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穿越后我靠科举养家 > 第108章 第108 章

第108章 第108 章


科举有四宴,  分别为鹿鸣宴、琼林宴、鹰扬宴以及会武宴。

        前两场是为文举而设,后面两场则是为武举而设的。

        今日周青林要参加的就是文科的鹿鸣宴,这是专门为新科举人和众考官举办的宴席,由巡抚大人主持。

        为了避免席中出现纰漏,  来之前周青林也是做了功课的,  比如他知道举办此宴是为了表示皇恩浩荡以及朝廷对人才的器重。

        又比如他知道今晚宴席上有件事情是必须由他来做的,  那就是当领唱。

        至于唱什么,当然是《小雅》中的鹿鸣诗了。

        是以,等饮宴开席,全场奏乐响起时,  周青林便从座位上站起,而后随着曲乐唱起了鹿鸣诗来:

        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  示我周行

        唱过三遍之后,接着后排的几十位新科举子也跟着唱了起来。

        一时间,  宴厅中笙歌鼎沸,好不热闹。

        唱罢,众举子回到座位,然后开席上菜,宴席正式开始。

        接下来的时间,  就没有新科举子什么事了,  是以他们除了吃菜饮酒,  剩下的便是听考官们和巡抚之间的各种恭维之声了。

        没人搭理他们,哪怕是周青林这位刚刚出炉的解元郎。

        也是,在一省大员和京官眼里,他们这些举子确实不够看。

        虽然都已是举人,可举人上头还有进士这一环呢,想要熬出头来,哪有那么容易啊,有些举人,怕是这辈子也就只是举人了,所以大官们哪会为了你们这群前途都还不知道在哪儿的小小举人而浪费表情啊。

        所以这顿饭,考官们和巡抚大人吃的是推杯换盏,而众举子则敛色屏气,不敢发出过多的声音。

        只有周青林,他并没有像其他举子那样束手束脚地连菜也不敢多夹,而是低着头,眼睛只顾盯着桌上的盘子,想吃啥就夹啥,基本每道菜他都尝了个遍。

        还别说,这宴席上的菜确实不错,特别是那道叫什么“红芝清虾丸”的菜,夹起一个,圆圆糯糯的,一口咬下去,满嘴的香甜。

        可以说,两世加起来,周青林都没见过这种新奇的做法呢。

        真是好吃!

        最后,周青林吃的是心满意足、饱腹而归。

        回到客栈,吕志义和应进庆还在等着他呢,一看周青林回来,两人立马上前询问:“周兄,今晚宴席热闹吗?”

        “侍郎大人可有励勉学子之语?”

        看着吕、应二人迫切想知道今晚鹿鸣宴的盛况,周青林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他们才好。

        他总不能告诉吕、应二人,说大官们除了朝他们笑了几下,其他啥话都没说吧,这不是妥妥地给力求上进的小伙子们泼冷水吗。

        想了想,周青林开口说道:“鼓乐齐鸣,八珍玉食,真是个美好的夜晚啊,席间巡抚大人不怒自威,主考官大人令人心生敬畏,副考官则正容亢色,而其他内外帘官均不苟言笑,最主要的是,那席上的菜实在好吃啊,所以,你俩都加把劲吧!”

        说罢,周青林勉励似地拍了拍他俩的肩膀,而后回房,洗漱歇息去了。

        留下吕,应二人挠头发懵地站在原地。

        次日一早,一行人离开客栈,乘车回乡去了。

        因为这次他们要回的是云河镇,而不是安州府来着,所以路程要比来时长一些。

        他们得先坐马车到城郊渡口,然后再坐上往允州的客船,到达允州后,接着乘车回安州,最后再从安州乘马车回云河镇。

        吴秀才已经从落榜的失意中缓过来了。也是,科举入仕虽是读书人的追求,可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每天的日子都在继续,所以该怎样还得怎样。

        吴秀才和周青林说了日后的打算,说他不准备再考了,今后还是安心待在长亭书院当教学夫子吧。自己从六岁开始蒙学,到如今已四十有六。可以说大半辈子的时间都用在了仕途举业上,接下来他想好好过几年悠然自得的生活了。

        这边四人回乡途中风尘仆仆,而远在几百里外的晓金村,此时正热闹非凡。

        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报喜队伍到达晓金村后,手上的动作就没停歇过,敲锣打鼓,鸣鞭放炮。

        高主簿看着前头一群穿着喜服的汉子飞奔而去的身影,简直惊呆了。

        这是做啥,难道还怕自己会抢了他们的赏钱不成?

