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逍遥保镖 > 第二百五十九章 赌石

第二百五十九章 赌石


林凡还是第一次听到有赌石这一说,于是好奇的问道:“师傅,这赌石,是个怎么的赌法啊?”

        这么一问,那司机立马来了兴趣,显然也是赌石的爱好者,他解释道:“很简单,玉的原石在外表上基本上是看出来里面有玉的,所以这就要靠人的经验和眼力,如果你花低价买的原石,能切出极品玉来,那就赚了。我听说,有人花了几百万买了块原石,切出了价值近一个亿的玉石来。”

        “有这么大的赚头?”林凡也有些惊讶,这一切石,就有十几倍的收入。

        “当然,有赚也有赔的,曾经就有个香港的富商,花了一千万买了块原石,结果却直切出了不到一百万的玉,据说那个香港的富商为了这个还闹了场病。”

        林凡想了想,对司机说道:“师傅,那你带我去赌石的地方吧。”

        司机一边开车,一边给林凡介绍赌石的知识。都说京都的的哥能侃,这新疆的的哥也差不到哪去。

        不过这的哥还真有些真材实料,给林凡介绍的知识,也挺专业,让林凡对赌石倒是了解了不少。

        赌石前期的名字并不叫赌石,而叫赌行。在赌石市场上见过一夜暴富的当然也不排除一夜倾家荡产的。

        玉石的历史要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距今上千万年。可见历史的悠久性,但是赌石的历史并不是很悠久,大概在清朝时候流行起来的。

        所谓赌石,就是用璞玉来赌博。要知道,通过玉的外皮而能看出玉石里面的优劣是需要很深的玉石学问的。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也没有一种仪器能探测到它。玉石原料挖掘出来,外面又包着一层岩石的皮壳,皮壳里面是什么,依旧没有人说得清,所以行内把判断玉的过程称作“赌石”。

        我们经常见到大块玉石原料上所开的小窗口。虽然这些小窗口极有可能口口见绿,但是见到小窗口一定要格外谨慎。如果卖家能确定里面的绿很多的话,那他为什么不开个大窗口,卖个好价钱呢?

        赌石作为一种独特交易方式,是历史以来中缅边界和云南玉石交易市场兴起并繁荣的。一块未经开窗的原石,除了形状和重量外,谁也说不清里面是什么,赌石界有这么一句话:“神仙难断寸玉。”唯有切割剖开后才有真实的结论。

        赌石人凭着自己的经验,依据皮壳上的表现,反复进行猜测和判断,估算出价格。买回来可能一刀剖开里边色好水足,顿时价值成百上千万,也有可能里边无色无水,瞬间变得一文不值,这就是赌石的风险。

        在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块赌石是“和氏璧”。在二千年前的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人,他发现了一块玉璞。先后拿出来献给楚国的二位国君,国君以为受骗而先后砍去了他的左右腿。卞和无腿走不了,他抱着玉璞在楚山上哭了三天三夜,后来楚文王知道了,他派人拿来了玉璞并请玉工剖开了它。结果得到了一块宝石级的玉石。

        这块宝石被命名为“和氏璧”。后来这块宝石被赵惠王所拥有,秦昭王答应用十五座城池来换这块宝石,可见这块宝石价值之高。这块宝石后来雕成了一个传国玉玺,一直到西晋才失传。

        当然,要赌石切玉,首先就要了解关于玉的基本知识。这的哥倒是把自己知道的全都跟林凡说了一通,这倒是也让林凡长了见识。

        赌石的盘子,在乌鲁木齐的西南,距离市区还有段距离,司机师傅把林凡拉到了大门口,乐颠颠地接过了林凡递过来的一百多的车费。

        林凡径直走了进去,里面已经有了不少人。

        不过这里并没有华丽时尚的大厅,也没有那么多现代化的宣传手段。这个赌石的盘子,倒是像极了那些早市集市。

        整个盘子是个上千平米的空地,空地的边缘都是一排排的四角伞,商户就在那里摆出自己的原石,而在中间,也有不少摆着地摊,或者把原石堆在电动三轮车里,等待买家。

        不过这里的赌石,大多赌的是新疆本地的玉,和田玉。

        以前,在玉石行业里,有关“赌石”的传统交易,人们更多地会去关注翡翠,但实际上和田玉才是最早采用“赌石”这种方式进行交易的,随着近年来和田玉的行情一路飙升,业内和田玉的“赌石”活动也愈发活跃。

