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长生:合成开局,还有谁? > 第84章 兵州

第84章 兵州


进入城中,李想率先来到坊市。
  这里人声鼎沸,周围布满了小摊,来往行人络绎不绝,真正意义上的比肩接踵,走街串巷的小商贩,驮着货物的马车商队,衣着华贵的名门子弟,还有配剑而行的门派之人……除此之外,还有赤背裸肩的大汉,背着背篓,堆满了武器金石,四处叫卖。
  这是来自兵州之人。
  和它的名字一样,兵州,盛兵。
  百姓家家户户都悬刀挂剑,谁都能耍上一两招。
  大雍朝刚建立三十年后,四海升平,国泰民安,而当时大雍朝每年有一笔支出却极大,那就是兵建。
  王朝已经稳固,周边小国也被打了个遍,纷纷臣服。
  可十九州之内,在制的军役,却高达十五亿之多。这还不算地方上的民兵散勇,挂职地方衙役门的世家护卫。
  没有了战事,十几亿人口却依旧吃着国家的钱。每天十五亿张口,光是吃食就是一笔不扉的开支,更别说器械修缮,马匹报损,军队演练等事宜。
  于是乎当时的圣上一令之下,裁军十亿。
  十亿军队也不可能一声令下便立马裁掉,数量太大,这些人在镇压周边小国和推翻前朝战事上又出汗流血,个个都是有功之士,贸然裁掉,于军心不安。
  说不得还会引得哗变兵乱,使国家再处内乱之中。
  正好兵州所属之地,地广人稀,这里土地不够肥沃,作物生长艰难,加之各大山峰之中矿物居多,连开荒都很难。
  于是圣上一声令下,大批大批的军队进入兵州,开荒采矿,又广通政令,下达诸多优待政策。
  譬如凡有二等及以上军功者,可带三名家眷至兵州,每人每月两吊铜钱。
  什么也不做,就有两吊铜钱,换哪个百姓不干?
  而且军功越高,每月得的钱财越多,至二十四等军功以上者,可带尽所有家眷,上报朝廷验明正身后,每人每月一两金!
  当然,二十四等军功,那和普通士兵是没有关系的,可那最低的二等军功,十亿军兵,几乎没有人达不到。
  大雍军功共分三十六等,其中一等军功最低,只要参加了三场战争无错而不死者,就能获得。
  二等军功,只要斩敌五人,即可获得。
  前朝覆灭之战,据不完全统计,从太祖起义始,至前朝覆灭,总兵力高达近百亿,死伤更是不计其数,这其中还不包括那些助战的江湖人士,门派世家。
  最后一战,平天原战役,也是彻底覆灭前朝之战。
  双方投入的总兵力高达五十亿,整个平天原都被鲜血浸染,是真正的绞肉机,一个满编制军团进入其中,两个时辰不到就全部死尽。
  这完全是一场拿人命堆出来的胜利,最后活下来的,加上敌方俘虏,只有二十亿人不到。
  时至今日,平天原都是一片荒芜,地下三丈尽是血红,寸草不生,阴风阵阵,常年不见天日,被重兵把守,严禁常人进入其中。
  当时从战场上活下来的人,谁手中没个二等军功?甚至五六等军功的都不少。
  政令一出,那些军人一个个眼都红了,恨不得立马将家中亲眷尽数带来。
  又经过几十上百年的时光,十亿军队逐渐裁减,那些士兵也举家在兵州安了家,随着老兵死去,朝廷优待政策也因此失效,可那一代人,却彻底留在了兵州。
  一道政令,既解决了兵重压力,又开垦了荒芜兵州。时至今日,兵州土地虽然依旧贫瘠,却也能种得出作物养活百姓了,而且朝廷还暗中提拔了不少门派,利用兵州矿产丰富的特点,向百姓传授冶炼技术,兵州几乎家家都会打铁冶兵,技术比之一些名门大派也不差,打造的兵器向十八州出售,还可以直接卖给朝廷,只是价格就没那么高罢了,胜在方便快捷。
  一边开垦土地,一边打铁造械,兵州也就此发展起来,隐隐还成为了朝廷的后备军械库,举一州之地锻造武械,只要一周时间,就能造出一支十万重甲军所需的武器装甲。不可谓不可怕。
  当然,更可怕的,还是那位开国太祖长远的战略眼光,令人生畏。当初苏星辰告知李想这段历史时,也是连连感叹,由衷佩服那位太祖的手腕。
  李想不是第一次来坊市,他现在所在是南市,所售大都是民生所需,各种吃食甜点,布匹针线,小孩子的游戏玩具,女子所钟的佩饰簪花……
  每每来此,他都会在各个商摊上停留片刻,看着那些吃食饰品,也不购买,只是心中分析其制作技艺,偶尔与老板沟谈,探讨其制作心历,心中佩服古代劳动人民的奇技鬼术同时,也算是一种另类的游历红尘,看尽人生百态。
  “就是这里了,食鲜居。”
  看似漫无目的的闲逛了良久,李想终于来到了自己的目的地,食鲜居。
  那位李掌柜所在的酒楼,地处南市中央,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尽管还未到晌午,一楼大厅已经坐满了客人,大厅深处还有一小台,一位说书先生正嘴灿莲花,讲述着一个个神奇的故事,

  当然,客人们也不白听,不说点上一桌小菜,但桌面上也都有一盘花生,或是一叠豆蔻,一壶浊酒粗茶,兴致盎然听着说书先生讲述,时不时发出一阵哄笑叫好之声。
  “客官,您是要入座还是要住店啊,咱们这入座仅需两枚钱,还送一叠豆蔻!”
  李想刚踏入酒楼门,眼尖的小厮已经跑了过来,恭敬的招呼着。
  “入座吧,顺便给我上一壶你们店的招牌酒来。”
  李想淡淡说着,将扁担放在门口,脱下头上的斗笠挂在背后,找了个位置坐下。
  这说书先生确实有得一手妙技,此时正说着镇西王平定蛮族进犯一战,孤身白衣入万军,血染长袍守长城。
  大雍朝建立至今,几乎已平定了整个天下,很少再有战事,镇西王平蛮一战,算是近些年最有名的一战了,以一己之力,逼退两万蛮族,举国共震的同时,更是全国欢庆,赞讼镇西王的歌谣童谣络绎不绝,整座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但就是这么件人人知晓的事,从说书先生嘴中说出来,却又别有一番滋味。
  他口灿莲花,吹捧镇西王的同时,又故意设下重重反转,勾动人们心弦,听得看客们一个个恨不得亲自上场去,可偏偏说书先生毕竟是专业的,人故事中说出来的好多战事细节,他们却并不知晓,无从说起,便也只能磨着性子听着。


  https://www.dldwx.cc/xs/45743381/1919183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