        边上一个书吏笑道:“这应该是怕咱们把他们的风头给抢了吧。”

        高主簿听后不禁失笑出声:“咱们可是奉知县大人之命前来送奖银的,他们就是抢得再先,也盖不了官府的风头啊!”

        今日一早,县衙就收到了省城送来的乡试喜报,这可把知县大人给高兴坏了,自己的任期马上就要到了,他正愁政绩太少,担心考评得不了优,从而升迁无望呢。

        如今这份喜报来得可真是时候啊,这下自己的述职表上又可以加上一条作育人才的治绩了。

        真真是瞌睡送了枕头来,正是时候呢。

        要知道这可是头榜解元呢,更何况人家前头还有小三元的名头,这不是人才还会是啥。

        想到这里,知县大人忍不住地笑,又想起上次考中秀才时他给对方奖了二十两银子的事,如今人家考中了举人,那奖银更是不能少了。

        于是喊来了县丞,!把喜报递给他看,而后两人就商量起奖励银的事来,接着一致通过,这次县衙就给解元郎奖励五十两银子吧。

        高主簿知道后,就主动领了这送奖银的差事,然后乘着马车就往晓金村来了。

        一起前来的还有礼房的一名书吏和县衙的六名衙役。

        他们刚到晓金村,就在村口碰上了县里报喜队的一伙人,只见他们三五个一堆,抬鼓的,拎锣的,还有几个正拆着鞭炮外头的油纸包,这是在做着报喜前的准备工作呢。

        看到高主簿他们过来后,报喜队领头的那个急忙催着同伴,让大家伙儿动作快一点。

        接着高主簿就看到报喜队的汉子三两下就整理好所有家当,然后迅速排起方队,敲锣的站在最前面,随后是打鼓的,接着是燃放爆竹的。

        等领队一声令下,马上开始敲起锣鼓来,而后又是长串的鞭炮齐鸣声。

        这训练有素的样子,一看就是平时没少练习呢。

        听到鞭炮声和锣鼓声的晓金村村民,就看到了有两队人马正往村西头去,且那前头的一队不就是来他们村里报过好几次喜的老面孔吗。

        这下大伙儿都知道,他们村的周青林这是又考中了。

        “老天!这是啥人啊,咋这么厉害啊!”

        “哎呦!这回可是举人老爷了啊!”

        “快快快,咱们快跟着看看去,这怕是又送奖银来了,上回可是发了二十两呢!”

        “是啊,这回说不定更多!”

        “走走走,咱们看看去!”

        于是去往村西头的村道上便出现了这样一副场景,一群穿着喜服的汉子们敲锣打鼓地走在最前头,而后跟着两辆马车,赶马车的是县衙里的车夫。

        再后面走着的则是本村的一群村民。

        而周向东和族里的几个族老满脸喜气地跟在了最后。

        刘莲芝正在院子里仔细翻晒着芝麻,她把一张张小碎叶片从笸箩里挑捡了出来,而后再把芝麻晾晒在竹席上头。

        一旁的徐氏正和刘氏聊着天。

        而大丫则领着几个妹妹在西厢房里写着字,每天的这个时辰都是她们姐妹几个练字的时间。爹爹让她们一天写两回,每回半个时辰,她们可都有认真照做呢。

        如今除了两个大的,三丫和四丫的字也写得有模有样的了。

        “大姐,你快些帮我看看,看看这个“爹”字写得对不对啊?”

        小丫把自己刚刚写好的字递给大姐看。

        大丫看了看小妹写的字,随后点点头,笑道:“小妹可真厉害,这回一笔都未落下呢。”

        “那当然啦,姥姥说我的聪明劲随爹爹的呢!嘿嘿!”说着,小丫头乐得见牙不见眼。

        “我也像爹爹呢,大姐你快看看我写的字。”说罢,四丫也连忙把纸往大丫面前推了推。

        房门口的徐氏一听,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都像都像,依姥姥看啊,你们几个都随着爹爹长了,你看你们字写得又好,还会作画,既能干又聪明,可都是好孩子呢。”

        “对对对!可不都是好孩子嘛。”刘氏也在一旁附和。

        几个小姑娘听了,嘴巴都快咧到耳朵根了。

        这时就听院门“嘭”的一下被推开了,随后扛着锄头气喘吁吁的老刘头跑了进来,见到徐氏她们后,他忙开口道:“你们咋还坐着啊,外头敲锣打鼓的都来了,肯定又是送喜报来的,哎呦,哎呦!快急死我了!”

