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三国之外来英魂 > 21章大战将起

21章大战将起


“中平四年,“荆南都督”李炎率大军一路势如破竹,荡平江夏郡云社、南新等县,大军直至西陵。”

        叛军赵慈见李炎来势凶猛,准备破釜沉舟,令各县将粮草辎重全部押赴西陵,将兵力集中一处,合兵五万余,准备死守西陵,与李炎展开对决。

        然而,却有人向赵慈建议说:“西陵城虽大,却易攻难守,而且地势平坦,敌军又有精锐骑兵,并不适合做最终决战之地,反之,附近安陆县地处桐柏山,乃大洪山余脉的丘陵与江汉平原北部交汇地带,北控三关,地理环境优越,乃鄂北之咽喉,中原之门户,自古兵家力争之地;再加上一旁紧连的两座古城,应城与云梦,应城地处要冲,云梦地势平坦,皆可屯兵,此二地与安陆成掎角之势,进可攻、退可守,以此,江夏则勿忧矣。”

        赵慈闻言,当即大喜,采纳其言,腾空西陵粮草辎重,大军迅速集结,在李炎到达之前,赵慈便已屯兵安陆、云梦、应城三地,云梦、应城二地各屯兵两万,安陆更是屯兵五万,赵慈到后,九万大军稳固城池,准备守城器械,且建立烽火台,以便与云梦、应城二地保持紧密联系。

        四月,李炎终于率大军来到来,于安陆城十里处安营扎寨,一面与赵慈展开对持,一面派出哨探,打探军情。

        得知赵慈竟是分别屯兵安陆、云梦、应城三地后,李炎不由苦笑,大叹小觑天下英雄,没想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赵慈竟是给他出了如此大一个难题,李炎一方虽兵精将勇,但兵力却是硬伤,自己手下大多都是黑山嫡系李炎实在不忍心与之硬拼,再说自己一方满打满算才四万人与赵慈十万兵力根本不成比例。

        如今赵慈屯兵三地,成掎角之势,不管自己出兵攻打何地,皆无法用尽全力,还得留精锐守护营地中的粮草辎重,如此又削弱自己攻打安陆的兵力,再加上安陆本就易守难攻,而且还屯兵五万万,自己还如何攻打?

        李炎颇为头疼,即使他自我觉得自己也算计谋百出,知识超然,可面对如此棘手情况,也暂时无计可施。

        “哎!没办法,兵力实在太少,李炎再次写下文书,催促荆州王睿刺史援兵,他早早就向刺史王睿请求过援兵,直到现在也没有动静,这让李炎怀疑,王睿是否准备躲在一旁看自己笑话?毕竟在世人眼里自己这个荆南都督是个投机取巧之辈!”

        还别说,这次,还真让李炎还真猜中了,刺史王睿其实早已收到李炎的求援文书,但却迟迟未动,原因嘛,不用说,江夏属于荆州管辖,赵慈造反,按理说应该他刺史王睿出兵征讨才是,确实,按历史记载也的确是王睿征讨,然而这个机会却是被李炎这个取巧之辈硬生生抢去了,王睿能不气吗,故此,在接到李炎的求援文书后,王睿确实准备给李炎小鞋穿,选择了按兵不动,等李炎战败后,再出兵征讨赵慈立功。

        “当然,生气归生气,不管李炎如何”投机取巧,”但王睿也知道李炎毕竟是天子钦点,且朝中有人支持,但王睿能做上刺史,朝中自然也有人,也不惧李炎告发,且他也有他的理由,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嘛,再说荆州境内还有区星之乱要自己这个刺史出力不是?

        倘若李炎真的战败,他完全可将责任推脱到李炎身上,言其年轻,无沙场经验,只会只让谈兵,操之过急、贪功冒进,才导致作战失败,而自己则在李炎与赵慈打得两败俱伤后,忽然出兵,平定赵慈,到时,功劳可就是自己的了,王睿心中打着如意小算盘那是哗啦哗啦的响。

        ……

        夜,官军大营,中军大帐,升帐议事。

        李炎高坐主位,下方一边坐的是李元霸、罗士信、于毒之子于尚等一系列家将,而另一方,则是黄忠、小将文聘等各郡县兵领军之将,这些,都只是暂时听命李炎,等赵慈平定后,不能收复己用的话,便会各奔东西。

        至于张彤,则充当李炎影子,一直站在李炎身后,加上八十多的武力保护李炎后背安全,以及由于脑子好用,用于情报掌控,若锦衣卫有消息传来,便会经过张彤的手,传到李炎手中,权利极大。

        “赵慈屯兵安陆、云梦、应城三地,且三处紧密相连,成三角之势,不管我军攻打何地,其余两地皆可相互援救,再加上我军兵力比起任何一方俱不占优势,且还是攻方,诸将认为如何?可有破敌计策?”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何况这里大多都是历史名将,李炎想不出好计策,干脆叫来众人,问问众人的意见,看有无好的方法。

        闻言,众人皆是面色沉重,低头沉吟,心中思索有无破敌之法,可思来想去,终究是兵力不足,若是野外遭遇战,倒还可以仗着兵精将勇,杀得敌军丢盔弃甲,可如今是攻城战,兵再勇,也不可能轻易攻下城池。

        罗士信沉思一会,拱手道:“主公,《孙子兵法》有言: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伐城,攻坚当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最,如今敌强我弱,我方恐只能以计谋方能取胜。”

        李炎点头,问道:“二弟安有取胜之计?”

