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又一季 > 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曾料到

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曾料到


然而,也不知是咱得意忘形了还是天生不是做买卖的料,反正在我们没意识到滑坡时突然又遇到一家不给钱的.

        为了保证我们缝衣服的质量,他们家曾借给我们八台圆盘机,因为快过年了,他们也一点也没有要付给我们加工费的意思,李姐和忠哥都建议我爸,不让把机器还给他们家。

        为了诚信,在我爸去他家催要欠款的时候,我极力主张把八台圆盘机先用大货车配货发给了他家,我爸听了我话,这么做了,可是我爸回来时只拿回了一张欠条,后来我仔细看看经过多次磨擦已然起毛的纸片,才发现竟然是一张欠条的复印件,可是原件哪儿去了?你又能上哪里去说清楚呢?只能怪我太天真,怪我爸他自己太草率了……马大哈的性格又给他来个现实报。

        据我爸说那家的管理也是混乱不堪,甚至没有一个能对这事公然负责任的人,可是却会有人趁乱作手脚。

        无独有偶,雪上加霜,半年之后又遇上了一家不给钱的,并且是欠了八万多元的加工费.而我爸因为朋友关系和他家并没有签合同.我爸又一次吃了兄弟朋友什么都好好好的大亏了。

        那是鞍山一家针织公司,当初我们还没给他家干多少活,他家就主动预付了二万块的加工费,我爸一下子就把他当成了朋友,那天中午那个经理来送钱,我爸妈特意带着他们去了杨山酒店……

        其实他们家的这批活难度很大,是扭麻花劲的,很不好织,价格也不高,可那时我们家的活恰好也是淡季,我爸就接下了这个单,我爸过去把杨山周边地区的针织公司差不多都联系上了,和许多厂家也算是关系单位,这时我爸又热心地给他找了几家和我们家有联系的厂子,一齐友情帮着他家把这批活干完.

        干完活后,其中阳杨有一家的经理是个女的,急赤白脸的非要鞍山那家带款提货,否则不发衣服,人家也许敏感的意识到了什么,而我们这些家却耳后不知天鼓响,当时我爸都有点怨怪这个朋友,说她也太奸了,人家还能瞎了你的钱不成?这些家都没着急要呢!按规矩也是后给钱的呀!

        事实证明那个女经理是对的,人家小心眼人家拿到了钱,不用上火,可是我们这些家,特别是我们家因为宽厚因为心眼大,损失最为惨重,

        做买卖,我爸一向讲究诚信,我们把织好的衣服都发给了他家,他家承认欠款,就是死不给钱,说是没有能力,说他家也因为这批活垮了……这八万块钱再次把我们家推进了一个深渊.

        我爸只有自认倒霉,我们家的经济状况再次跌入了低谷.

        一到开资的时候就能愁死个人,不能按期开不说,每次都得倒腾倒腾才能勉强开出去.并且开资的日期越来越往后拖.

        工人开不出资开始罢工了,可厂子是我爸的希望之所在呀!我爸厚着脸皮遭受着冷脸白眼又进出着一家又一家,也一分钱没借着,最后我爸把希望寄托在了贷款上.可是真的是你有钱时,钱不值钱,你没钱时,人不值钱了,你能行时前拥后簇的,如今你没钱没权了说话不算话,人家看你张嘴都害怕,连个保人都找不到,最后是我们家的两个朋友碍于抹不开的情面委屈地给我们担了保,我们家贷出款来得以度过难关,旧债没还又添新债,可小厂子最终也没有转活过来,因为开资的不及时,许多工人离开了工厂,我们无可奈何.

        平时为了留住她们,我陪着笑脸听着她们的家长里短,可离开时谁又讲情面呢?毕竟有钱才是硬道理呀!

        二零零三年的夏天里的某一天中午,吃饭的时候,厂里住宿的六个小姑娘一起向办公室那屋走去,我爸在家里看见了,阴沉着脸说:

        “她们这肯定又是不想干了,想去阳杨那家和韩国合资的厂子,上次我没答应她们,我说等干完了这批活再走.这次这批活快完了,看来她们是坚决要走了,留也留不住了.”

        我爸对于工人的去留问题是最敏感的,他最不喜欢她们的掉头儿不干。

        我爸怏怏不乐地出去了,我们也觉得堵得慌,过去办事,是主动权在我们手里,现在可倒好,还得哄着劝着顺毛抹着,真的好烦!又怕这个走又怕那个走的.

        我爸终于答应让那几个小姑娘离开了,可是他心里很不高兴,这又等于是给别人家培养的熟练工人,曾经她们在这里从倒针学起,从翻板学起,从刚上机器时的十指僵硬,到如今的双手在机器上像燕飞一样的流畅,那是多少日月的积累!那也付出了李姐多少的汗水我爸的多少心血呀!可如今她们翅膀硬了要离开了,也不由得我爸不开心.

