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快穿之行旅 > 长兄难为1-26

长兄难为1-26


  姚洲习惯性地审视眼前人,这样的农家人,要照以前,是不可能出现在他面前的。只有得脸面的庄头,或者有功的家仆能跪在院子里磕个头,这叫赏。

  这人进门后没有慌乱,也没有四处乱看,说明是个懂规矩的人。虽然一直垂着头,但背挺直,两脚站的很稳,非常从容。

  “读过书?”姚洲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轻声问。

  茶具是丫鬟从马车上拿下来的。

  “额,是,读过几年书。”张大牛从自己的思绪回神,小心地回答。

  “嗯。”姚洲点点头,放下茶杯。

  张大牛不明白这人什么意思,就问这么一句。

  “你介绍一下你们这的菜色吧。”大丫鬟佳锦开口,帮主子问话。

  “今天我们食肆有鸡,鱼,猪肉,猪骨,腊肉,素菜有大白菜,苋菜,南瓜,萝卜,野菜有水芹菜,冬葫芦,野青瓜。”张大牛仔细地说明每种食材。

  难不成这公子哥还真吃这乡野村食?

  “就这些?”佳锦皱眉,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野菜,怎么能让公子吃?

  “主食有前两天新下的晚稻,还有嫩苞米,红薯。”张大牛以为是只说了菜,没讲到主食,又补充说。

  从始至终,张大牛都没抬头看上首的和周边环绕伺候的丫鬟们一眼,尽管他好奇得不行。但是在记忆里,不同阶层的人一般接触不着,接触了也不见得是好事。

  就像张大牛知道这群人可不简单,但不敢耍聪明献殷勤。稍有不慎,这主子不喜欢,对于这农家那就是灭顶之灾。

  不说把你怎么样,弄去牢里关几天简简单单。然后这群人屁股一拍,走了,张家人在牢里得去一层皮才能被弄出来,说不定得身家散尽。

  “少爷,这……”佳锦想说这里的东西实在不怎么样,但是被主子截住了话。

  “野菜?弄来尝尝。还有那鸡,鱼,怎么烹调?”听到些很原始的食材,姚洲倒真是想试试味道。

  “今天这两只鸡都是养了两年的老母鸡,可补了。一只炖上野板栗,一只也可以整只煲汤。鱼一般红烧,炖汤都行。猪内脏里可以炒猪肝”张大牛闹不清这人是真感兴趣,还是闹着玩,谨慎地讲了几个常规菜式。

  “不错。还有呢?”姚洲微点头,继续问。

  还有?还有什么?张大牛没弄懂,询问的眼光看向旁边的施信。

  “主食怎么做?素菜怎么烹调?”佳锦适时地说话。

  “主食有焖饭,也能就白米饭,水煮苞米、红薯。这还看您有什么忌口的,咱们这边都喜辣。”

  “我们不要……”

  “辣好,少放些辣就行,咳咳。”姚洲再一次截住了话头,有些急,咳嗽了两声。

  旁边侍立的丫鬟小厮们,还有施信,都动了起来,倒水的倒水,抚背的抚背,披斗篷的披斗篷。

  张大牛看得暗自咋舌,真是娇贵啊!

  “店家,随我来吧,我来跟你说一下忌讳。”

  施信看着主子的眼色,心知主子不愿被人看到自己虚弱的样子,就出言把站在一边的张大牛引了出来。

  反正主子的好奇心被满足了,接下来自己交代一下就够了。

  张大牛瞄到两人的眼神交流,做了一个礼,跟着施信退出屏风。

  出了屏风,张大牛暗舒一口气,刚刚一直都紧绷着精神,生怕这人是个任性妄为的性子,稍不好就会得罪了他。还有那人审视的眼光实在弄得人浑身不舒坦。

  施信自少时就跟着姚洲,对主子的一切忌讳都了如指掌,便跟着张大牛到了厨房细细交待起来。

  交待完后,又叫来两个小厮,笑说是帮忙看看火候,端端盘子,其实也有着看管的意思。交待完后,施信便回到了屏风里。

  张大牛心知肚明,倒是不介意,有人监督才好,反正自己没坏心思。正好那人点的那几样菜都要,来两个人帮忙正好。

  张大牛招呼着张二牛先去把两只鸡给杀了,清洗干净,内脏清到一边。刚刚施信交待过,内脏他们主子不吃。

  又让外面的张二妹进来烧灶,洗菜,把之前被赶进来的郁郁的张四牛支使着去帮忙。

  叫张大妹进来帮忙洗碗洗盘子的时候,旁边一个侍立的小厮赶紧阻止,拿来了自带的碗碟,还承包了洗涮的工作。

  本来张大牛可不打算支使这两人做事的,但看着这个小厮麻利的动作,还有冲洗了三遍的碗碟筷子,就让开了地方,专心整理起食材。

  整理食材的时候,另一个闲着的小厮就憨笑着站在旁边帮忙,嘴上却是说:“刚刚施爷可交待了我们帮忙的,可不敢偷懒。”

  “行行行,正好有些忙不过来,有你们帮忙可好多了。”

  “小子麦冬,不知大哥贵姓?”