        在和田玉中天然的有“石包玉”这种独特的玉、石表现,不切开很难发现里头的奥秘。此外,遇到大料,尤其是料僵皮厚的情况下,赌石就是唯一途径了。

        至于开料,本身就有赌的成分在里面。如果一刀切下去,切开后里面满是裂或者僵、棉,这料子也就基本废了。一旦僵皮里面隐藏着好“肉”,则可能因此而暴富。

        至于翡翠,也属于玉的一种,不过翡翠属于硬玉,而和田玉属于软玉。

        只是,和田玉大都在国内销售,而翡翠,则是世界性质的。但这也不是说翡翠就一定比和田玉金贵,从人文角度来说,大师级雕刻的精品和田玉,比同等条件下的翡翠要更具收藏价值,升值空间会很大。

        和田玉的“赌石”一般被称为“赌肉”。和田玉原石分为三层结构,最外层是风化的外壳,称为皮,由于所埋地点不同,皮质也不同。外层内有一层内皮,又叫雾,或者“湖”。内皮里就是玉的本质,俗称“肉”。交易双方赌的,正是风化皮内包裹的“肉”。

        赌石除赌“肉”之外,还可以赌成色。此外,还有赌是籽料、山料或者是山流水料的……

        而赌石主要通过擦、切、磨三种方法来实现。因此,怎样擦,擦多深、擦多大,甚至能不能擦都要考虑清楚。切石也是一样,可以一刀切富,也可以一刀切穷,行话有“擦涨不算涨,切涨才算涨。”

        能否切,怎样切,都要凭你的经验和运气。磨是为了看清楚内部的色和水,磨的好坏也是十分讲究的。擦石是一条古老的法则,部位找好了,开口切准了,才能进一步看出玉的色和水头。

        切石是赌石最关键的步骤,输或赢的结论是把石头剖开之后才能认定。有些赌石商人,只要擦石见涨,他就转手出让,让别人往下去赌。因为继续擦或是动刀切割,风险将会更大,涨与垮只在丝毫之间。

        由此也可见。切石是非同小可的。而切石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原始的切割方法,是用弓锯压沙,缓慢的把石头锯开。若发现不能继续切割时,便于采取挽救措施。

        还有一种是用玉石切割机切割刀片上镀有金刚沙层,切割准确迅捷,但是夹具夹着石头泡在油里或水里不容易看到切割过程,完全剖开才能知道输赢。下刀切石首先是部位要找准,一般是从擦口处下刀或是从颟上下刀,还可以从松花或是顺裂纹下刀,当切第一刀不见颜色时,还可以切第二刀,第三刀,行话说:一刀穷,一刀富,指的就是这个道理。

        磨石是为了抛光,把透明度完全的表现出来,这样能使人看到它的色好或水好。磨石有两种赌法,一种是暗赌(朦头赌),石头一点都没有擦切的痕迹,也没有自然的断口。二是半明半赌,就是在石头上有敲口,与擦口,或是有小缺口,已经能够看到一部分石种的颜色或底水,但是还有其他部分仍是未知数有较大可赌。

        一般而言,赌石赌涨之后有三种处理方式:一是现场就地转手,比较抢手的话还可以采用类似拍卖的竞买方式,价高者得。

        二是找玉雕师加工成件后转让,只是这样以来不仅会较长时间积压资金,还存在“二次赌”的风险。尤其是高价料子,进一步切开后会不会有绺裂以及绺裂的大小、走向,会不会有突如其来的串僵、串糖等瑕疵掺和进来,都需要再赌一次。

        三是综合前两者的方法,即转手一部分,加工一部分,既锁定一部分利润,又满足了再赌一次的好奇心。

        和田玉的赌石方式基本上同翡翠公盘的规则相同。也分为两种竞标方式,一种是暗标,就是买家各自写好价格,投到竞标箱中,几天后,卖家会在买家中挑出价格最高的竞标人,达成交易。别一种是明标,几个买家现场轮番投票,各自依旧不公布自己的出价,但是由于担心竞争对手先抢得原石,买家通常会成倍地升高自己的出价。

        和田玉的“赌性”要比翡翠小很多,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和田玉是“表里如一”的,即外面是什么质地、什么颜色,内里也大致相若。但他也承认“赌性”是不可避免的。

        “一些籽料的石性较重,或者皮太厚,就很难判断其内在的“肉质”究竟如何了。”比如说近来市场上比较火的红沁料,人们也叫做红玉,基本上都是因为籽料在河里“停留”之处含有丰富的铁质,并历经千百万年之后沁进籽料里,从而使其呈现出喜人并且稀有的红色而身价倍增。红沁的深度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价值的高低。

        ...

        ...


  https://www.dldwx.cc/xs/91917/46502614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