        罗士信摇摇头,无奈道:“小弟亦无计可取。”

        黄忠也是点头道:“罗将军所言甚是,我军兵力太少,加上云梦、应城两地的仰止,更是无法腾出太多兵力对方赵慈主力,以黄某之见,目前我军且按兵不动,等候援兵为上。”一段时间下来,黄忠与李炎诸将也是熟悉了,所以言谈间倒是并不生疏。

        闻言,李元霸有些不甘,嗡里嗡声道:“那我们就如此甘坐着?万一没有援军来,我们岂不是要一直等下去?”

        于尚笑道:“三将军勿急,即使是等待援兵,我军还可日日于安陆城外叫战,若敌军不应战,则可降低士气,长此下去,恐怕不用我军攻城,敌军也再无士气可用了。”

        李元霸问道:“那敌军应战呢?”

        闻言,不等于尚答话,黄忠亦是豪爽笑道道:“应战?那就更好了,以我军诸将之勇,难道还惧他赵慈不成?”

        “嘿嘿,也是。”李元霸也是挠着脑袋,心中亦是有些傲气,理所当然道。

        文聘点头赞同道:“嗯,二位将军皆所言有理,以末将看,就如此甚好。”

        李炎也暂时没有好办法,就点头应了下来:“好,那就如此定了,大军暂且休整,明日出营叫战,先斩他几个敌将,以涨我军士气。”

        “诺。”众将应声而去。

        ……

        翌日,旭日东升。

        李炎令于尚、罗士信留守五千军马保卫本营,自己则亲自带众将,率大军一万五千,兵临安陆城下,望着这座目前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城池,李炎心中不由感慨万千。

        安陆,也许在东汉还并不是很出名,但在后世却有着不弱的名气,诗人李白之故里,又被称为银杏之乡,此地风景优美,令无数诗人游客流连忘返。

        如今正值春季,若是在后世,定是游览安陆的最佳时机,不过如今的李炎却没这个心思,安陆好是好,但却是自己需要攻伐的城市,而且己方目前还是兵力弱的一方。

        一万步卒排列着整齐的阵型,前方由五千骑兵领头,向安陆推进。

        放眼望去,前方五千身着铠甲的骑兵带头,每个骑兵皆配备矛、环首刀等利刃,锋利的矛刃在阳光下闪烁着逼人寒芒,群马行走间,铁甲发出阵阵摩擦声,无息间,给了安陆城楼之上叛军一种莫名的心理压力。

        其后,一万步卒踏着整齐的步子,杀气腾腾向前推进着,士卒每前进一步,便会用手中兵刃拍打盾牌或铠甲,发出阵阵金属交鸣,也许,一个士卒拍出的声音并不大,但一万士卒同时拍出的声音,可谓惊天动地,气势惊人,整个安陆城外,俱是被一阵强烈的肃杀之气所充斥。

        官军虽只有一万多人,但却给叛军一种百万雄师之感,一些被逼无奈刚加入叛军的普通老百姓,见到如此场景,全身都在打着哆嗦,有些发软。

        大军来到安陆城外一里处,李炎手一扬,一万大军同时大喝一声,脚步狠狠往地上一踏,整齐停下,其中,又数李炎本部最为整齐,其次便是黄忠所率郡兵。

        见状,李炎还是颇为满意,今日就是来打出官军的气势,打击敌军士气的,自然要做足样子,还好,这些士卒平时训练还算严正,并未给搞出个乌龙来。

        中军,李炎很穿乌金宝甲、身披虎皮战袍,手提虎头盘龙戟,胯下一匹白色骏马,凝视不远处城楼之上,喝道:“尔等谁去叫战?”

        闻言,李元霸一扬手中一对大锤,刚想动身,却是被黄忠出列抢先道:“将军,黄某请战。”

        “允,就让黄将军打出我军士气,请。”见黄忠请战,李炎微微一笑,手一扬,点头答应下来,随着李炎‘请’字落下,前方骑兵自动整齐的让开一条道,给黄忠让路。

        黄忠拱手:“将军且安心。”

        说完,一拉马缰,策马冲出军阵,单刀匹马奔至安陆城下,于城楼上弓箭手覆盖范围外停下,大喝一声:“赵慈何在?下来受死,楼上的贼将听着,某乃南阳郡都尉黄忠,赵慈公然反抗朝廷,坑杀朝廷命官,罪大恶极,还不快快打开城门,迎我军入城。”

        今日的黄忠,全副武装,手握一把类似青龙偃月的长刀,背上背着一副铁胎大弓,在马匹旁边,则是一壶箭矢,黄忠来到城楼之下,想起枉死的秦颉,便是一阵怒骂。

        城楼上,赵慈脸色铁青,向左右喝道:“谁与我下去擒杀此人?”

        “大人勿恼,看某来斩杀此人,为大人出气。”一个身着铠甲的壮汉出声道。

        赵慈见有人应战,大喜道:“好,有陈将军出马,此战可胜矣。”

        姓陈的壮汉一抱拳,便反身下了城楼,接过士卒牵来的马屁,翻身上马,当城门在一阵吱吱嘎嘎声响中打开后,便急不可耐的策马奔出,直冲黄忠而去。

        “黄忠休得张狂,你家陈爷爷来会一会你。”;


  https://www.dldwx.cc/xs/65885/33357575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