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八贤王偷听傻王妃心声上了瘾 > 第135章 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第135章 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当日瀛洲城内就有几个平价售卖粮点,按二十文一斗的价格往外卖粮了。
  手里有点儿余钱的百姓们听说后,都纷纷跑到售粮点儿去抢购。
  每人每日只限购一升,四个售粮点儿前长长的队伍看不到边际。
  瀛洲的贪官污吏们被除掉官服官帽,用绳子串成一串儿,被几十名墨云骑精兵押着在四处游街。
  瀛洲百姓见了无不鼓掌称快!
  在秦王殿下派出来的官兵和衙役们,敲着锣的四处宣传下,他们知道了上次朝廷拨下来的三十万两赈灾银,和四十万石救命粮都是被这些狗官们贪污了。
  瀛洲百姓对这些吃人肉喝人血的狗官们痛恨不已!
  要不是这些黑心狠毒的贪官污吏,这次天灾怎会饿死几万人,几十万人流离失所去逃荒?
  知州刘敬业和通判王仁为首的众官员,官帽官服被除掉,一个个披头散发,面如土色狼狈不堪。
  烂菜叶子和臭鸡蛋还要留着吃,是舍不得砸在这些狗官们身上的。
  愤怒的百姓们就捡起土坷垃往他们身上扔,将口水往狗官们身上吐!……
  都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从知州刘敬业家里抄没的财产价值就高达三十万两。这里面基本上都应该是这个贪婪无厌的家伙,历年从各地任职时贪污的赃款。
  王通判被抄没的家产价值二十多万两。
  抄没完这些狗官们的家产后,总价值超过了百万两。
  一向是沉稳优雅的秦王,也被这些狗胆包天的贪官们的贪婪无厌气的俊脸铁青。
  大宋建朝才三十多年,这些官吏就腐败到了这种地步!
  上次朝廷拨下来的赈灾银被他们瓜分殆尽,四十万石赈灾粮被倒卖了将近三十二万石,真是狗胆包天的黑心狠毒啊!
  天黑了!百姓们在各平价售粮处排着的队伍依然不肯散去。
  虽然限购一升的粮食都是些糙米粗粮,但能让他们吃饱肚子饿不死呀!明日不知道还有没有?
  各处搭建的粥棚前,也是排着长长的队伍,没有银钱买粮的灾民,都挤在这里抢碗粥喝。
  二十文一斗的粗粮价格在别的地方是高价,在瀛洲粮食被炒高到七百文一斗的粮价前,实在是太低了。
  那些被处以三倍罚粮的豪强地主和富商,都是哭天喊地的直呼冤枉!
  他们手里的粗粮不够抵数的,精米白面也是按二十文一斗,被那些凶神恶煞般的墨云骑精兵强行拉走。
  这些粮食里好多是他们花高价从别的州府买来的,囤积居奇为了发笔横财,却让他们为此都要破产了。
  秦王也太不讲理太狠了吧!这还让人怎么活?
  一个姓陆的富商将银钱都买成了粮食,最高有六十多文一斗买来的。
  眼看着要被罚没的破产了,带着一家老小死命的阻拦在粮仓前,不肯让墨云骑精兵将粮食拉走。
  秦王赵德芳听到属下禀报后,冷声说道,:“那就砍了他的狗头,将他的粮食全部抄没充公!”
  姓陆的富商被砍了头,囤积居奇的粮食全部抄没充公后,杀鸡儆猴的效应即刻立竿见影了。
  破产也比丢了小命好,没人敢再负隅顽抗。
  有了这一百多万两银子,一百二十多万石粮食,此次赈灾的结果注定是成效显着了。百姓们省着吃能到了来年春耕,还能有下一年的种子。
  干净利落的解决完瀛洲之事,秦王赵德芳在瀛洲留下了三百墨云骑精兵,带着队伍就直奔其它三个受重灾的州府。
  其它三个州府都是属于瀛洲管辖的,赈灾银和赈灾粮也大部分都是被扣留在瀛洲贪腐了的。
  本着擒贼先擒王的策略,瀛洲的贪官污吏和黑心奸商们被处理完了,其它三个州府不过是手到擒来之事了。
  ……………
  秦王在瀛洲的雷厉风行和手段狠辣,很快就传进了京城,在朝堂上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不只是左相赵普为首的一派悲愤莫名,在皇上面前痛心疾首的据理力争。
  其它的朝廷重臣们也纷纷表示,秦王处理瀛洲贪腐案的手段也太极端了。
  皇上看着跪倒一片的朝臣们,心里高兴脸上却是冷的像挂了层冰!
  朕这个一石二鸟之计,可真是高明啊!
  哪个做皇帝的不痛恨贪官污吏,你们偷走的可都是朕兜里的银钱啊!
  可这天下的乌鸦没有不黑的,为了帝王基业又不敢往死里惩治你们。
  秦王做这种事手段够狠辣!正好帮朕杀杀贪腐之风,你们要是记恨就把仇记在他身上好了。
  皇上眼神冷冷的扫视了群臣一遍!
  :“都给朕住口!”
  喧闹的大殿里立刻鸦雀无声。
  :“秦王一向是嫉恶如仇!怎样容忍天下贪官污吏横行,残害百姓?
