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有喜 > 第13章 十三

第13章 十三


显朝宝砺十九年,三月初,属国奚赫发生内乱,奚赫边地右鹄、特里达特两个部落联合起兵造反,谋求脱盟独立。国王赫连葛尔·丹迅速反应,派与二处毗邻的尧离地区出兵平叛。尧离是不久前暴毙的哈德鲁亲王之封地,从地理位置上说,算是为都城喀拉哈尔隔开北部战火的缓冲地带;但眼下,那里正处于权利更迭的风波中,兵士各为其主,军心涣散,以致迟迟不能功成。

        眼看着这两只出头鸟就要飞出生天,周围几个小部落也开始躁动不安。为了防止动乱进一步扩大,国王(毅然)决定起用名不见经传的苏伊亲王,让他从较远的罗织部领兵,先稳住北地局面,而后再想办法从尧离取得支援。

        苏伊虽是头一回上战场,却是天生良材,竟在此战中势如破竹,一举成名。消息很快传遍全国,从前在喀拉哈尔城中欺侮过他一家的人们日夜不安,唯恐他凯旋后上门报复,纷纷起早贪黑地到他府上去送礼,几天下来搅得他那老管家嗓子都说哑了,不得已又从附近的马场找了两个精壮小伙来府上帮忙。

        此次叛乱虽来得又凶又急,好在王室应对得当,仅用一个多月便制住了局面,到四月底时,右鹄、特里达特两部的首领只剩下方圆二百多里的实控范围。苏伊的大军已形成合围之势,失败已成定局,但他们仍负隅顽抗,不肯投降。这倒正合赫连的心意:他决定御驾亲征,亲手于阵前斩杀这两个反骨仔,以示君威。

        属国发生这等大事,在地使臣本应火速向都护府及时更新战况,然而直到四月中旬大局将定时,他才有空动笔写第二封密呈。

        考虑到陛下对李沁喜的爱重,陈冬柏决定尽量将这封奏疏写得轻淡些。他提笔道——

        “臣陈冬柏经镇北都护府敬呈陛下。奚赫王军已分别于四月八日、九日收复右鹄、特里达特两部,叛军首领博克托、元虬及其残党亡逸至尧离东北部山林。至此,此战虽急,终有惊无险。惟高月殿下知人善用,运筹帷幄,辅佐怀信郡王大败叛军,收复失地。殿下所举为帅者,奚赫亲王苏伊,系罗织贡妃所出,其人骁勇,机智有谋,尤善山林之战,盖长年狩猎所致。臣之愚见,此人暂可为信。”

        “殿下俱安。怀信王欲携殿下亲征山林,臣将随行护卫,恭请陛下勿以为忧。叩首。”

        等恭敬地在末尾署上时间地点和姓名,这份密呈便终于完工。陈冬柏缓缓将手中笔放下,长长地吐一口气,站起身来到一旁去等纸上墨痕干透,接着折起来装进封皮里,再套上一层无字的封,这一整个流程才算结束。

        一到提笔时候他便罕见地会紧张。他出身偏远,十七岁便入行伍,不谙文书之道,虽然字写得还工整,但行文纸上仍不免露怯。方才书写时,他是屏息凝神在写的。

        要想晋为重臣,文武要两手抓,笔架上的那支小小笔杆,不比刀枪剑轻太多。陈冬柏瞥了笔杆一眼,忽然想到等日后娶妻生了子,不能疏于这方面的管教。

        这点上,靖平侯就很有远见:薛遣棠能文能武,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他子承父志,靖平侯府起码还有五十年的辉煌。

        尽管陈冬柏年轻有为,对自己的武艺和战技也颇以为傲,但武将建功立业不易,要想家族昌盛,实非一代人之功,他必须早作打算。

        那个少年人的志气、机敏、骁勇和勤勉都令他欣赏,也更加激起了他的功利心。

        他离开书案,伸手往另一方小桌上摆上两个小杯子,依次斟满酒,举起自己面前那个在另一只前顿了顿,举头畅饮。

        娶妻生子——他打算等离开奚赫,就着手办这两件事,还有八年。

        陈冬柏的奏疏写得言简意赅,但真实情况远远要充实和复杂得多。尤其是从赫连的视角看,哈德鲁死后这两个月,他过得简直惊心动魄。

        二月里他就做好了面对叛军的准备:右鹄和特里达特早有反心,这两处本就是五十多年前抢来的,这么多年全靠哈德鲁坐镇尧离他们才不敢造次,哈德鲁一死,他们自然伺机而动。本来这也没什么大不了,尧离从前怎么管的这事,如今再怎么管就是了,但哈德鲁死之前没帮他的继承人把路清干净,赫连自己尚不成气候也帮不了手,只好依堂兄安萨曼之意,给些时日让他自行解决尧离之乱。

