什么,但是在三更半夜听到,怪恐怖的。”

        石飞汉解释道:“这娃娃鱼白天是不叫的。”

        苏伯不解地:“那么它什么时候才会叫呢?”

        石飞汉解释道:“娃娃鱼只会生活在高山水质极好的溪涧里,它们白天躲藏在溪流的石缝里面,夜晚才出来活动。娃娃鱼在半夜情的时候才会叫的。”

        苏伯恍然大悟:“啊,原来如此!这些天夜晚我听到外面传来阵阵小孩子的啼哭声,一直以为这是半夜小鬼在叫哩!那个区巫婆还说是对面的那群山鬼附体到我儿子的身上,吓得我几乎连尿都拉出来。”

        石飞汉见苏伯的脸色没有刚才那么难看,又道:“苏伯,现在你亲眼看清了,那巫婆指的山鬼在哭其实就是这些娃娃鱼的叫声。”

        “啊!我们都以为是鬼叫哩。”经石飞汉这么解释,苏伯彻底明白了的事实真相,想到前些时候花了不少钱请区巫婆到家里来作法驱鬼,真是后悔莫及,悻悻地说,“原来那个区巫婆也是用谎言来诳骗我,害得我几乎耽误了给玉佳治病的时机哩!”

        石飞汉劝戒道:“那些巫婆为了骗钱,当然是要编造一些鬼神故事来骗人,以后碰到这些事,你还是要先细心地想一想。”

        有了这个亲身的经历,也算是一个深刻的教训,苏伯内心感触良多,点着头:“这也是!这也是!”

        石飞汉正色地跟他说:“人世间,如果你心中有鬼,你的四周都会有鬼。如果你心中没有鬼,就不会有鬼的了。”

        “如果心中有鬼,你的四周都会有鬼。如果你心中无鬼,就不会有鬼的了?阿汉,你讲得有道理。”经历了一场恫吓的苏伯这时有了深刻的体会,又想到了什么,问道,“阿汉,你这次带我们到龙潭来似乎是有备而来,难道你知道这龙潭里会有娃娃鱼?”

        石飞汉述说着,“今天下午,你说在昨日半夜听到龙潭那边有小孩的啼哭声,似小鬼在哭。这让我忆起一件往事,当时我就预感这龙潭里应该有娃娃鱼了。”

        原来,2年前,石飞汉躲债来到湖北黄梅东禅寺时,与来自陕西耀县的寺中孙尚甚是有缘,征得方丈大师同意,便留在寺里小住了一段日子。

        寺中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和尚释慧禅师不知何因,得了贫血症,每天厌食,日渐消瘦,脸色苍白,寺里的郎中及外面的名医替他诊病后,开过不少药方也是回天无力。

        与石飞汉同在寺中打杂的孙尚平日常得释慧禅师授法与指点,他虽然也懂得药理,但在寺里不是专职郎中。

        一个炎暑天的夜晚,没有一丝风,禅房被猛烈的太阳暴晒了一整天,热浪迫人。孙尚与石飞汉在禅房里翻来覆去,无法入睡。

        孙尚向石飞汉提议道:“横竖在这蒸笼般的房间里睡不着,不如到后山去走一走。”

        石飞汉便跟他连夜上了后山。东山上有一条长流不息的山泉水,这是供全寺一千多僧人饮用的。他俩沿着溪边走着,走着,快到山顶处,忽然听到了一阵阵娃娃的啼哭声。

        石飞汉禁不住地打了个寒噤,止住了脚步,问道:“我们东山乃是佛门清净地,平日我们上山打柴采药,从来没有见过俗世人家,现在时值深更半夜,怎会有小孩在山上啼哭呢?”孙尚凝神侧耳听了一会儿,说:“啊,这是娃娃鱼的叫声。”石飞汉第一次听到“娃娃鱼”这个名称,追问道:“娃娃鱼?鱼都有娃娃的吗?”孙尚故作神秘地回答:“你跟我前去,等会儿你就自会明白。”

        于是,孙尚带着石飞汉沿着石阶拾级而上,娃娃的啼哭越来越近,他们最后来到了东山上的一个水潭旁。

        孙尚低头指着那些在回游的鱼,说:“看,这就是娃娃鱼。你听它的叫声多么凄惨,好像娃娃半夜在啼哭一样。”

        石飞汉:“唔,它的叫声跟啼哭的娃娃像极了。”

        孙尚:“娃娃鱼在世上是不容易找到的,只能栖息在三百丈高的山溪中,含沙量不大、水质清冽、并且湍急回流的洞穴中。我们东山这道溪流正好适合它的生存环境。它们还会爬上岸来休息哩。”

        石飞汉更感新鲜,追问道:“它为何什么半夜会哭叫呢?”

