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轿子


  齐高帝曾与王僧虔一起研习书法。一天,高帝问王僧虔:“你和我谁的字更好?”这问题比较难回答,说高帝的字比自己的好,是违心之言;说高帝的字不如自己,又会使他面子搁不住。王僧虔的回答很巧妙:“我的字臣中最好,您的字君中最好。”高帝听后哈哈一笑。
    帮助别人,成就大众,希望对方能更上一层楼,我们就必须为他“抬轿子”。抬轿子,也要有抬的对象,例如为政治人物抬轿子,如果抬错了人,国家社会都会蒙受其害,实在是害人又不利己。
    社会上,有一些人欢喜自己被人抬轿子,你有学问、有道德、有能力,当然有人愿意为你抬轿子。而如果愿意为别人抬轿子,就要学习对方的风范、人格、道德,引为楷模,并且发扬光大。
    人都有好奇的心理,喜欢一探轿子里是什么样的人,美若天仙,还是英俊潇洒?万一是个丑八怪,大家难免会大失所望,所以没有相当的内涵,要想有人抬轿子也不是容易的事。有时候别人纵使看不见轿子里的人物,但是只要看看抬轿子的人,对于轿里人是个什么样的德行,也就可想而知了。
    有的人能集合许多人为他抬轿子,因为他有领袖的魅力和气质;如果自己没有领导的条件,就应该心甘情愿地为别人抬轿子。慈航法师说:一个人如果不能领导别人,就要拥护别人;既不能领导别人,又不能护持别人,那到底要做什么样的人呢?
    赵匡胤黄袍加身,汉光武中兴汉室,都是有人愿意为他们抬轿子。被人抬轿子的领导人固然要是高手,被领导的人也要有相当的条件,例如忠心、尽责、勤劳、明智,能够让人放心地托付职责,他才够资格被人领导。
    历史上为人抬轿的能臣名相,如诸葛亮、魏徵、范蠡,乃至周公旦护小成王,本来可以取而代之,但宁可为人抬轿子,不愿自己坐轿子,才成为历史上的圣贤。所以,被人抬轿子的皇帝不一定都是有能力的明君,但抬轿子的文武百官可能都要具备有相当的条件。汉高祖可以将将,韩信可以将兵,各人表达的力量不一定相同,但只要各得其所,就是最好的发挥。
    坐轿子的人也有两种,一种是欢喜走出轿外,让别人一睹他的庐山真面目;有的人一直躲在轿子里,深藏不露,使别人看不清他的本来面目。金庸笔下的东方不败即是后一种人物。
    坐轿子的人要懂得分寸,尤其要会用人,要把利益分享大众;如果自私吝啬,谁愿意为你抬轿子呢?为人抬轿子也要懂得进退,太快太慢或是一路颠簸不稳,让坐轿子的人受不了,也会不受欢迎。
    ·佛光菜根谭·
    身为属下,须与主管同一步调,不可以走调,如同唱歌要有和谐的配乐,才会完美动人。


  https://www.dldwx.cc/xs/87911748/2129296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