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相知莫问 > 第1章 序

第1章 序


“母亲。”杨以仁恭敬地向上座行了一礼。上座的女人穿着一件墨绿的团花大袖,里面是一件浅杏色长裙,裙子上绣着银杏叶,从上蔓延到下,铺满了裙角。

        此人便是是杨家主母,已经有一些年纪,但是保养得太好,让人一眼看着仿佛是新婚少妇。“阿仁要去青辞那?”

        杨以仁点头:“是,我近日练琴有些不懂的地方,想向先生请教。”

        杨家主母点头:“下次可以请青辞过府一聚,我也好些日子没有听过她的琴音了,很是想念。”

        “是,母亲,我会与先生说的。”

        “你路上小心,还有一些东西我已让人备好,你替我带给青辞。”

        “是。”杨以仁与母亲简单地话别,就缓缓走到侧门,那里小厮已经备好车马。

        “二少爷,东西都备好了,可以启程了。”

        “等会儿,母亲说还要带一些东西。”杨以仁的话音刚落,就有一个丫鬟带着一串人过来。

        “二少爷,这些都是夫人备下的。”答话的是杨夫人身边四大丫鬟之一的斑竹。

        杨以仁看着下人手下捧着的一堆东西,忍不住扶额:“母亲也不怕我带着这些笨重。”

        斑竹轻笑,手脚麻利地让人把这些东西也装好。耗了半个时辰,杨以仁终于如约地启程了。

        杨氏,和杭州李氏,明州范氏,金陵王氏并称江南四大世家。世人都传杨氏是隋朝皇室后裔,血统看着似乎就比旁人高一等,后来杨氏也尚过数个公主,在江南一带一直都是四大世家之首。杨氏弟子多尚公主也不奇怪,毕竟杨氏一族都容貌昳丽,玉树临风,加上家学渊源,都是饱读诗书,精通琴棋书画之辈,可谓是每一个官宦女子都梦寐以求的对象。

        杨氏如今这一代,家主名敬,是有名的大儒,杨敬的妻子是王氏嫡女,也是现在杨氏当家主母。两人育有两子,长子名以道,已可以独当一面。此子便是杨以仁,还在进学。

        杨以仁比平日足足多花了半个时辰,才到徽山书院。书院里在打拳的同袍忍不住笑道:“杨二今天走大路,想来是伯母又让带了很多东西。”

        杨以仁含笑得摇头:“杨先生呢?”

        “先生就在听雨楼。”

        杨以仁点头,听雨楼是徽山书院的琴台,取小楼一夜听春雨之意。以前徽山书院的学生时常会来这里附庸风雅,不过自从书院来了一个厉害的教琴先生,大家听了她的琴声,只觉得自己琴声会污了这听雨楼,渐渐来炫技的人少了,听雨楼反而成为这个先生的专门的练琴台。

        杨以仁吩咐人先将东西带去先生的小院中,自己则是先去听雨楼找先生。

        连日下的雨,今天才微微放晴,不过石板路上还是湿漉漉的。杨以仁今日特意换了一身白色长衫,现在下摆已经脏了。

        终于到了听雨楼,杨以仁小小地叹了一口气,认命地提起脏兮兮的袍子上听雨楼顶楼。

        听雨楼可以说是徽山书院最高的楼,楼前面是大片的湖水烟波,景色绝佳。楼上飘来缱绻的琴声,仿佛裹着湖面的云烟轻轻的翻滚。

        杨以仁忍不住放轻脚步,慢慢挪到顶楼。

        听雨楼顶楼的窗户、门都打开了,整个一面都是自成一体的湖光山色,而有一个青衣女子背坐着抚琴,长长的乌发铺在地上和散落的羽毛状裙边交织在一起,单单看这个背影,足以让人相信这是个美丽的女子。

        等琴声停下,杨以仁轻轻道:“先生。”

        “以仁?——坐。”杨青辞道。

        杨以仁规规矩矩地坐下,看向眼前的女子。女子很美,美的惊天动地,但是她的身上奇特的气质甚至能让这一份美丽也不足为道。杨以仁第一次在书院见到她的时候,只以为是哪个世家的嫡女也来求学,甚至还动了一丝暧昧的小心思,只可惜美人不仅美,才学也惊人。杨以仁的小心思再也起不来,只剩下浓浓的尊敬。

        杨青辞将琴抱在一边,娴熟地烹起茶。放在一边的琴也不似一般琴,整体呈蓝青色,琴头雕刻得仿佛是一只湛蓝的青鸟停在上面,银白的琴弦穿过琴身,宛若工艺品一样,漂亮得不像话。

        “先生不用了,我就请教一些问题,还有母亲大人让我带了一些东西给您。”

        杨青辞继续烹茶:“你先问吧。”

        杨以仁摸摸鼻子,把自己之前整理的问题问出来,开头还是几个规规矩矩的练琴问题,“上回先生教我大徵的手法,我回家练习了几遍,这样打的攻击力确实高,可是与高手过招时瞬息万变,大徵要求内力续发,很难弹出来。”杨以仁在杨青辞这学琴,却学的不是普通的琴,或者这更应该是一种内功心法。

        “是的,大徵需要的环境苛刻,但是攻击力却强大,若是需要实力高强的对手,我们还可以用鹿鸣的弹法。”

        杨以仁在这方面有着惊人的天赋,杨青辞口述几句,便是已经明白。

        聊完琴曲,杨以仁想到最近听闻的事,又道:“荡帝想翻修宫室,现在朝廷上下都在无心正事,四处在找奇石,我五叔也找了一批太湖石,要运到京都。”

        杨以仁说这话的时候语气起伏并不是很大,仿佛就像是和之前一样,问一下指法。

        杨青辞一手扶住袖子,将一个白玉茶盏放在杨以仁面前。“我记得你五叔官至刺史,易位相处,你当如何。”

        杨以仁缓缓道:“为官者当以民为众。”

        杨青辞轻笑:“杨氏在江南也有百年了吧。”

        杨以仁点头。

        “一个人想一辈子处在上位很难,一个家族处在上位更难,一个世家百年都是望族则需要祖祖辈辈上上下下多少人的努力。”

        杨以仁沉默,良久才道:“是我狭隘了。”

        杨青辞并没有嘲笑他什么,继续温和道:“近日我要出一趟远门。”

        杨以仁愣住:“先生要去哪?什么时候出发?母亲还想约你来府中玩。”

        杨青辞慢慢回答:“我要去京都,不日就启程,这次是山长拜托我一点事。”

        徽山书院的山长也是杨氏本家的一位不出世的大儒。

        消息太突然,杨以仁好久才呐呐地回答:“这么快啊,我都没有准备好,这样我要好一段时间不能和先生对练心法了,诶,这事我哥知道么?”最后一个问题出口,杨以仁才觉得自己问得有些冒失。自己大哥喜欢杨先生的事,杨家上上下下都知道,不过先生一直以来都没有什么表示,大概就是拒绝吧。

        杨青辞并没有多大反应,仿佛杨以仁只是问了一个在普通不过的问题:“昨日他来了书院一趟,我已经和他说过。”

        杨以仁:大哥来书院竟然都不跟他说一声,枉弟弟还担心他的恋情,哼。

        “那山庄的事……”杨以仁想到什么,问道。

        “这件事交给你,我很放心。”

        迎上杨青辞温柔而又信任的目光,杨以仁一下子觉得自己也无需再问什么了,于是向杨青辞行了一礼。

        “那祝先生一路顺风。”

        杨青辞轻轻点头:“好。”


  https://www.dldwx.cc/xs/66712271/1365220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