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异世之黑暗君王 > 第183章 信仰力量的正确用法

第183章 信仰力量的正确用法


暮光公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度。

        伊森也无意于彻底改变这些人的风俗习惯,结果时间一场,就引发了民族问题。

        面对这种问题,伊森处理的办法很粗暴。

        这个民族习俗容易引发问题?那么好,取消掉,谁敢触犯,制裁,滚蛋!

        这样的做法,自然是让人们怨声载道。

        再加上好吃好喝后,不能锦衣昼行,将自己的亲友也拉来享福的无自由问题。

        以及其他一些这样那样的不满。

        最终就形成了一种抗力,对领主不满。

        背地里,几乎所有的人都在骂伊森是个暴君。

        可如果要让他们离开这个体系,却又没人愿意干。

        因为他们很清楚外面是个什么情况。

        伊森自从发现自己被情报贩子们集体背叛后,就开始加大对自身情报部门的建设力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方面取得的成效还是显著的。

        体现之一,就是暮光地城每日的固定时间、都会在公园的水幕上播放外界的新闻。

        这些新闻都是非常原始的素材,就像拿个家庭摄像随意的拍摄生活点滴一样。只不过角度比较多,集市的、居家的、官方的……都有那么或长或短的一段。

        所以这里的人们是知道外边发生了什么事,以及目前的情况如何的,甚至就连第一次暮光合围战争的相关录像人们都看到不少。

        知晓,才能有参照,有参照才可以比较出差距,以伊森为最高统治者的官方,在这方面从来都不置一词,就是让人们自己看,然后制度就是那么严、规矩就是那么多,不乐意的可以走。

        有没有走的?

        有。

        受罚或其他一些原因,先后离开暮光地城的总人口,其实已经超过了2万。

        但这些人就不像最早那批被放逐者一样了,他们都经过了自我催眠,这种催眠是放大他们的原本人生经历,掩盖在地城生活的这段历史,所以他们基本都无法给外界提供暮光地城的最新情报。

        这些中的不少,其实就是地城民众每天看到的水幕新闻的制造者,只是他们自己并不知晓。

        他们中的大多数出去后过的还行,因为地城给了他们一个好身体,而在地城因为规矩而被扭转的一些做事待物的习惯也被或多或少的保留了下来,再加上一小笔钱,在外边的社会中搏生活,还是比较有竞争力的。

        只是跟地城比起来,就远远不如了。

        地城各种规矩多,但它是公正的。外边的社会这时还是人治社会,而且还是受了欺压很多时候都无处讲理的那种。

        这些情况都能通过每日的水幕新闻体现出来。

        这也导致了人们的心情非常纠结。

        当初很多人都以为暮光公国是理想乡、是伊甸园,可来了才知道这里是个规矩多的军营。这让他们失望、失落。

        可比起来,外面的社会却是个烂泥塘,还不如军营。

        怎么选?自然是选那个比较不坏的。

        世上从不会有天堂,因为人的欲望可以终结一切天堂。即便有那么个地方最像天堂,人们去了一段时间之后,也会说,啊,这里还是有点欠缺?欠缺什么呢?欠缺不美好,欠缺暴力,欠缺黑暗,暴力是多么的酷,血腥是多么的刺激,小偷是多么的具有技巧性,强盗是多么的男人味……

        欲望是人类前进的发动机,欲望也是人性本贱的缘由。

        伊森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从不怕制度太糙扯着蛋,有吃有喝有比较,一边是无法战胜的、能够导致包括死亡的刑罚的绝强暴力,另一边是苟且一下过日子,选哪个其实没悬念的。至于那些不满,忍着呗。天国都不完美,何况我们这里是地渊。

