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农场夫人 > 第135章:宴席

第135章:宴席


  “看她开心的……”翠衫忍不住摇头,“你就不怕人家抢你的风头?”这也是她的担心。

  楚秀摇摇头,这事还真没什么可担心的,“这作坊记在我名下,“千家福”打的又是我的标签,以后走出去,人家只会认站在千家福这三个字后面的人,难道还专门瞅着谁面熟?”

  这其实就是前世商标的妙用,就像前世的“全聚德”,谁用这个名字谁的烤鸭就被认为“正宗”、“好吃”,等流传几百年,这商标背后的人不知道换了多少代,有谁记住使用商标的这个人,最后记得的还不是“全聚德”这三个字?

  “以后啊,我就把这千家福传给千千或嘉哥儿。”

  再说啊,她之前之所以跟蒋大娘合作,看得不就是人家的泼辣、能干吗?这正合他意了!

  她想的深远,但其他人未必看得明白,翠衫就是,甩甩自己身上的污渍,“你心里有主意就成。”

  楚秀明白人家的好意,摇摇头又捏捏她身上的痒痒肉,“这几天没问你,你家的事咋样啦?”

  前几日楚秀给董远山找了个活计,就是编织礼盒的事,两个三文钱,这件事翠衫也知道。

  她那时候还专门找了自己吐酸水,因为做生意的事他家二老还是不咋同意。

  楚秀知道那是人家的家务事,也不好掺和,只能偷偷的问候两声。

  说到这儿翠衫就满肚子苦水,但想到那天在镇上看到的一幕就乐,“我看还真有戏……”

  她们这边说的热闹,外面吃饭的人也很热闹,这十样大菜哪一个拿出去都是极诱人的,再加上那百十个三合面的馒头,真是让村子里的人吃的满口生香。

  现在正是六月份,虽然天气燥热,但乡亲们都是一年才吃上几回肉,因此虽然菜热、菜腻,但他们都吃的喷香,一点儿也没有嫌弃的样子。

  有几个小孩子穿插在大人当中,一会儿指使着吃这个,一会儿指使着吃那个,吃的满嘴油腥,但没有一个人嫌弃的,因为大家都这样。

  秋婆子始终注意着大家的动态,发现这酱肘子更是获得了满堂喝彩。

  这道菜可是她亲自掌勺的,看到大家吃的开心她心里也与有荣焉,跟在楚秀后面不停念叨,“我就说这菜管保大家都喜欢。”

  可不是,看大家吃饭的架势,菜没了连汤汁都不放过,大人们可能还不好意思,但小孩就自在多了,不停的掰着馒头蘸着那汤汁吃。

  楚秀看啊,就算他们今天不洗碗,这碗碟都得干干净净的。

  与那六个荤菜相比素菜就显得有些寡淡了,但楚秀准备的四个凉菜中,其中有三个都是罕见的品种。

  比如这千张、腐竹和香干,都是楚秀琢磨出来的,在此之前村子里的人还没吃过这东西,因此这菜一上桌就吸引住了大家的视线。

  “这红彤彤的是什么,还怪有味。”这说的是水煮千张。

  这道菜她专门交代按照水煮鱼的做法弄,只不过里面没放鱼,但是却浇上了红汤,在这个夏天,刚吃上一口就冒上一身汗,虽然热,但就是过瘾啊!

  然后就是这香干,先卤出酱香再凉拌,最后再浇上红红的辣椒油和蒜汁,吃的也也是满口生津。

  因着楚秀提前跟人打过招呼,说过这腐竹的事宜,因此这凉菜一上桌就有人盯着四样菜搜寻。

  黄瓜他们认识,其他三道一概不识。

  有在镇上或者县城见识过的,很快就认出了千张和豆干,“这两样我认识,前个儿我去县城办事,认识的衙役就请我吃这个,说这叫啥?”说着就皱眉凝思,“说这叫啥……豆,豆皮和豆干!”

  说完就是一副神气的表情,“我跟你们说,别看这菜是素的,但卖的可不比肉便宜,猜猜这一个菜多少钱?”

  “多少钱?”有人好奇的问。

  “五,五文钱,就这一碟!”说着又夹了一口菜放进嘴里,心里还不停念叨着,“要是有大米饭配着就好了。”

  这也是楚秀故意为之的,本来已经露富了,如果再蒸上大米饭就很容易让人家眼红,不如就蒸上一些三合面的大馒头,顶饱也不算跌份。

  村里人见状,心里虽然嘀咕,但也知道村里的人大多都是这情况,能做够这十道菜已经不容易了,哪还能要求这么高,就是里正家办事也没有上全白的大米饭啊。

  这么想着就开始继续吃饭,别说这么多肉下去,吃点儿这素的就是够味!

  说着又是咬上一口大馒头,有人还抽空看着周围,看人没注意赶紧掰开了一个大馒头,然后使劲儿的在里面夹满了肥肥的扣肉,“去,回家送给你爷去。”

  这事其实经常发生,因此就算有人看到也不会说啥,不过这菜就这么多,一个弄了另一个就算想弄也没那么多肉,心里还嘀咕着下次自己一定得快些。

  然后排除了这三道菜,剩下的那一道就是腐竹了。

  初吃他们还吃不出味,但听说这东西在镇上都卖到一斤60文都忍不住下狠了筷子,“这啥东西,能比肉贵?”

  寻常村里的人家,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回肉,肚子里几乎没啥油水,他们自然看不上这腐竹,但镇上的有钱人可不不一定,所以这也是楚秀打算把这腐竹做成高端定制的原因之一。

  这些村里的人都不知道,讨论几声就又吃过去了,还有人夹着腐竹里面的面筋嚼的喷香,“我知道,这是面筋,好像就是成子媳妇做出来的吧。”

  然后就小声嘀咕,“也不知道她那凉皮方子卖了多少钱,竟这般抛费。”

  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有拈酸吃醋的人,不过也有看得清的人。

  “啥抛费,人家一个寡妇,手里幸好有点儿银钱,要不然这日子咋过哟。”然后又回回头看看这身后的作坊,“我看人家挺聪明的,知道银钱拿在手里不踏实,还不如盖上作坊,钱生钱的,就算一天挣2文钱,一年也有365天呢,寻常妇人谁能挣这么多?”

  他这话倒是真心帮楚秀,却是不知道将来他们后山村每年能挣上一两银子的妇人大有人在。


  https://www.dldwx.cc/xs/74045237/52021621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