        “啥!”徐氏和刘氏一听,两人立马噌地一下就站了起来,随后忙跑到院门外去看究竟。

        果然就看到远远地有一队人过来了,隐隐约约还有敲锣打鼓的声音。

        还真是报喜队来了!

        哎呦!她们咋就没听到呢,姑嫂两人急忙回院招呼大丫她们快点把堂屋收拾出来,还有凳子啥的都摆放好,准备迎接报喜的人。

        老刘头把锄头往柴房一搁,立马就去灶间烧水去了,人家老远过来给他家报喜,待客的茶水总要有的。

        而刘莲芝则快步跑回了房里,打开箱子准备喜钱去了,此时她的心扑通扑通跳个不停,拿着红纸的手也有些发抖。

        她怎么也没想到,相公居然把举人也给考中了,真的太出乎自己的意料了。对于相公能考中举人的事,刘莲芝可是从来没敢想过呢。

        所以这次,她并没有像上回院试那样早就把喜钱准备好了。

        拿出装银子的木匣子,打开,刘莲芝把里面的小银锭子都拿了出来,也来不及数了,她直接用红纸一个个地包了起来。

        等大丫二丫把几样糕饼果子用盘子装上,而后摆放到八仙桌上时,报喜队已经走到院门口了。

        院门早已打开,刘氏接过了烧水的活计,让自家哥哥快点迎客去。老刘头边走边把卷着的衣袖和裤脚放了下来,然后快步迎了出去。

        此时院外头除了锣鼓声,那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也响了起来。

        “老太爷大喜啊!”吕大见主家老太爷迎了出来,立马笑着道贺。

        而后朝身后的弟兄大声说道:“兄弟们,来来来!喜庆的锣鼓快快敲起来,咱们今日好好给主家道一道喜!”

        “好!”

        报喜队的汉子们高声应喝,随后那敲着锣鼓的手越发有劲起来。

        咚咚锵!咚咚锵!咚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

        边敲边列队往院子里走了进来。

        等走到堂屋门口后便一字排了开来,接着满脸喜气的吕大大步走上前,笑着对刘莲芝拱手,而后高声道贺:“给太太道喜了,恭贺贵府周青林周老爷喜中乡试头名解元!”

        接着,后排敲锣打鼓的汉子们也齐声高唱:

        “恭贺贵府周青林周老爷高中乡试第一名!”

        “恭贺周府周青林老爷喜中乡试头名解元!”

        高亢激昂的嗓音在院子里回荡,丝毫不亚于锣鼓的声响。

        哎哟!哎哟!

        又又又又是第一名啊!

        老天!

        刚踏进院门的村民们听到报喜人的话后,都惊呆了,乖乖!这周青林可真厉害啊,不但考中了举人,而且又是第一名来着。

        话说,这已经是第四回  排第一名了吧?

        没等村民们吃惊多久,那高主簿和书吏还有几个衙役也走了进来。老刘头一见高主簿,立马客气地把人迎进了堂屋。

        落座后,高主簿笑着说道:“我奉知县大人之命,特地过来给青林兄弟送喜报和奖银的。”

        说着,他从书吏手中接过红榜喜报,递给了老刘头。

        而后又拿过木匣,打开。

        只见,里面装的是五个十两的银锭子,胖乎乎的,闪着白花花的银光。

        作者有话说:

        哈哈!我又又又厚脸皮来求预收啦!《贫家子的古代科举之路》《小庶女的古代生活》点点我的专栏就能看到啦,谢谢谢谢!

        感谢在2022-03-03  20:08:53~2022-03-04  19:45:3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一夜流火  4个;红尘醉梦  2个;瞄了一眼、瑾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心的距离  20瓶;玲、鱼找水、53207381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https://www.dldwx.cc/xs/43334558/1292060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