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乱世小民 > 第五十三章 集市,鬼子的烦恼

第五十三章 集市,鬼子的烦恼


熟睡的婴儿忽然伸手踢脚地哭了起来,阿秀赶忙放下手里的活计,伸手摸了摸小被里面,没有湿的感觉,才把小儿儿抱起来,解开衣襟,把已经冒着奶汁的塞进孩子嘴里。〖〗嗅闻着母亲熟悉的气味,吮吸着甘甜的乳汁,婴儿停止了哭闹,安静下来。

        虽然是个闺女,有那么一点美中不足,但这个小人儿却给家里增添了喜气和生机。有田娘终于有了孙儿辈,脸上乐出了幸福的花,一有空儿便抱着孙女稀罕个没够。多少年没伺弄过小娃娃了,她仿佛又想起了自己做母亲的时候。生个女的怕什么,有一个便有  第  383  章  只买家里能用的,可别乱花钱。”

        孟有田轻轻点了点头,说道:“那是自然。再说,现在买卖谁还用纸币,都是真金白银的,咱可舍不得,还是以货易货方便些。”

        阿秀点了点头,说道:“你带着小嫚去吧,现在都有点名气了。摆摊吆喝你怕是觉得有点丢脸吧?”

        “啥名气,啥丢脸,俺可从来没这么想。”孟有田笑着摸了摸阿秀的头发,起身道:“俺去收拾收拾,咱村去的人不少,还得定个时间,一起走好有个照应。〖〗”

        …………

        天刚有点蒙蒙亮,正是带着美妙苍茫的时刻,白色的天空还散布着几颗星星。四处都笼罩在神秘的薄明之中。

        孟有田早早起了床,比他早的还有小嫚和阿秀,做好了热汤热水的饭菜,吃完之后便赶着牲口车来到了村口。全村要买东西的不少,但并没有全部都去,这也是孟有田规划得当之处。每家要卖点什么东西,要换回什么商品,他都登记在册。这样能更大的节省人力,能干更多的事情。

        十几辆牲口车在村口聚齐,各家的交易物品也都送来装上了车,孟有田才指挥着大车开始出发。

        空气里弥漫着破晓时的寒气,太阳终于在遥远的山顶探出头来,闪闪生光的巨大圆盘渐渐高举在睡意朦胧的大地上,唤醒了世间外物。

        小嫚坐在车辕上,不时地把枪顶在肩上,向着四野的目标瞄准。农忙后的田野,呈现出一片凄凉的景象。〖〗道沟两边全是光秃秃的庄稼地,零零散散地是一堆堆高粱杆、豆秸、麦杆。

        孟有田举目远望,山坡上星星点点的是村民们用石块砌堰,并且平整出来的土地。虽然每块土地都不大,都不规整,有尖形的,有半圆形的,有梯形的,但积少成多,总量加起来不亚于又开垦了几亩或几十亩田地。土是现成的,从地下挖出来的;庄户人是勤劳的,是能吃苦的。

        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不怕吃苦,不怕劳累的人们用石头垒起的一小块一小块的梯田,有的要垒丈把高,再一篮一筐地把土从山下背上来填成平地。在这高高低低的梯田里,高粱、谷子、豆子、玉米成熟了,斜坡上长的是绿油油的萝卜、蔓菁,不能种庄稼的沟里则栽的是满是柿子树、枣树和栗子树。

        战斗、生产两不误,孟有田有些自豪地抿紧了嘴巴。这就是他的成就,尽管不是改变历史的巨变。人哪,好高骛远往往成为失败者,或是失落者;穿越到后世,几句大话一说,高深理论一讲,英雄豪杰纳头便拜,小弟死忠拥护的场面只是一种幻想。以前的人或许见识少,但并不傻,特别是那些精英人物,并不是浪得虚名,思虑应该更加周详。

        “姐夫。〖〗”小嫚的招唤打断了孟有田的思索,“下次进山打猎让俺去吧,俺得抓紧时间练习,下回民兵大比武定要拿个  第  383  章  市,加强商品流通,也是根据地的措施之一。面对日本人经济封锁造成的根据地困难,根据地政府也采取了一些灵活的政策。一方面大力提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方面也和投机商人做买卖。

        投机商人当中有背景复杂、神通广大的家伙;也有豁出性命,为了赚钱而从沦陷区搞走私的;更有利欲熏心、两面三刀的敌伪军官。反正不管你是谁,只要能运进来急需的东西,根据地政府非但不抓,反而进行鼓励。

        马克思曾说过,只要有几倍的利润,商人们就不怕杀头,也就是会去冒杀头的危险。何况某些紧俏物资,比如西药,一旦运进来便是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利润,诱惑力还是相当大的。

        这次大集是从兴平镇失陷后的头一次,区上是下了一番工夫的。过了十里村约七八里地,路旁便是集市所在。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还有  “民以食为天”。〖〗孟有田来到集市后,便想起了这样的两句话。

        生活,这就是生活,为了能吃上饭,为了能挣扎着活下去。不管是在根据地里艰苦奋斗的人们,还是在沦陷区备受煎熬的人们,都为的是这个最基本的生存条件。

        孟有田指挥着本村的人们摆开摊子,又和两个人在集市上走了一圈,熟悉了下价格,回来后才正式开张。只是他开始不乐观了,因为大多摊子都是农户们的土产,生意不好做啊!

