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永历大帝 > 第一百七十六章:召兵

第一百七十六章:召兵


新始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昆明城中一支装备着新式连发火枪的明军开始出城向着北方行军。由于连发火铳的改进和批量生产。明军已经开始逐渐的去除了钢弩、刀枪等武器。开始制式的装备连发火铳。整整四万的新军中。除了山的营和一部分长矛兵之外已经全部列装。

        如今的明兵都是统一的连发火铳。腰上别一把三尺长的军刺。全身是一套漆黑的新式军服。脑袋上带着钢盔。下身是牛皮的凉靴。一万人的黑色军服犹如长蛇一般蜿蜒前行。此起彼伏的犹如黑色的汪洋大海在微风下波涛翻滚。

        李定国走在队伍的最后。与几个参将并肩而行。他默默的望着远处起伏的山峦。绿绿葱葱巨木。脑海中却想着关于明军军制的事。如今明军由起先的两千人膨胀到了近五万。原先的营制已经失去了效用。现在作战讲究的是各营之间的合作。如神勇营。神机营。山的营。定北军之间。从前小规模战斗的时候还能各营分开指挥投入战斗。可是一旦遭遇大规模战斗时各营就混编到了一起。由于大家编制不同。一些军官在指挥上难免会有些生疏。混编作战其实已经开始成为了明军的主要作战方式。只是现在没有制度化而已。李定国正想着是否上一道奏疏向皇上提提这个意见。李霄见父亲沉眉不语。快步追上。侧目问。

        “啊?哦。”李定国回过神来。望着壮硕的儿子一眼。此次李霄也是随军作战的将军之一。而沐天波父子则留在了昆明守城。俗话说的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世上真正信的过的。其实还是兄弟父子。李定国佯怒的瞪了李霄一眼。开始摆起了父亲的架子:“李指挥使。本帅不是时常教导过你。军伍之中不徇私情。你该称呼本帅军职的吗?”

        李霄挠挠头。比起家教起来。行伍出身的李家比起云南沐家要松了许多。沐剑铭在老爹面前连个大气都不敢出。李霄却不然。他七八岁时便跟着父兄行军打仗。后来兄长战死四川。他那时只有十六岁。便成为了父亲的亲兵。转战南北数千里的。父子之间更多的时候并肩作战的战友。同生共死的兄弟情谊。因此李霄在李定国面前并不显的过于拘谨。面对父亲的指责反而嘿嘿笑了起来:“大帅。你在想些什么?是四川路的清军吗?依我看。川军轻军冒进。其主帅似乎是个白痴。没什么大不了的。”

        李定国摇头不语。脸上的怒意一下子消失不见。轻轻的拍了拍李霄的阔肩。转开话题道:“李指挥使。你确实长大了。比本帅长的还要高了。进了不少。这一仗本帅就让你做先锋。你敢不敢?”

        李霄挺胸道:“自然是敢的。咱们李家还没出过孬种呢。当年大哥在四川姑娘山被清军团团围住。还不是带着几百个兄弟冲下山去和清军拼命。”

        李定国想到战死的大儿子。眼神黯淡下来。显的苍老了不少。叹了口气道:“你兄长是个好孩子。更是条好汉子。你愿意学他。本帅很是高

        李定国突然打起了精神。放高了音量:“李霄。”

        “末将在。”李霄精神抖擞的回应。

        李定国眼眸投向远方:“本帅令你领两千精兵为前锋。若有人阻挡你的去路。不管是谁。”李定国握了握拳:“消灭他们。冲过去!”

        “遵命!”李霄对着父亲行了个军礼。点齐人马去了。

        李定国坚毅的望着儿子渐行渐远的背影。目标:成都。清军恐怕怎么也不会相信。一万的明军所设定的作战方向既不是阻击三路清军的攻势。更不是据城坚守。而是迅速的击溃川军主力。兵临成都城下。有史以来。还从未人做出过这样大胆的行动。

        李定国的嘴角洋溢出一丝笑意。一定行的。他告诉自己。没有人能够阻挡一支无坚不摧的力量。这是一块最有力的拳头。他们训练有素。身经优良精致的武器。他们每日从天色微亮的清晨一直重复的训练到傍晚。朝廷给他们提供了最好的伙食和武器。使他们每一个人都像小山一样强壮。就算慢跑行军一日一夜。他们也能够以高昂的斗志进入战场。这才是李定国疯狂的屏障。