  “我姓张,村子里都叫我大牛,我们年纪应该相仿,你称呼我名字就好。这食肆里帮忙的几个都是我的弟妹,杀鸡去的是我二弟二牛,外面倒茶的是大妹和三牛,烧火的是二妹和四牛。”

  “我看还是叫你张大哥才行,张大哥家里可真是人丁兴旺啊。”麦冬恭维道。

  “屏风里要不要弄个炭盆,这灶里的火也烧起来了,有些火炭烧透了,正好不熏了。”张大牛想起那矜贵主子好像一直有些咳嗽,不知道是不是感冒了。

  “这可好,今天可有些冷,那就谢谢张大哥了。”麦冬听了,赶紧道谢。

  “不算什么。”说着,张大牛就叫外面的张大妹和张三牛去把里屋的几个炭火篓子拿出来。

  张大妹和张三牛不仅把自家的炭火篓子拿了出来,还去了村里人那边把炭火篓子也都拿了出来。

  刚刚就听到外面吃东西的下人们在那里说,自己的鞋袜都湿透了,衣服也都湿了大半。

  最新的几个炭火篓子被麦冬送去了屏风里,其余的就由张大妹和张三牛在每个桌子下面放了一个,好让那些湿了的人烤烤。

  麦冬把炭火篓子送进去,这炭火篓子有一个是可以直接把脚放在上面的,伺候着主子脱了鞋,把脚放到了垫了一层布的炭火篓子上。

  “这东西不错。”感觉到冰凉的双脚有了温度,姚洲赞了一句。

  “少爷,这篓子跟您脚炉一样,可惜这次没想到会突然这么冷,不然脚炉也带上,不至于您的脚冻到了。”

  “那脚炉还没这东西轻便,我看你们也可以买几个带上。”休息了这么久,脚也有了温度,姚洲倒是有了说话的心思。

  “多谢少爷体恤。”旁边侍立的丫鬟小厮都带着喜色地应下。

  麦冬伺候完,就又去了厨房,仔细洗手后,帮着张大牛做事。

  张大牛记得元宝之前说这人是“病秧子”,虽然他说要吃辣,但还是弄的滋补菜色多些。

  两个主菜,野板栗炖鸡、糖醋排骨,两个汤,橘皮鲫鱼汤、枣干炖鸡汤,小菜就是萝卜饼、炒大白菜、枣柿饼、金银花蒸梨、小炒猪肉。

  野板栗炖鸡味道偏甜,再加少许辣,鸡汤里加花椒和枣干,湿冷的天气里既祛湿又滋补。橘皮鲫鱼汤是针对于脾胃虚弱的小儿厌食症,属于温补型的汤。

  萝卜饼是将萝卜洗净切丝,炒至五分熟,和猪肉剁细。再加了葱、姜、盐、椒等拌匀做馅,面粉加清水做成面皮,皮包馅烙熟,也是对厌食开胃有用。

  枣柿饼是将柿饼、红枣、山茱萸肉洗净烘干,磨成细末,与面粉混匀,加入适量清水,制成小饼,少许菜籽油小火煎熟,最后把油沥掉。健脾胃,聪耳。

  金银花蒸梨抑咳嗽,其实再加川贝更好,但是没有川贝,用少许金银花蒸梨也行。

  金银花是之前张二妹、张三牛和张四牛摘的最好的第一茬,本来打算换钱去,后来不知怎么的没换,存到了家里的地窖,还是张大牛整理地窖粮房的时候找出来的。

  猪骨里的排骨糖醋了,大骨则红烧。反正主子吃不完,下人们还能给收拾了。

  张大牛把炖的时间久的汤先炖上,另拿了个小炉子把去了核的梨加糖和金银花小火蒸上,吃完饭最后上蒸梨。

  然后做比较麻烦的萝卜饼和枣柿饼的准备,这个活就让另一个小厮天冬揽了去。

  天冬和麦冬都是药材名,都有镇咳的功效,这是麦冬和张大牛闲聊时说到的,张大牛以前对这些完全不了解。

  不过倒是让张大牛觉得自己还是得买本药材书来看看,不管怎么说,做菜总会涉及些药理,应该要了解一些。

  今天有几个菜色都不算家常,是他从食疗册子上看到的,都是温补的,至少是不会对身子虚的人有什么反作用。

  厨房里几个灶眼除了一个给下人们煮的红薯和苞米,蒸的米饭,其余的灶眼全在为屏风里准备。

  最先上的菜是萝卜饼,开胃。时间不够,本该小火慢炖的鸡汤和鱼汤都是先用了大火烹调,端上桌才是用的小火慢慢煨着。

  其余的炒菜也是用的大火,大火不好控制火候,稍不慎就会过了火候,好在张大牛对这灶也是有了熟练度,火候控制挺好。

  后续陆陆续续把菜上齐了,张大牛才能腾出空来给下人们炒菜。

  下人们的菜色更好做,主子没用的边角材料,鸡头鸡脚什么的都一股脑儿地全端上了下人的桌子,也没那些讲究。

  等张大牛把最后一个蒸梨给端出来,让麦冬给送进去。整个过程才算完事,这时候张家六个人才停了下来,歇息。

  张大牛一边把薄袄解开,一边抹汗,心里想着还是要把家里其他几个人的厨艺教一教,不能可着一个人忙活啊,以后要是来客多了,自己得累坏。


  https://www.dldwx.cc/xs/87212630/53543313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