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隐雄 > 第一百五十九章:不忘君恩

第一百五十九章:不忘君恩


郑习凛听萧恒如此说,紧绷的身子松懈下来,笑道:“去了北境更好,如此一来他的家人与那些军眷就捏在老夫的手里了。”

        萧恒闻言,赞同地点头,与郑习凛一起笑了起来。

        两人笑罢,萧恒微眯双眼望着郑习凛,口中说道:“老将军,还有个事情需要你来办。”

        郑习凛问道:“还有什么事情?宣王请讲。”

        萧恒侧头笑了一下,说道:“溍集府制唐渊,这个人尚需老将军尽快解决掉。”

        “老将军,你说服陈令功后即刻杀了唐渊,如此才能真正掌控溍集府军,也才能让本王真正无所顾虑。”

        郑习凛点了点头,心中清楚萧恒的用意。

        唐渊确实是有临时掌兵的权利,如若守边将官有谋反之举,府制有权解其兵权,代而行其责,若真要起事,杀唐渊是必然的。

        另外,唐渊身为府制,是封疆大吏,国之重臣,杀了他,也算是向朝廷昭示反意之心的坚决,再无后路。

        不仅如此,唐渊是徐清砚的岳丈。

        萧恒应该知晓了这层关系,让自己杀唐渊,就是想让徐清砚与自己埋下仇恨,以求将来洛邑与北境之间的兵戎相见,使他渔翁得利。

        这样的心思,郑习凛看得出,也想得明。

        郑习凛带有深意的眼神望向萧恒,笑了笑,缓声说道:“还是宣王的心思缜密,思虑周全,老夫记下了。”

        酒宴过后,萧恒将郑习凛送出了军帐。

        站在帐门处,望着走远的郑习凛,萧恒转头对着身侧的王聪光道:“命人通知洛邑,事成过半,那边也可以着手准备了。”

        说完,萧恒的脸上露出了阴冷的笑容。

        这笑容冷得如同周围的寒风,寒彻骨髓。

        或许,这才是他真正的笑容。

        ★★★

        洛邑是京师,那便要有京城的威仪,身为京城的百姓,则更是要有京城人士的见识。

        虽然城中百姓业已知晓了西境即将爆发平叛之战,也知道了叛乱的是郑家父子的武威军,可似乎没有人去担心战况。因为他们觉得没有什么可担心的,既然去平叛的是云州军,那就一定会赢。

        不仅是百姓认为如此,就是朝中的大臣们也多是这般想的。故此,今日的早朝并没有过多地谈及西境战事,而是将重点放在了静王监国的议题上。

        有的大臣对于静王监国提出了异议,理由无非就是天子出行,当由储君监国,岂有亲王理政的做法。说来这也是古制,并非没有道理的。

        也有的大臣极力赞同靖德帝的旨意,认为太子纵容属官乱杀无辜,有失君德,已不能使天下服,而静王贤德且文修武备皆具,足以代天子监理朝政。甚至更有些大臣在奏对当中,竟隐晦地提出了废太子一说。

        听着朝堂内,玉阶下的嘈杂之音,康睿迟迟没有开言,只是静静地望着。

        片刻后,康睿轻咳了一声,口中说道:“太子身染重病,尚需卧塌静养,无法顾及朝政。今朕意已出,你们遵旨便是,不得再议。”

        “陛下,太子染了何病?既然太子殿下重病在身,为何还要圈禁在坤安宫,不使其回返太子府静养?望陛下明示。”礼部侍郎曲文辉出列叩首,高声问道。

        曲文辉原本出身于太子府,曾在府中掌卫事,后出府任礼部侍郎。自太子康世宸被圈禁坤安宫后,许多出于太子府或与太子相近的官员都忙于撇清干系,唯恐自己受及牵连。

        但还是有些府中旧臣不忘君恩,四处探询,多方奔走,希望能让康世宸脱离困境,这曲文辉便是这些人当中最为积极的。

        靖德帝康睿望向跪伏在地的礼部侍郎,面无表情地说道:“朕已经说过了,曲侍郎还想要什么明示?”

