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 第305章 李怀德的小九九

第305章 李怀德的小九九


烟雾缭绕间,李怀德的面容若隐若现,表情阴晴不定。此行,他的目的明确而坚定——让刘之野知难而退。

    自从蒋副厂长宣布即将病退的消息,他的内心便掀起了波澜。暗自庆幸,这无疑是他的天赐良机啊!

    李怀德早就想更进一步了,但命运似乎总在捉弄他,机会迟迟不来。

    红星厂的领导班子换届不过几年,新的领导层稳固地位,他难以找到突破口。

    然而,李怀德并未放弃,他深知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于是,他默默积蓄力量,等待那个属于他的时刻。

    这领导层一个萝卜一个坑,他想要更进一步,等着只有空出位置来。

    本以为要等上许多年,这不机会突然就降临了。得知蒋副厂的病退,李怀德就立马行动了起来。

    然而,经过某些特殊途径的打探,他得知自己并未被列入冶金部副厂长的候选人名单,而刘之野等人却赫然在列。

    这个消息对李怀德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他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失落和不甘,也有对刘之野的愤恨和不满。

    李怀德,是一個充满野心的男人,面对眼前的晋升机会,他怎能甘心错过?

    尽管李怀德心中还有些犹豫,但他还是鼓起勇气,厚着脸皮找到了他的老丈人,希望能得到他的帮助。

    他知道,这是一个关键的时刻,过了这村可就没了这店了,他必须尽一切可能去争取这个机会。

    李怀德在官场上游刃有余,对于老丈人那边的问题,他早已胸有成竹,其他竞争对手在他眼中不过尔尔。

    然而,刘之野却是一个例外,他如同一块难啃的骨头,让李怀德倍感棘手。

    无论是从功劳、资历,还是学历能力上,比什么,他都显得逊色不少。刘之野如同高山,而他只是山脚下的一个小土丘。

    他与刘之野,较量恐怕会毫无还手之力可言。

    所以,李怀德只能从刘之野身上想辙。刘之野的性格他也琢磨过,他这个人重义轻财,也不趋炎附势。

    别的不说,就说当初引领他踏入军营的那位老领导,现在是一位。。。。。

    而这位领导的家属,也对他一直照顾有加。

    刘之野有着如此强硬的关系,别人梦寐以求的机会,他却选择保持距离。

    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他才会礼节性地前去探望,却从不涉及工作之事。他的态度坚定,显得与众不同。

    富贵在刘之野面前毫无作用,金钱估计也难以打动他。李怀德深知,刘之野背靠全国闻名的刘家庄,物资财富自然不在话下。

    这该怎么办呢?李怀德坐腊了。他思来想去,最终只有动之以情了。

    李怀德自认为对刘之野可不薄啊,回想当初,刘家庄的拖拉机及其他农用机械问题,都是他出手相助,才得以顺利解决。

    后来,葛叔平,刘之野这位的得力干将,因家属调动之事烦恼不已。

    此事跨越了地域界限,涉及复杂的人际关系。然而,也正是李怀德出面,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葛叔平解决了这一难题。

    再后来,就是眼前刘家庄这蓬勃的发展,也有着他李怀德的不少帮助在其内。

    而这一切的原因何在?还不是看在刘之野的面子上吗?所以,你刘之野要知恩图报啊!

    …………

    刘之野听到这个消息,心中不禁感到一丝困惑。他暗想:“蒋副厂长的病退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你为何还要特地赶来,如此神秘地与我探讨此事?”

    然而,他仍然感到惋惜地表示:“确实,蒋副厂长才四十有余,正值壮年,年富力强。如此早早地选择因病退休,确实令人痛惜!”

    李怀德眯着眼睛,点点头,“可不是咋地,这就是命啊,半点不由人。”

    “不过,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都是正常规律,你也不用替蒋副可惜。”

    然后,李怀德又沉吟了一句,道:“不过,蒋副厂长这一走,就空缺了一个领导位置。”

    “之野,你怎么想?”

    刘之野看着李怀德那闪烁的目光,心道:“好家伙,跟我捯饬了半天,原来是搁这等着我呢!”

    李怀德是什么小心思,刘之野心里能不知道?这人当普通朋友行,当领导就不成了,太好斗,心术也不正。要是可以的话,不管是谁来当副厂长,都比李怀德强。

    于是,他揣着明白装糊涂地道:“我?还我能怎么想,不管是谁来当副厂长,我都会服从命令听指挥……”

    李怀德嘴角微扬,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手指轻轻指向刘之野,直截了当地说:“之野,你不老实啊!我怎么听说上面有意提拔你为副厂长?”