        种种情状之下,赫连便考虑从较远的罗织部调兵。然而罗织人只对王室臣服,按岁缴税纳贡,与世无争,从不管其他部落的闲事,要想调动他们,仅有兵符是不够的。

        赫连需要一个能动员罗织部落的将领,思来想去,这就得求到李沁喜头上——她那“珍贵的挚友”苏伊身上,就有一半罗织人的血。

        赫连与苏伊毕竟不甚熟悉,苏伊能不能用、该怎么用,都需与李沁喜细细商谈。他于是先去朝露殿,同娜依说了自己的想法,得到她的肯定后,二人才一同去的王后殿。

        见了李沁喜,赫连先把基本形势和自己的要求同她说了一遍,怕她不答应,又补(威)充(胁)道:“太后迟迟不过问,是打算隔岸观火——观我的火。她心中如何看待我你也明白,若这回我解决不了,落人口实,或者把右鹄和特里达特丢了,甚至控制不下局面全盘大乱,她大可以让萨尔格前来勤王,再以太后的名义废了我立长。到时,你可就是别人的身下客了。”

        “住口!你这也叫求人?忘了你之前是怎么对我的吗?”李沁喜心中已有打算,但赫连太不会讲话,一提起萨尔格父子,她又忍不住窜火。

        “高月,”他碧色的眼睛盯着李沁喜,直射/出两道火光来,“帮我就是帮你自己,我们是双赢。”

        李沁喜看了眼娜依,“你先回去罢,估计要说到很晚。”

        ——王、王后、宠姬三人共处一室,传出去叫不知道的人添油加醋一番,太乱了。

        娜依清楚有些话她不能听,便遵命告退,回朝露殿中点灯等待。

        “帮你可以,我有两个条件。”

        “你说。”

        “第一,你不能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待此事解决,对苏伊等人,你要公开论功行赏;对我,我要你在庆功宴上,当着王室和大臣们面前,称赞我之贤名,携众人向我礼敬一杯。从今往后,你不能做任何有损我名誉之事,更不能因为太后向我倒戈。你要记清楚了,我不相信任何叛徒。”

        “我答应。”

        “第二,我要你分别将奚赫与显朝往来通商的茶税、丝绸税降至一成五和四成,持续三年。”

        “你抢钱呢!?”

        “这是双赢。战事方过,两国边境百姓需要休养生息,奚赫与你都不吃亏。”

        “给显朝如此优待,你想过周围其他地方么?”

        “周围四个国家,哪个产茶叶和丝绸?这两样东西他们都想买,就是届时从奚赫买,也比降税前便宜,他们没理由管。”

        “那要是他们也要求给自己的特产降税呢?”

        “你把卖给他们茶叶和丝绸的税也降了不就行了?”

        “行吧。”赫连一咬牙,答应了下来,“不过我可告诉你,你要做的不止是帮我打仗,安萨曼的事你也得管。”

        “他又有何事?不是说给他时间让他自行继位么。”

        “没那么简单,”赫连这才露出狐狸尾巴,“你见过他的。你以为他那样的人,为什么肯听命于我?”

        李沁喜毫不客气:“你也知道自己是个草包?”

        赫连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耐着性子解释道:“这话你听过了就记在心里,不要对任何人表现出来,包括葵姑和陈冬柏。”他压低声音说:“我父王生前曾答应过哈德鲁,只要他辅佐我坐稳王位,他的子子孙孙可以在尧离建国中之国,我绝不干涉。”

        这种话也有人信?李沁喜心底直呼不可思议,国王的嘴,骗人的鬼——别说赫连,就是她自个儿,也不可能放任尧离这般。

        “这虽是缓兵之计,但你不要不信,凭哈德鲁他们在尧离的实权和名望,与喀拉哈尔划界而治不是难事。”

        “‘缓兵之计’,那你父王原本是打算怎么解决?”

        赫连对李沁喜勾起嘴角笑笑,她立马就明白了。

        她说:“我可没这么大本事。”

        “你没有,显朝有。”

        李沁喜无奈问:“太后也同意?”

        赫连嘴角闪过一丝耐人寻味的笑,“她会同意的。”

        李沁喜摇头表示不信:“不可能。这不合理。”

        赫连幽幽地道:“你知道虞部么?太后出身虞部,不会不考虑母族的利益。”

        虞部,是奚赫北边的汗国,与显朝并不接壤,李沁喜知之不多。

        “还不是和你一样,满心想着为娘家做事。”赫连似有些不满:“北边若脱盟出去,十几二十年后可就都要进虞部可汗的口袋了。”

        李沁喜诘问:“你就这么没信心自己能守住?哪怕就是一时没守住,你也没信心以后能夺回来?十几二十年,翻个天都够了。”

        赫连动动喉咙,咂了下舌,自嘲似地摊开修长的双臂道:“你看看我,拿什么守?好在,还有你么不是。”

        他说完,又狡黠地笑了。

        待赫连走后,李沁喜彻夜未眠,天一亮她便迫不及待地出宫,快马直奔苏伊府上。

        “苏伊!咱们出人头地的机会来了!”


  https://www.dldwx.cc/xs/98940810/1472159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