  他此次处置瀛洲贪腐案官员们虽然手段狠辣了些,可那饿死的几万百姓,都是大宋的子民啊!
  在秦王回来之前,尔等休要在朝堂上再提此事!”
  ………左相赵普下朝后刚回到家里,依附他的几个朝臣就先后来到了赵府拜访。

  赵普命人将他们请到了书房。
  右谏议大夫刘治率先开口,:“左相,此次秦王拿刘知州开刀,全然没有顾及过相爷您的面子。
  若是只将刘知州撤职查办也就算了,可他竟然将朝廷命官游街示众,还抄没家产充公,这也太狠毒了些吧!”
  四皇子的舅舅王昌寿死后,刚谋求到户部侍郎一职的秦光年也是一脸的忿忿!
  :“这天下为官的哪个不发点儿意外之财。刘兄只不过是弄得多了点儿,但也罪不至此吧?!”
  御史中丞吴勉也深感忧虑,:“秦王做事如此蛮横霸道,他若是得了势,哪里会有我等的太平日子过。”
  礼部侍郎容知行赞同的说道,:“吴兄言之有理。秦王素日里看着温润如玉,行事却是狠辣无比,决不能让他得势!”
  赵普暗自叹了口气!
  心想着秦王会不会将瀛洲贪腐案这把火烧到本相身上?毕竟,刘敬业是我的亲传弟子,瀛洲贪腐的赈灾银也孝敬了我六万两。
  :“你们也休要慌张!往后多给秦王使使绊子,别让他得势就行了。
  敬业定会被押送回京受审,到时候都努力保住他。即使被罢免降职,也力求让他能够去个富裕县做县令。”
  容知行见左相依然如此乐观,心里有点儿担忧,:“相爷,若是秦王狠抓住刘兄贪腐的把柄不放,硬要将他按律治罪怎么办?”
  赵普不以为然的捋着胡须淡然一笑,:“太祖曾誓言与天下士子共治天下,当今皇上对文人的态度更是极力拉拢重用。
  敬业乃是三榜进士出身,皇上不会将他置于死地的。
  财产已被秦王抄没充公了,最多再落个罢免降职的结果罢了!”
  几个文臣都暗自欣喜的长舒了口气,仿佛他们身上都挂了道免死金牌。
  几个官员走后,心腹幕僚高齐山从里屋走了出来。
  :“相爷,您要提防秦王回京后,会借刘敬业的贪腐案咬您一口啊!”
  赵普点了点头,却并没有太当回事。
  :“当今皇上有把柄在我手里,老夫就算是被查到贪了点儿银钱,又能拿我怎样?”
  高齐山放下手中的茶盏,依然是忧心忡忡的劝道。
  :“相爷,当初属下建议您献上“金匮之盟”的计策,得以获得皇上的欢心,重被召回京城恢复相位。
  但是如今,这个让皇帝得位正名的“金匮之盟”,却是成了皇上心中的隐患,成了皇上传位给亲儿子的障碍了。”
  赵普顿时心中一凛!
  :“你说的极是!
  当初咱们合计的这个金匮之盟,是借逝去的太后忧心大宋江山社稷的稳固,曾逼迫太祖皇帝立下圣旨,将来传长不传幼的那些风闻。
  献策给当今皇上时是审时度势,帮他得位不当正名的。
  现今若按照金匮之盟的约定,皇位继承人除了齐王赵廷美还有秦王赵德芳,才轮得到皇上的亲儿子们。
  皇上的心里早已不是当初对本相的感恩,而是已暗生恼恨了吧?”
  高齐山沉吟了片刻,:“相爷,太祖皇帝在位时,您和还是开封府尹的当今皇上,为了争权斗得你死我活。
  相爷您才会被皇上记恨,登上皇位后就将您罢免了。
  如今的皇上,恐怕是又生了此心啊!”
  赵普却是脸色一沉!一双老眼里闪过一道睿智的光芒来,:“富贵险中求!审时度势的选择站队,才是一个求的富贵荣华永久的智者。
  秦王赵德芳虽然年轻,但睿智果断,太过英明了一些。若是将来他上了位,绝对不会让为人臣子的专权横断!
  齐王赵廷美却是个极好摆弄的君王,我若是助他夺了皇位,定会得到重用的。这相位只会越坐越稳。”
  高齐山却是极不赞同:“相爷,您可莫要拿身家性命去赌啊!
  齐王优柔寡断,实力不足,难成大事!
  属下还是建议您在大皇子身上下注。
  大皇子虽然未封太子,但已入住东宫,他才是最可能继承皇位的人选。”
  赵普沉吟不语,思谋了一会儿。
  欣然同意了幕僚的建议:“齐山考虑的极为有理,那就放弃助力齐王夺位的打算吧!
  往后咱们全力以赴,支持大皇子早日被册封太子之事。”
  高齐山阴险的一笑,:“相爷,您和齐王并没有直接接触过,等到有机会时,您还可举报立功。”
  赵普愣了一下,随即心领神会的和心腹幕僚同时开怀大笑!


  https://www.dldwx.cc/xs/58471303/1919178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