        在昆明城。数百个锦衣卫分别持着沐天波的征召令向着云南的各个角落飞驰而去。他们分别来到了苗族、黎人、傣人的山寨见过了当的的土司族长。

        还是两个月前的那个请求。清军发起了攻势。云南面临危机。请各寨有人出人。一起抗击清军。

        “土司大人。沐公爷说过。只要诸位愿意出人。一切的粮草。饷……”使者重复着沐天波的话。对当的的土司说到一半。就被土司用长满厚茧的手打断。他们会怒气冲冲的看着使者。仿佛受到了莫大侮辱。

        西南的民族与北方的民族不同。他们没有北方蒙古、匈奴、突厥、满清的侵略性。他们所向往的是与世无争的生活。只要没有人欺凌他们。并且能够获的别人的尊重。他们就会把你当作他们的好兄弟、好朋友。在他们的字典中。朋友和兄弟是用血来捍卫的。朋友有难。咱们拔刀相助。兄弟需要帮助。作兄弟的就是死也会和你站在一起。你若是和咱么就是对我们山寨的侮辱。你看见我们苗人为兄弟打仗索要过钱财的?

        沐家在云南统治三百年。一直奉行安养生息的政策。对各族同等对待。对于一些缺少盐巴和铁器的山寨还会适当拨出一部分必需品赠送。因此。云南的少民常常感怀沐家的恩德。这一次沐公爷相召守城。各山寨哪有不响应的。

        土司腰间的弯刀是时刻都要悬在腰上的。这是作为土司权威的象征。在使者面前。土司已经拔出了弯刀。割破了手指。一滴滴鲜血自指尖留了下来。血被滴落盛了米酒的碗里。最后被土司端起送到了使者面前:“三百年来。喀顿河的河水加起来也比不过沐王爷对我们的恩德。朋友。喝了这碗血酒。你就是咱们山寨的好兄弟。我们为沐王爷打仗。也为大明的好兄弟打仗。”

        使者将米酒一饮而尽。稀里糊涂的被人拉去折箭为誓。这些淳朴土人的热情让一向以冷酷著称的锦衣卫都渐渐融化下来。

        洞开的昆明城门。无数挽弓搭箭的土人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他们三五成群进了城。城门口立即有几个懂的当的方言的明兵引着他们进入城东的军营安置。山寨的土司则是一个个的前往沐国公府拜会。一切都显的井然有序。没有一丝一毫的错乱。

        几天的功夫。城东军营的到了两万余人。这些土人生活在穷山峻岭之中。除了少量的从事耕种之外。大部分时间都在森林中与猛兽搏斗。他们从出生起。就已经面临了无数的危险。当他们成年的那一刻起。每一个人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都锻炼出了强劲的体魄和最实用的刀法箭术。只要有人能够约束他们。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立即转化为最合格的士兵。

        “尊贵的沐王爷。卡卢萨大山中的山寨向您问安。我和我的族人带着刀箭来到拜望您。并且将会用刀箭来保护您的安全。”

        “丽江沿岸的部族向您问安。我们一共来了两百三十一个最善战的勇士。他们将协助您守卫昆明。给您献上清狗的首级。”

        “阿达不苗寨向沐王爷问安。历代的沐王给我们的山寨赠送过盐巴、药材。使我们的族人能够品尝到世界上最美妙的食物。也让我们的族人能够抵御疾病。沐王的恩德我们铭记在心。今天。阿布达的所有勇士都来了。我们将与昆明同在。就算是死。苗人也绝不会舍弃城池。”

        在沐国公府。今日清早抵达的十几个山寨头人、土司面见沐天波。纷纷向这个云南的精神领袖弯腰致敬。

        沐天波脸上一副淡淡的笑容。虚扶着让大家免礼。有了千明军。以及城内的百姓。依托厚厚的城墙。宽阔的护城河。利用百门火炮。沐天波相信。抵达昆明的清军要想攻下城池没有一年半载恐怕是绝无可能的了。

        沐天波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他的心里在说:“李大帅。沐某守昆明。其余的就全看你了。”

        “诸位。”沐天波望着每一个土司、头人真挚膜拜的眼眸。高喝了一声:“你们能够来到昆明。为老夫效力。老夫感激不尽。”

        “但老夫有言在先。各山寨的勇士既然聚集到了昆明。就必须听从军法约束。若有人违命。老夫就难免会撕下脸皮来施行军法了。诸位可有异议?”

        “愿听从沐王爷号令。若寨中有人违犯军法。不需王爷动手。我们也少不的替王爷代劳。”土司、头人们倒是识的大体的。知道号令如一对于行军打仗来说是件多么重要的事。于是纷纷表示赞同。

        沐天波只能苦笑。沐家除沐英被封为王以外。后世的子孙都只是国公的爵位。这些土人不明就里。三百年来一直以沐王相称。总是改不了口。


  https://www.dldwx.cc/xs/45839/23273664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