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风雷引 > 分后序

分后序


百忍歌,百忍歌,人生不忍将奈何?我今与汝歌百忍,汝当拍手笑呵呵!

        朝也忍,暮也忍;耻也忍,辱也忍;苦也忍,痛也忍;饥也忍,寒也忍;

        欺也忍,怒也忍;是也忍,非也忍;方寸之间当自省;道人何处未归来,痴云隔断须弥顶。脚尖踢出一字关,万里西风吹月影;

        天风冷冷山月白,分明照破无为镜。心花散,性地稳,得到此时梦初醒。

        君不见如来割身痛也忍,孔子绝粮饥也忍;韩信跨下辱也忍,闵子单衣寒也忍;

        师德唾面羞也忍,刘宽污衣怒也忍;不疑诬金欺也忍,张公九世百般忍;

        好也忍,歹也忍,都向心头自思忖。囫囵吞却栗棘蓬,恁时方识真根本?

        这百忍歌,乃是明时唐寅公所作。老道便拿它作第一分的结尾诗吧。

        说到仙侠小说,这也不是第一次写了。诸位读着,可还舒服?

        聊聊剧情。

        其实,这第一分只是开胃小菜,真正的剧情,全然没有展开。明眼人能看出,这一分中的主角是两个,久不正与施无畏这一对师徒。

        说起久不正的原型,一部分来源于家师,一部分,源于唐寅公。

        至于施无畏嘛,则是全然随剧情发展而最终定格的人物,所以他不会很死板。

        有些人看到天月两字,再结合本文手法会联想到《诛仙》这部小说。

        说实话,采用的手法与《诛仙》是相同的,皆是孙楷第先生的所言的“以意添笔,意境两成”手法,但是操作时,还是大有区别的,萧鼎大神乃是以神绘物,我则反着来。虽然不敢拿拙作与《诛仙》神作相拼,但我也不会像某些没脑子的作者一样去模仿。

        有人看到“天月”就联想到“水月”,我说实话,我行文确实受了诛仙的影响不假。但是天月的启示来源于《蜀山传》,和《诛仙》的水月当真是一点干系都没有。灵碧茹和陆雪琪更是没有相关。

        说些闲话

        我的故事与诛仙是决然不同的,我不吃人家的剩饭,当然了,我并非是说萧鼎大神写的不好。在我眼里,凤歌与萧鼎,乃是这个时代的武侠仙侠各执牛耳者。

        步非烟写的也堪一绝,文情双佳,只是这女子却有些自大了,讨人不喜。想当日,我读她的《修罗道》,十分惊叹于其构思之巧妙,无人可及,敢与金庸叫板,当真底气不俗。可要说革金庸的命,却是说了歪话,既是走出新路,何必谈革命。

        至于唐家三少,西红柿之流……我读完就没印象了,他们的书还是拉倒吧。起点大神中,印象最深的,还是徐公子的书,他写的故事当真巧妙,在下好生佩服。

        郭敬明老兄曾一再讽刺网络小说,呵呵,论文艺之风,这位老兄可谓第一。若论小说,这位老兄还是要差得远。其构思巧妙程度,较之三少西红柿且有不如,更不要与凤歌步非烟想比了。我只想明白,郭敬明的书,真的是好小说?当做文学作品倒是很好,若论小说,还是不必。

        再回人物

        掬盈,天月,久不正。这三人的关系,会在以后缓缓道来。

        皓首硕秋之变,也不会遗漏。

        明虚,久不正的情谊,当然更会说明。

        无能胜无能拦之间的过节,你们也要知道吧。

        胤勇与那不知名的女子,诸位能否猜到些?

        还有龙智,他可是突然消失的哟。

        那个霍恩先,诸读者是否在各自的生活中找到了原形?我的记忆中,有个叫耿飞的便是此等人士。当然了,并非叫耿飞就会这样,我这是专指我那认识的人。

        说说我

        我本是一个教授琴艺的琴师罢了。说难听呢,就是个卖艺的。这琴师可是瑶琴的专属名词,除了弹奏瑶琴之人,甭管什么琴,那都不能算是琴师。师这个字,也本就是琴师的意思,像师旷啊,师襄啊……

        哦,对了,我是皖北道统派的,我们这边也叫皖北道统正宗,正宗也就是派的意思……一个无名的小琴派,算得是广陵派的先祖,不过现在广陵派比较昌盛,尤其是一些学浙派、蜀派学得半吊子的人去冒充广陵派琴师,招摇撞骗!若您也在我的读者之内,在下奉劝您,收了这心吧。浙派和蜀派也是大派,不用去冒充广陵派!区别太显眼了,稍有点见识的就能把你识破。也甭来冒充我道统和徽州派,我们两家可是安徽的琴派,虽文也武,您纵使指头上的功夫混过去了,身板功夫过不去,那可就丢人又挨打了,不值当!

        您若是想找我学武,大可不必,皖北尚武,心意,大成名家数不胜数,随便提溜起一把,排不到我,我记得我在张公湖那的时候,还碰到过八卦掌的老先生,那走转之快,我就是捻足了鸡步也赶不上……

        顺便在这里抱怨一下,每每在张公湖练武时,杨、罗二位先生,你们能不能下手轻点?!

        学琴的话嘛,等明年吧,我目前在湖南。想学梅庵清丽之风的,请去肥水寻刘赤城先生及其门人。欲学徽州淡雅之风的,请去桐城寻方祝潮先生及其门人。欲学道统独立之风的,便来蚌埠找我,或者去西舫琴院寻天业氏诸人。

        讲讲文法

        我写的这本书,每一分一个概念,皆以缘起为杜衡。第二分的缘起,就叫做涂藏主。明天更新,这是个预告,字数不少哟,嘿嘿。

        每分八万到十万字左右,前加缘起,分后作序。

        还差两百个字就到两千了,做首莲花小曲儿,逗逗大伙吧。

        朝日清粥,晚月粮首。吃得朝朝暮暮,饭菜刚入喉,不刻复又饥。

        出了金乌饮茶,望了玉兔儿啜酒。醒了醉,醉又醒,只道世间无真假,分明睁眼却是瞎。

        迷迷走,糊糊行,我当今生只是醉。

        慢慢躺,悠悠睡,谁人此辈曾清醒?

        想一想,长生之道好飘渺。

        算一算,菩提之能何足道?

        不如疯癫胡闹行人世,遭人烦厌

        也逍遥!


  https://www.dldwx.cc/xs/86737/44454472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