    刘之野闻言,顿时惊讶不已。说实话他还真不知道这茬,上级也没找他谈过话。

    只见他愣愣地说了句:“啥?让我接任副厂长,你是从哪儿得来的消息,我怎么不知道?”

    李怀德的狐疑地看着刘之野的表情,觉得他不像在说谎话。心里也犯起了嘀咕,“难道,他是真的不知情?还是在这与我装疯卖傻?”

    李怀德又敷衍了一句:“奥,我也是听别人说的。不知是真是假,才与你说一嘴。”

    “如果,我是说如果上面真的有意让伱接任副厂长,你会怎么想?”

    刘之野笑着摇摇头,道:“这不能够,我当上保卫处长才几年,这就要晋升副厂长?我资历还不够格……”

    “另外,我也分身乏术啊,支安支队这一摊子事就够我忙地焦头烂额的了。”

    “当副厂长的责任就更重了,上面也不会不考虑这一点的。”

    “我倒是觉得,老李你来当副厂长更合适,你看你……”说着他昧着良心,说了李怀德一大堆的好话。

    说着李怀德那是心花怒放,表情也是缓和了不少。“嘿嘿!之野,过了!过了!我也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党员干部,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嘛!”

    接着,他话锋一转,又试探着说了句:“我这人其实没有别的优点,就是想为工人们,为厂子里多办点实事。”

    “只是,我位小官卑……”

    “如果,我能更进一步的话,肯定能为厂子里做出更大的贡献……”

    “之野,你得支持我,有了你的支持,我肯定能当上副厂长。”

    刘之野的内心冷笑不止,说实话他自己并不想被束缚在红星厂,成为专职副厂长。这样的职位,无疑会将他牢牢地困在这个地方。

    然而,他并不希望李怀德成为副厂长。因为他深知李怀德后来变得是如何地好斗,甚至将厂长逼下台,使红星厂成为他的一言堂。这样的局面,他并不希望再次发生。

    现在只有与他虚与委蛇,等找到机会把他彻底搞下台才行。李怀德的把柄,刘之野是一清二楚,只是他没有发力而已。

    “一定,一定,我不支持你,还能支持谁?”刘之野笑着回应道。

    李怀德闻言不管他是真心假意,也是非常地高兴。伸出双手热情地拥抱了一下刘之野,“之野,哥哥我感谢你,你放心,哥哥今后绝对亏待不了你。”

    刘之野感觉肉麻至极,浑身感觉不自在。只好借口道:“走走,咱们进屋去,估摸着饭菜也准备好了,哥几个边喝边聊……”

    进入中院的东厢房,眼前豁然开朗,一间宽敞明亮的餐厅映入眼帘。

    这里原本的格局已经被巧妙改造,融入了现代简约风格的设计元素,既保留了古色古香的韵味,又增添了时尚的气息。

    餐厅内摆放着两张宽大的餐桌,每张桌子足以容纳十几人同时用餐,显得气势磅礴。

    四周的墙壁上挂着几幅水墨画,为整个空间增添了几分文雅之气。整个餐厅的装修简洁而不失格调,让人感受到一种低调的奢华。

    除了餐桌,还配备了酒柜和茶台,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主人的精心安排。

    这里,是刘之野专门用来招待客人的场所,每一次的聚会,都充满了欢声笑语和热烈的气氛。

    刘之野的这座四合院,占地辽阔,房间琳琅满目,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四周环境宜人,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仿佛一片人间仙境。

    这里已经成为他们这个圈子中度假休闲的绝佳去处,每当忙碌之余,他们便会齐聚于此,享受片刻的宁静与惬意。

    在这里,他们可以暂时忘却尘世的纷扰,沉浸于这片宁静与美好之中。

    每一位踏足此地的亲朋好友,都对这里的美景赞不绝口,流连忘返。

    有些人甚至萌生了想在刘家庄购置产业的念头,然而,现行的政策却是不允许的。

    如今,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刘家庄对于建筑土地的申请已经变得极为严格。在村庄的长远规划下,再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建造房屋了。

    这一变化,无疑给刘家庄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也预示着村庄未来的发展方向。

    对于那些没有刘家庄本地户口,却渴望在这里安度晚年、建立家园的外来人士,又该如何应对呢?