        孙尚:“娃娃鱼平日藏在洞穴里面,昼伏夜出,每逢情寻偶时就出‘哇哇’的哭声,来吸引异性。”

        石飞汉感叹地说:“啊,原来世间有这么奇特的生灵!”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在家乡听老郎中讲过,这种娃娃鱼营养很丰富,有人称它为水中人参,也有人说它是‘软黄金’,对医治贫血有特别的药效哩!”孙尚不愧是孙思邈家乡的传人,讲起医药来头头是道的,“天公造物,这是大自然的恩赐。我想,本来有这些娃娃鱼作为主药,再加上鸡血藤等作药引,我看释慧师父的病会有希望治好的。但是,这娃娃鱼我们不能捉它、杀它。”

        石飞汉:“这……”

        孙尚这佛门子弟毕竟有菩萨般的心肠:“这是世间濒临绝种的珍稀动物,如果我们将它们捉来杀了,以后世间就不会有这物种了,但我们可以找代用品。”

        石飞汉:“有什么的代用品?”

        孙尚:“燕窝。燕窝可以养阴润燥、益气补中,清虚热,治虚损。”

        石飞汉:“如今到哪里去找燕窝呢?”

        孙尚:“幸而,我祖上留下一些燕窝给我们防身护身用。我来东禅寺时也将那些燕窝带来了。但燕窝要加一种药引,就会对释慧大师的贫血病有特殊的疗效。”

        石飞汉:“什么药引呢?”

        孙尚:“鸡血藤。鸡血藤有活血舒筋、养血通络、扶正补虚的功效。”

        石飞汉听到了一个新名称:“我们到到哪里去找鸡血藤呢?”

        孙尚指向东山对面的山峰:“我到过那边去采药,那峭壁上就有鸡血藤。”

        翌日,孙尚带着石飞汉,到那边山峰采回了鸡血藤等山草药。

        孙尚这才将自己的想法跟释慧禅师讲了。初时,释慧禅师对杂役房中的杂役能开出奇方妙药抱怀疑态度,但那些医术高明的郎中也医不好自己的病,在这风烛残年之时,命运的好坏既然是由天注定,那么不妨试一试。所以释慧禅师只是不动声地吃孙尚给他煎服的药,

        孙尚拿出家中带来珍藏了多年的燕窝,加上鸡血藤和其它山草药混起来煎。

        石飞汉是个有心人,他从头到尾看着孙师兄在精心配方煎药,一边看一边问,将其要领牢记于心中。

        果真是药到回春!释慧禅师久病难愈的贫血病症得到了缓解,饭量渐增,脸色逐渐红润。经过一个多月的服药与调理,释慧禅师竟然大病痊愈了。

        释慧禅师在东禅寺是一位已修炼了五十多年的佛门中人,在东禅寺里排的座次是在靠前位置,万众瞩目。如今,他的顽疾竟然被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杂役用独味丹方治好了,在寺中不啻是一件爆炸般的新闻。孙尚由此而声誉鹊起。

        东禅寺住持五祖弘忍大师是最重视人才的,当他们得知孙尚乃是“药王”孙思邈的后世传人时,将他视为寺中一宝,破格将他由一般的杂役提升为寺中的席郎中。

        此后不久,石飞汉离开了东禅寺,在怀集、四会隐藏。潜修期间,以孝为本的石飞汉因惦挂着年迈的母亲,抽空悄悄地回到他的出生地石头村,将患皮肤病的老母亲背到双石山来了……

        ……苏伯看着石飞汉陷入了沉思之中,奇怪地问石飞汉:“阿汉,你为什么会有预感到这龙潭里会有娃娃鱼呢?”

        “哦……哦……哦……?”石飞汉被他这冷叮一问,立刻从对往事的回忆之中惊醒过来。一连出了几个“哦”后,心想:以前在东禅寺生的事情没有必要现在向他直言。

        于是,只见石飞汉笑了笑,回答说:“这是几年前我经历过的事情,以后若然有机会,再讲给你们听吧。”

        (本章完)


  https://www.dldwx.cc/xs/145710/58966562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