        ……………

        根据地因为鬼子的封锁而面临困难。县城的鬼子也并没有轻松之感,河野浩二和隆平大满正煞费苦心地琢磨着下一步的行动计划。谈论着刚刚发生的大事件。

        河野浩二喝着清酒,轻轻叹了口气。用手拍着桌案说道:“支那文化博大精深,可惜从近代开始衰落了,东亚,甚至整个亚洲,现在只有在大和民族的领导下,才能抵御住白种人的侵略和统治。可惜。大多数支那人认识不到这一点,非要与皇军作对,那也只能用钢铁和战火来让他们屈服。”

        “阁下所言极是。〖〗”隆平大满半是附和,半是感慨的说道:“对华战争已经属于持久战。对沦为地方政权的蒋政权,与其一味以武力深入穷追,莫如保持必要的战力,向建设新中国迈进。但卑职认为,扶植汪氏上台,有些操之过急,可能适得其反。”

        “可惜,上层官员却认为汪氏自清末以来一直追随孙ZS革命,很有些德高望重的份量,而且又曾在执政的国民党中身居要职。对中国中上层人士很有号召力。只要他一出马收拾中国这残局,中国上下必然热烈拥护。待一个以汪精卫为首的‘新中国’一建立,就把蒋介石的抗日政府孤立起来,日本征服中国的大业,也就圆满完成了。”

        龟田朋野略带嘲讽的说着,然后轻轻一摆头,似乎把这些不快甩在脑后,继续说道:“统帅部为适应汪氏将在南京建立全国性的亲日政府这一需要,已经决定在南京新设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统率华北方面军、第十一军(武汉)、第十三军(上海、南京)、第二十一军(华南),以及在华全部陆军部队。为了体现阿部首相专一对付中国抗战这一新战略思想,派遣军的总司令部由日本陆军参谋总长、陆相、教育总监之中的两个巨头担任统帅职务,教育总监西尾寿造大将任总司令官,陆相板垣征四郎中将任总参谋长。”

        “看来汪氏上台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隆平大满抿了抿嘴,岔开了话题,说道:“听说木村阁下行将调走,卑职觉得这是件好事,由阁下来指挥,会少很多掣肘。恕卑职无礼,木村阁下的头脑有些僵硬,就是一个粗人。”

        “别人都说他是粗人,他便要在自己的生活方式中注入新鲜的内容。”河野浩二在自己的心腹面前也不掩饰,有些好笑的说道:“他跟别人学了些汉字,尝试着浏览一些中国的诗词书画,摆弄一点古董珍玩,想把自己装扮得风流儒雅一些。”

        “呵呵,表面功夫,这种附庸风雅,不懂装懂,根本就是东施效颦。”隆平大满摇着头评价道。

        “是啊!”河野浩二点头赞同道:“当他事不顺心暴怒起来的时候,便把那些雍容、矜持的风度忘得一干二净,什么粗野的话都会从那张嘴巴里喷吐出来,恨不得把对方一口吞下去。这时候,中国的线装书便会被撕成碎片,古董、珍玩都会一古脑的飞到空中,一切又返璞归真了。”

        隆平大满摇头苦笑,恭维着说道:“为大将者,雷电起于侧而目不瞬,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方能建非常之功,成全能之力。木村阁下暴躁易怒,于战事有碍。也只有阁下才有大将的风度和素养,才能建立更大的功勋。”

        河野浩二将目光投向窗外,故作矜持地说道:“国事为重,关键时候就要放弃个人的名声和前程。为了帝国的东亚霸业,个人的生死也算不了什么。我一直在想,前些时候的跃进蚕食有什么不妥和弱点?隆平君,你可有什么见解。”

        隆平大满沉吟了一下,说道:“卑职认为最主要的问题还在于兵力之不足,以致后方空虚。另外,便是敌人过于狡猾,过于卑鄙。”

        河野浩二淡淡笑了笑,说道:“隆平君,你不必有所掩藏,我不是那种不纳谏言的狭隘之人。要说最大的问题所在,我看是有些急于求成,跃进的距离太大,才给敌人钻了空子。另外,公路的防卫过于虚弱,当然,这也可以归到兵力不足的问题上。总之,是我们过于轻敌,过于自大了。”

        隆平大满轻轻垂下了头,表示歉意和赞同,接着说道:“阁下所言极是。我们对敌人的攻坚能力过于轻视,对敌人的行动情报不明,对敌人的动员能力估计不足,又对我军的防守能力过于自信,这些都是造成失败的原因所在。”

        河野浩二点了点头,低沉地说道:“我已经让情报部门加紧对敌人的渗透侦察,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贻,相信不久就会传来有价值的情报。另外,下阶段我们的蚕食政策应改为小步前进,设立据点的距离应以步枪射程为限。隆平君,你看如何?”

        “以步枪射程为限?”隆平大满有些犹豫,说道:“这样的话,兵力上恐怕不足吧?”

        河野浩二轻轻敲了敲桌案,有些遗憾地说道:“是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这种情况相信会有所改变,我们还是先把计划制定完,有备无患嘛!”

        ………………(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https://www.dldwx.cc/xs/45959/23277433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