        而就在这种背景下,伊森建设领地最重要的目的之一达成了——信仰。

        他自己不需要信仰,但这并不表示他不会、不能利用信仰。

        信仰这种东西是无法靠鞭子获得的,至少伊森需要的这种,不是靠后世的传销等洗脑方式能获得的。

        它需要一个自觉自愿的触发,才能点亮灵魂中的光,并开始一点点的凝聚光亮。

        圣光教会,渐渐成为了暮光地城的人们的信仰,并且蔓延速度越来越快。

        这里边自然有伊森的功劳,他在人们习惯了看水幕新闻之后,播放了一些外界神职人员们的幕后嘴脸。

        那些市侩的、庸俗的、甚至是肮脏下作的表现,让人们认识到了他们以前的信仰是多么可悲。

        信仰本身不可悲,但自己最重视心灵寄托,却被某些人恣意玩弄,这真的非常让人不快。比真心爱一个人,那个人却恣意玩弄你的感情所产生的不快还要强烈。

        很多人最初转投圣光教会的原因就是这个,带着不小的赌气性质。

        可人们很快就发现,圣光信仰并不认可这种赌气性质的投靠。简单的说,圣光教会不需要任何泛信徒。

        要么就信,圣光加护,要么就走开,各种犹疑不决或别具用心的,只会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无法成为信徒,哪怕把垫子跪烂,形式主义做到极致,号称感天动地也没用。

        这就使得一开始的信仰推广并不如意。

        可情绪是有感染力的,同频的灵魂力场散发的波动可以促成一种名为气氛的环境。

        军营很常见的就是肃穆和秩序的气氛,夜店常见的是暧昧和放纵的气氛。圣光信徒们促成的是一种虔诚信仰的气氛,这种气氛跟外界可以营造的气氛不太一样,人们很难形容,可就是能感受的到,慢慢的,越来越多的人被感染,在心情相对宁和的状态下,确认了自己的选择,成为了新的信徒。

        这种信仰比骄傲牛掰的地方就是不需要太多太复杂的仪式。

        比如告解。天主教、东正教的一个特点,就是都声称神职人员才能与神沟通,信众要通过神职人员才可以与神间接沟通。

        告解仪式被称作人类早期心理学的一种经典运用。

        通过倾诉的需要,来缓解精神压力,进行自我调节。

        圣光教徒不需要这个,信仰圣光,圣光非常慷慨,负面情绪能够直接予以消弱或化解,越是虔诚,化解幅度越大,按照伊森通过调节最初的信仰仪式中所传授的方法,那些虔诚度极高的,甚至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压下心中所有的负面情绪,成为真正的高大上。

        这也是后来圣光教会的圣骑士,可以开无敌状态的一个根源。

        心灵被正向充斥,压下一切负面,心无敌,身才能无敌。让敌人闻风丧胆的BUG技能就是这么来的。

        这样质朴而实惠的效能,自然大受欢迎。

        何况还不只如此。

        信仰圣光,身体也受益,接触疲乏,振奋精神,只需要信仰虔诚。

        就是这么简单,只要虔诚,身心就非常OK,有瑕疵,就消减,犹疑,立刻打落凡尘,并且想要重新获得信仰,会变得很难,且从头再来。

        只有少数人,在经历了一些反复后,主动或被动的触发了磨砺效果。这些人后来都是信众中的佼佼者,给人一种我们都是活雷锋的感觉。不管旁人是否理解,可他们自己知道,这是在继续进行灵魂的磨砺,只为了让信仰攀上更高峰。

        这样的一群人中,诞生了最早的圣骑士。并形成了磨砺修炼到传统。

        所以圣光教会即便到后来信众极多,且起步就是虔信徒,但圣骑士一直比较难产,见习圣骑士倒是不少。

        而圣光教会,也只有这一种护教战力,没有什么圣堂武士、圣战士、以及圣印、圣杯、圣十字之类的各种圣物骑士团,可就这一种,便有TBC后期末日回响响个没完圣骑士1234傻瓜式输出碾压一切牛鬼蛇神的效果。

        时间飞掠了2年,从49初年到了51年3月,就是因为伊森一直在潜心种田、学习、以及消化当初通过售卖获得的各种物资,而在这个月,圣光教会的信仰力量终于达到了他的需要,然后他开启了圣光道标。

        外界人将太阳阶梯称作圣光道标,跟伊森的这个圣光道标的意思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的。

        外界人的意思是拿到光柱是通向美好生活的一个指示物。而伊森是犹如在大海中的礁石上建立灯塔,用以标出方向。他想吸引的自然不是航船,而是神后援。

        单纯的圣光意义不大,就是种正向的能量。只有加入了魂力,才能显出非凡的效能。

        而要想光芒直透重重障碍,就必须得是众多虔诚信仰者的魂力,加上庞大的神光力量。

        所以51年3月的这个春天,在布加勒斯特新建的太阳阶梯,突然就释放出一种极其神圣的能量效果。

        这效果将半径5公里城市外围至半径15公里的暮光森林直接变成了圣光林地。烧毁、或者说晒死一大批植物,但活下来的,都泛着圣白和金黄的变异色泽,其中又以布加勒斯特伊森特意命令种植的香柏树尤为凸显,以色列、以及圣经中的生命圣树,在这里成为了真实。白色树干、金色树叶,神秘而华贵。