        送她们离开的那天,我心里也很不得劲,好象她们把我们家的经济效益都带走了一样.

        可是在某种程度上我又非常理解这些小姑娘们,毕竟她们还很年轻,毕竟她们的心也需要她们出去见见世面,老糗在我们家这么一个作坊似的小厂里是没什么前途的,我们对她们再怎么好,也没能管到她们的前程,另外开资还那么的不及时.

        我觉得我们家这样的小厂就适合那些成了家的老娘们干.

        她们离开的那天,微微下了点小雨,我亲自送的她们,在一起相处一年了,真的有一点难舍的情绪,心里也有一点点的伤感,我告诉自己,千万不要这样,因为她们毕竟会有一个新的开始!因为在我们家,除了干活,她们的业余生活是很枯燥的,我们又不希望她们晚上出去回来得晚,怕出事,这在一定程度上的制约也是她们离开的原因之一吧?

        在我爸出事的时候,她们没有离开,她们也算是在特殊时期有过贡献的人啊!如果她们当时就走了,势必引起一个潮流,从而这个小厂当时就会垮掉,这次她们的离开,工人也一点点地渐次的在减少。

        我以为这小厂子会彻底垮掉了,可我爸象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样死抓住它不放,哪个工人闹情绪了,吵吵不想干了,我爸有时会暗中给她加点价钱,哄着她继续干,哪个霸道的抓住了我爸的这个脾气就会不时地给我爸施加个压力,在着急交活的时候,她就耍赖怠工从而和我爸讨价还价.而每一次都是只有我爸妥协的份.

        我爸不顾我们的反对,又招了两个黑龙江的小姑娘,她们在这里吃住两个月后,也没成个手,要走时,还撒谎,编造理由,哭哭啼啼的,看出了她们的心思,我给拿的路费,可是她们却相继离开,最后那个走一次又一次的,拖拖拉拉的一点也不干脆,到了饭点,我给她盛了饭她也拒绝,最后在我的坚持下,她好歹温温吞吞的吃了,也算是了了我的一个心思,否则她不吃饭离开的话,我们一家人肯定不得劲。

        一个人如果和我们没有过接触,他的冷暖和咱没关系,可是一个人如果和我们有了瓜葛,那么在你可能的范围内,你会漠视他的饥肠辘辘吗?至少我们做不到那么坦然。

        我爸每天都在算帐,织每件多少钱,缝每件多少钱,管理人员工资在每件衣服上能摊多少钱,税多少钱,工商多少钱,地税多少钱,这个费用那个费用在每件衣服上能摊多少钱,总之一句话,那就是这厂子是挣钱的,要我们树立起坚强的信念,有时还得意地说;

        “你看,为什么织十件以上我要给工人每件加五毛或几毛钱工钱呢,那是因为,多织几件就全出来了,咱们这是记件的活呀!管理人员的工资是不变的,有些费用也是固定的的嘛!”

        听得我们心里也觉着我爸说得对.

        我妈有一次插嘴说;

        “人家说,买卖挣的是毫利,你这加一点,那加一点的,除了给工人开资,咱还剩下了什么?”

        我爸说;

        “雅文,你相信我,我有数,只要能多织衣服,多出产量,就什么都有了。”

        看到现在的工厂都有通勤车上下班,我就觉得我爸真是这个想法的开山鼻祖了,只是苦于没有钱,就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只要是下大雨下大雪或者加班,我爸总是雇车把工人们安全地送去接来,面对我们的不解,我爸会说出这样做的种种好处。

        因为工人的日渐减少,我爸甚至想在杨山边的某处农村设立一个点,把闲散的家庭妇女动员起来,让她们就近就业,被我们毫不留情的给否决了,也是没有个可近的人,不然我爸肯定也会把这个想法付诸于实践的。

        我爸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人,他本是一个纺织行业的门外汉,可是他刻苦钻研,短短几个月竟然成为这方面的行家,许多纺织行业的行家里手都不如他对于技术的研究来得精细。

        比如说,有一次织三针半的衣服,由于三针半的纱线是由好几股纱合成,许多厂家都达不到工艺要求,可是我爸就能琢磨出在捻线时用一个落子加点转就能达到要求,后来我爸毫不保留地到处推广,甚至告诉了给我们活干的那家厂子,却没有和人讨价还价,追加些工钱。

        你说我爸这样的心眼,他能挣到钱吗?许多人就是抓住了我爸好心眼的弱点一再地沾他的便宜,别的厂家需要纱钱什么的只要我们家有,人家上我们家的库房里随便翻找。而我们有求于别人时,却并没有这样痛快过,在这个圈子里,我爸也是个十足的好人,许多人都利用他的这一优点,也许也是缺点,可是我爸他自己浑然不觉。李姐和忠哥提醒他,他说;

        “人干嘛要那么累那么坏呢?和气生财呀!”


  https://www.dldwx.cc/xs/56344/29293696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