        曲文辉再次叩首执礼,随后直身抬头道:“陛下,太子是储君,只要没有明昭废储,太子就仍是卫朝的储君。自太子被圈禁后,臣子们已有数月不知太子的状况,也不知卫朝的储君是否安好,这让身为臣子的我们忧心不已。适才,陛下又说太子病重,卧榻不起,这让微臣深感惶恐。故此,微臣祈望陛下开恩,能允许微臣曲文辉探视太子。”

        康睿闻言,冷哼道:“哼,你想探视?”

        曲文辉望着高高在上的帝王,倔强地说道:“望陛下开恩。”

        康睿冷笑道:“既然你如此心系太子,那就脱了官袍,去了礼部侍郎一职,做个庶民去看吧。”

        康睿原本也就是一说,想以此使曲文辉知难而退。

        谁知他的话刚一说完,就见礼部侍郎曲文辉重重地磕了一个头后,抬手摘下了头上的官帽放在了地上,继而又当庭脱下了自己的官袍叠放在官帽的一侧。做完这些后,一身素白的曲文辉再次跪伏在地,高声谢恩。

        曲文辉的这一举动让在场的朝臣们目瞪口呆,就连御台之上的靖德帝康睿也是深感意外。

        “曲文辉,你身为礼部侍郎竟在陛下面前解衣,成何体统?还不向陛下告罪退下去。”身为百官之首的丞相徐清臣大声地呵斥着。

        曲文辉闻言,又叩首道:“庶民曲文辉谢陛下开恩。”

        康睿听着曲文辉的话,心下不由地一笑,脸上却依旧冷颜道:“你既然是一个庶民,有什么资格入宫探视储君?也太不知天高地厚了吧。”

        曲文辉没有想到天子会说出这样出尔反尔的话,心急之下,脸色涨红,双手颤抖地急声说道:“陛下,陛下怎能如此?怎能诓骗微臣?”

        康睿见曲文辉手足无措的样子,觉得好笑,抬手挥袖道:“殿卫,给朕将他赶出去。”见护殿侍卫入内架起了曲文辉,康睿又说道:“连他的衣帽都扔出去,回家好好自省。”

        或许,这只是朝堂之上的一个小小不然的插曲,但在每一名早朝的大臣心中都有了一个明断,那就是太子应该是出不来了,卫朝的储君之位即将易主。

        退朝后回御书房的路上,康睿并没有乘辇前行,而是缓步地走在白石铺就的御道上,丞相徐清臣紧跟其后,始终保持着一步之遥。宽大的龙辇与内侍们则在两人的身后,远远地跟随着。

        “忠明,今日朝堂之上竟也分出了派系,看来百官的心里还是个有心思的。”康睿的脚步缓行,侧头问向了徐清臣。

        徐清臣略一躬身,口中说道:“陛下,那些所谓的心思也不过是揣摩圣意罢了。”

        康睿笑着点了点头,随即又说道:“圣意,若你是他们,你会如何揣摩圣意?你会选择谁?”

        康睿口中的话说得很随意,如寻常闲聊一般,可徐清臣听后心中却是一紧。自己身为丞相选择谁固然重要,但自己做出的选择也代表着徐家,而徐家选择了谁那可会牵动着十几万北境军的心属。

        见徐清臣没有应答,康睿停下脚步,扭头望了一眼,皱眉道:“两个人很难选吗?”

        徐清臣躬身执礼道:“陛下,为臣子的应做好本职,不该肆意揣摩圣意的。但若陛下非让微臣回答的话,臣会选择皇帝。”

        康睿闻言,笑道:“忠明的话有些世故了吧,选择皇帝,朕是问你那两个人中你选……”

        康睿的话没有说完,他突然间明白了徐清臣口中的皇帝一词。这个皇帝是指自己,但也不完全是自己,徐清臣所说的皇帝应该是指每一名继承大统之人。

        康睿点了点,继而又问道:“你会选择在位的君王,那朕来问你,倘若有人篡权夺位成为了皇帝,你也一样会选择他吗?”


  https://www.dldwx.cc/xs/47862268/1557931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