        圣光道标就在后世登博维察河穿过布加勒斯特的中间段,后世那里是市中心广场,现在也是。而大圣堂,则建立在后世广场西面600米的罗马尼亚人民宫的位置上。

        道标生成时,已经升到灵魂投影所能承受的最高级63级的伊森亲自坐镇。

        保护这里的超大型能量护罩,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在这一刻成为防护力量,而太阳阶梯这些年来积攒的能量结晶,大半也都运了过来。

        伊森的防具看起来仍旧与两年前相似,但级别至少提高了3个等级,可以说,准圣域有这样的装备都显得奢侈。

        而他这些年悉心培养的战力,也大半调到了这里。进行了全面布防。

        可以说,这里就是他精心布置的主战场,他在这里做好了面对一切外来挑战的准备。

        道标开启10分钟后,伊森收到了神后援的来电:可算找到你了!

        由于道标的存在,这次通讯差不多是即时的。

        伊森言简意赅的直接就问:我现在在哪个,给一个准确的概念。

        神后援也知道这是靠众多信徒的共同祈祷才形成的特殊通道,并不能维持太长的时间,因此也省略了过多的情绪宣泄和无用废话。直接回道:

        你那里是魔器构建的时空之最。简单的说,魔器并非是单一存在的,它是一整套,这一整套连接成一个纺锤体,其中的一个端,就是源自真实时空的源头拐点,另一个端,就是时空之最。

        “终点?”伊森问。

        “是,也不是。说它是,是因为这个点就是真实时空被拉入深渊的那一刻。这一刻是有弹性的,但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是可以量化计算的。”

        “多久?”

        “大约33年。但我们的作为,会让这个时间延长,不过第一件事就是要打破魔器构成的黑幕。”

        “你继续说这个时空之最。”

        “时空之最不是时空的终点,是因为它的可接洽性。也就是说,它不是真正的时空尽头,而是一个段落性的收尾,它可以调整自己的形态,与其他时空对接。”

        伊森明白了,他道:“这就是为什么这个世界有各式各样丰富的元素的原因,甚至连世界之暗所化的负向圣石都有。因为它需要这些来满足自身调节,以方便与其他时空对接。”

        “是的,它其实就是诸多魔器构成的一个技术物资库。甚至可以说,它是个核心魔器,它虽然不参与棱镜行动,但它十分重要,有可能的话,掌控它。”

        “我会的。”

        “嗯,我们相信你可以。但也必须提醒你,难度非常非常大。”

        “的确,不过我花费了30个月的时间,利用这里的物资,进行了强化升级,现在我基本已经是所能达到的最强实力,武装方面也基本是极限了。”

        “大概是什么水准?”

        “大法师吧。软实力差些,但硬件补上了。”

        “恐怕不够,理论上,那里已经基本了深渊特性,有太多的技术和力量具有击垮你或放逐你的可能性。”

        “什么?”伊森终于意识到,这个世界的恐怖之处在哪里了。可以说,因为这里代表着真实时空深渊化的那一刻,所以它是由深渊属性的。

        这个属性带来的结果就是魔器可以更大程度的胡作非为,它可以按照世界是负向的深渊,而不是正向的物质世界的新世界法则来运用手段。也就是说,其他虚假世界都是客场作战,而它可以将客场变成主场。

        “它用太过超凡的力量,代价也很大吧?”

        “是的,代价是拉黑整个魔器体系的进程,也就是说,如果你能让这个世界直接黑化,那么整个魔器体系就全部崩溃了。”

        “看来我一直自我压制,没有轻举妄动的做法是对的。”说着,他简单的交代了下自己这两年多的所作所为。

        “嗯,很明智,但已经很危险。血族的突然疏远,就是魔器的力量在发挥作用。你聚集能量和物质的做法它不会很在意,可你引导血族变革,试图拉他们上船,然后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的做法,已经引起了它的警惕。若非你一边聚力不发,一边将大片的土地黑暗荒芜化,形成了一种平衡,它早就找去你的麻烦了。”

        伊森道:“麻烦已经来了!驾着五彩的祥云来的!”

        ;


  https://www.dldwx.cc/xs/63428/32338242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