    刘之野却有一个妙招,那就是提议建设一批房子出租。这些房产虽不能买卖,但租客可以长期租住,房租则根据每年的物价涨幅进行相应调整。

    这就解决了一些人的需求,还为村里增加一些消费人群,可以为村里增加一项特殊地收入。

    说白了这就像是后世的养老院,疗养中心一样,有能力来此养老的人,肯定都不是些一般人。

    这里的环境优美,青山绿水相映成趣,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画卷。

    不仅如此,这里还蕴藏着丰富的物质资源,为生活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更令人欣喜的是,这里还拥有便利的医疗条件,中医药研究所的存在,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尽管这个地方深藏在大山之中,交通却异常便捷。只需半个小时的车程,便可以轻松抵达繁华的市中心。

    近期,村子与交通局紧密合作,共同规划了一条新的公交路线。

    一旦这条路线建成,村民们前往区里、市里的交通将变得极为便捷,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出行体验。

    这一举措无疑为村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进一步拉近了村子与外界的距离。

    而且,如今的刘家庄在许多方面已经超越了城市的生活。

    村里的沼气燃气管道即将在年底完工,这意味着家家户户都将迎来便捷高效的燃气灶时代。

    一旦这条管道投入运行,村民们将彻底告别传统的柴火灶,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

    比起京城里的居民还在继续使用煤球炉子,无疑是更为现代化一点。

    此外,其价格也异常亲民。若非担忧村民滥用,造成浪费,村委会几乎打算无偿进行供应。

    在远离城市喧嚣的刘家庄,街道整洁得仿佛刚被雨水冲刷过一般,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泥土气息。

    路灯矗立在道路两旁,为夜晚的村庄增添了一抹明亮。

    自来水从家家户户的龙头流出,清澈甘甜,村民们再也不用为饮水犯愁。

    下水道设施完善,生活污水得到了有效处理,整个村庄的环境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此外,这个村落可谓一应俱全,基础设施完善。邮局、储蓄所、供销社和集市等生活必需设施一应俱全,满足了村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在教育方面,从幼儿园到初中的教育资源丰富,为孩子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此外,村里还设有健身娱乐场所,为村民们提供了锻炼身体、丰富精神文明的好去处。

    这样的好地方,确实让人心生向往,仿佛就是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

    村里的居民数量众多,每逢集市日热人更多,整个村子都会变得热闹非凡。街头巷尾,人声鼎沸。

    赶集是京郊农村的一大传统。京郊集市各具特色,有大有小,其中不乏具有百年历史的老集。

    据说京城地区最大的集市——靠山集,就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虽然,刘家庄的集市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但是现在的规模,已经不输靠山集。

    刘家庄的集市跟别的地方一样,都是农历逢二、逢七开集。

    每当赶集日,周边几十里外的村民都会汇聚而来,集市上山货、干果、小吃、特产、水产、服装、日化用品、小五金工具等一应俱全,一次购买的货物可以用一周到半个月的。

    五六十年代,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社会购买力提高,人们对日用生活品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此,国家要求商业部门积极组织和指导农村集市贸易,活跃农村经济。在这个大政策下,农村集市逐渐繁荣。

    今年一月六日,《京城日报》出版的3版上的时调《爷儿俩赶集》其中,就对刘家庄赶大集有过这样生动的描述:

    “爷儿俩进集看不暇,人山人海,闹闹喳喳,东街是贸易栈,门口挂牌价,西街是供销社,百货样儿杂,小伙买年画,姑娘选花袜,老婆儿办年货……不难看出,当时的集市十分红火,吃的、穿的、用的,卖什么的都有。”

    刘家庄,这个昔日宁静的村落,正悄然蜕变为京西地区一颗璀璨的农村商业明珠。

    随着时代的变迁,它逐渐摆脱了单一的农耕生活,开始融入更多商业元素,吸引着四面八方的目光。

    随着商业的繁荣,为了更好地管理维护市场经营秩序,刘家庄也出现了一个特除岗位—市场管理员,他们由半脱产的部分民兵担任。

    …………

    今天,刘之野的岳父岳母也光临了。他们并未与年轻人同桌用餐,而是选择了与刘之野的父母一同享用。

    这样的安排,既体现了长辈间的亲近,也保持了年轻一代的自在氛围。

    “亲家,这里也是你们的家,以后可得常回来啊!”邓茹笑着说道。

    崔教授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她毫不犹豫地回答道:“肯定会的,我们也喜欢这里。不过,我们两口子,最近参加了国家一项重大科研任务……”

    甘工也说道:“等圆满完成了科研任务,我们也准备退休了,正好回来跟你们来做个伴。”

    “对了,老刘,你真打算回来教书了?”

    刘竟斋的眉头舒展,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他兴奋地说道:“决定了,明年过完年,我就调回来,以后就在村里安心教书育人了!”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坚定和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站在讲台上,与村里的孩子们一起度过美好时光的场景。

    随着儿女们各自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不仅成家立业,更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了超出他预期的辉煌。

    刘竟斋感到自己的人生已经圆满了,没有遗憾。于是,回到家乡,投身于教育事业,就成为了他现在最热切的愿望。

    父亲的愿望,刘之野当然要帮他实现了。于是动用了很强力的关系,才促成此事。

    (本章完)


  https://www.dldwx.cc/xs/55742245/1919161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