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朕与将军解战袍 > 第10章 反击

第10章 反击


张瑄在他面前又变回了那副冷淡的模样,面无表情行了个礼。

        张祐却没耐心兜圈子:“听闻今日一早圣上龙颜大悦,你亦在场,可有甚喜事?

        也说与为兄同乐。”

        张瑄只晓得他这兄长日日派人盯着自己,不知是生怕自己有出头之日,还是怕自己坏了他的什么事。

        却不曾料想他如此胆大包天——早上太和殿之事,天未黑就能知道得如此详细。

        如今又敢这么直接问出来,恐怕不仅府内外被收拾的服服帖帖,就连那殿外都有他的人。

        此等行为若说只为了窥探圣意,实在牵强。岂止是大不敬,说他目无尊卑、意图谋权篡位,简直都不为过。

        真担心终有一日被这厮害死…

        张瑄心中更坚定了得要找个机会与他划清界限。

        陛下的关注与提拔,是因我乃张氏子弟?还是知晓我与张祐父子早已离心?

        摸不清究竟为这截然相反的哪个缘由,现下本不该轻举妄动。

        可张祐如此狂逆不尊,他日若被清算,同为张家人,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张祐见这庶弟一时漠然不语,更没有好脸色:“怎么,这是受了外人一点儿小恩小惠,就连自己的本分都忘了?”

        “就这么着急去做走狗?”

        张瑄并非没有脾气,只是平日懒得与之相争,但求能好生过自己的小日子——

        颇有些委曲求全的意味。

        虽说大丈夫能屈能伸,可但凡有骨气的男子都不会甘愿一直如此。

        张瑄这些年也在等,等一个契机。

        如今它来了。

        见对方不知是因嫉妒还是害怕,心急之下竟如此口不择言,早没了在外装出的谦和温良,一张丑恶嘴脸展露无遗,张瑄心下一阵泛恶心。

        自己是早习惯了被这般挖苦讽刺,现在听到还连带着陛下,语气也满是狂妄不屑,一股无名火直从心底窜上了天灵盖。

        黑了脸,扯着嗓子硬声道:“兄长慎言,普天之下,莫非王臣!

        瑄一朝得陛下赏识,乃张家大幸,若因此而沦为你口中的走狗,敢问兄长又为何物?

        兄长自轻自贱也就罢了,如此做比,又将陛下与父亲置于何地?

        此等悖逆之言,还是莫要再说了罢!

        瑄还未及冠,只盼着还能多活几年,才有机会为陛下鞍前马后,为梁国鞠躬尽瘁呢!”

        就差直接指着鼻子骂了:你要找死做个短命鬼,别带着我。

        张瑄平日一向是寡言少语、能忍则忍,张祐哪曾见过对方如此咄咄逼人的时候?

        况且坐到这么高的位子,也早已习惯别人对他忍耐恭敬,哪受过这等诛心之言?

        此时这不忠不孝的大帽子忽地被扣到自己脑袋上,还被暗指年迈愚钝、命不久矣,一时又惊又气。

        嘴也哆嗦着,张口本欲再说些什么,最后却只狠狠剜了对方一眼。

        衣袖用力一摆,竟直接转身走了。

        张瑄见此方轻舒一口气,按耐住强撑着才没有发抖的手,收敛了神色,也转身回了卧房——

        自己从小便是个温和性子,哪里与人如此剑拔弩张过?刚刚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也还好未露出马脚。

        这样一来,应能暂时让对方就算碍于面子也多消停段时日。

        免得整天过来找茬,搅得自己心神不宁是小,祸坏了正事是大。

        翌日散朝前,张瑄果然得了入朝来,第一份正式差事:筹备冬至的祭祀大典。

        这圣旨下得满朝都莫名其妙——明明该归礼部的活儿,怎的给翰林院了?

        紧接着反应快的想起了张瑄是谁。

        此等关乎国祚民生的大事,就这样给了张家一个毫无经验的后生。

        捕捉到这一点,心思热络的只觉本就势大的张氏一族、要在朝中一手遮天了。

        更有心思敏捷的,连前去道贺的礼单都已暗自盘算好了。

        萧瑾离殿后,自是免不了有些臣子当场就围着张祐张瑄恭维一番。

        当然也有眼红、不服气的;还有些自诩清流、颇看不起张瑄的,觉得他好好的清贵编修不当,偏要走后门。

        路过时带着不自知的酸意,自视清高地朝他冷嗤一声、便拂袖而去。

        张瑄自然明白这是考验,更是机会,端的是不卑不亢。

        张祐心中则更隐隐着急,却不得不装出一副真心为张瑄高兴的模样。

        礼部尚书叫徐友之,是个才过不惑之年的小老头儿。

        虽是从三品,却没有身为一部之首的自觉。

        官服的袖角还隐隐能见两大块已经干了的污渍,不知是曾泼了茶还是什其他汤水,裙边还有个补疤,连官靴边也沾了好些结块的泥土,不修边幅得很。

        哪是权臣上早朝,倒像个从田间匆匆赶来的老翁…

        其他朝臣就连武将,哪个的衣袍不是纤尘不染,生怕丢了体面、御前失仪?

        也亏得萧瑾和其他人一样,早习以为常,从未发作过。

        只见他此刻果然不摆架子,也没讲甚虚礼,径直朝张瑄道:“你这小子,担了这么大差事,筹备时间又已不足两月,还在这废话作甚?”

        张瑄四周的人被暗怼了也不敢发作,立时散了。

        他闻言看向这传言中脾气古怪的礼部尚书——语气虽不耐,脸上却无丝毫恶意,更没有差事被抢的不满和气愤。

        看似是责怪,却为自己解了围。

        忽视对方略一言难尽的外表,立即十分上道作了一揖:“还请先生教我。”

        这徐尚书是当年的一甲传胪,论学识、阅历皆是前辈,何况这事还要靠对方相授,张瑄叫一句先生也不亏。

        再说了,这祭祀之事自己只略知皮毛,从无实际接触,但偏又繁琐复杂。当然要慎之又慎,万一出了纰漏,岂不是要人头搬家?

        徐尚书其实颇为受用,心想这后生倒是乖觉。

        一张口语气却充满嫌弃:“呵!生得挺白净,这脸皮倒是厚得很,这声先生我可不敢应!”

        张瑄也不恼,又是一揖:“陛下钦点您监督瑄筹备此事,瑄却无甚经验,一切还要仰仗您提点。”

        徐尚书脸上不满更甚,胡茬都翘了起来,眉毛扭作一团,故作责备:“一无所知也敢接旨,真是轻狂!且问你,我只有监督之则,便是什都不管,你又能如何?”

        张瑄看着这精瘦的老头儿,怪像个闹脾气的顽童,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我观您行事光明磊落,又岂是此等袖手旁观、落井下石之人?”

        徐友之哪里不懂自己这是被架起来了,若不出手便成了那等卑劣之人。

        被摆了一道心下有些气不过,轻哼一声昂着脑袋直接走人。

        张瑄却从他身上感受到了几分久违的、来自长辈的回护与关心。被甩脸子没不高兴,反而觉得这人亲切有趣,心也放了下来——

        对方看起来吹鼻子瞪眼,实则应该很好说话。

        这事八成是稳了。


  https://www.dldwx.cc/xs/50006232/1581272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