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唐门师姐在大唐 > 第二十一章 帝王心思

第二十一章 帝王心思


  杜肃这道奏疏可是洋洋洒洒几千字,也算是言官生涯以来最文思泉涌的一回了,丝毫没有以往写谏言奏疏时候的涩滞。不知道是不是想起了将张德告倒了之后便可以青云直上的好事,杜肃可谓是意气风发,从昨天写这道奏疏开始,直到现在早朝之上,红光满面,精神焕发,上一次这般还是中举之时,杏园游宴,雁塔提名,好不畅快。
  此时,杜肃低着头,看着手上捧着的竹笏,一边想着再过不久,自己手中的竹笏就要变成象牙笏了,一边又将一会儿要应对女帝的话在脑海中重复了几百遍,时不时地偷眼看向女帝的方向,只见女帝脸上微含怒气,心中大喜,心知恐怕张德要倒霉了。
  忽然,女帝抬头看向杜肃,撞上了女帝的眼神后,杜肃猛地低头,原本心中的大喜之情瞬间去了大半,背上、额上冷汗直流,他却不敢用袖子偷偷地揩一揩,不知为何,或许是女帝的眼中怒气太盛,杜肃心中突然多了几丝不安,原本被喜悦冲昏了的头脑也清醒了过来,开始暗骂自己为何要如此冲动,应该再等等的。
  “念!”
  女帝将手中的奏疏递给了站在身后的高力士,声音低沉而又充满杀气。
  “臣下右补阙杜肃上书,前日于江淮所闻,甚敢惊慌,今弹劾右拾遗张德,行为不检,公然违逆朝廷所颁御令,擅自宰杀牲畜,不计其数,可谓是罪大恶极。臣曾闻上天有好生之德,吾皇亦令臣民潜心礼佛,然张德于代天之时,宰食牲畜,分明是陷陛下于不仁之地,其罪难恕,臣……”
  高力士以尖细的嗓音逐字逐句地念着杜肃的这道奏疏,念到不过一半时,便夹杂了几分沙哑,心中不免暗骂,这杜肃非但出卖朋友,还偏要将这东西写得又臭又长,杂家这不知道得念到什么年月去了。
  亏得高力士修为不低,这念奏疏讲究声音洪亮,须得要满朝文武听见,若是换个修为低微的小太监来,怕是念不过一半就得大脑缺氧,眼前发花,一头栽倒在阶前。
  待到高力士将这篇六千余字的奏章念完,已是全场静寂一片,无人敢出一声。
  按照惯例,此时该当时杜肃上前,将弹劾之意明述,可此时他却是双腿发软,喉结上下动了动,却是没敢说一个字。
  而站在他斜后方的张德却是普通一下跪倒在地,手脚并用地爬过去,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放声大哭,一边磕头认错,一边哀声求饶,可谓是声泪俱下,唱念俱佳。
  “张德,你可知朝廷有‘禁宰令’?朕听闻你在江淮之时,与灾民同住同食,怎么回到帝都,就做出如此糊涂之事?”
  “陛下容禀,臣实在是一时糊涂啊,臣如今已是半截身子埋了黄土,求医拜佛多年,好不容易才得了一子,实在是喜不自胜,一时之间乱了方寸,求陛下宽免饶恕啊。”
  “朕所制‘禁宰令’,禁止宰杀牲畜不假,但喜丧之事却不受干预,你何罪之有?朕之所以叫人将这篇弹劾你的奏章统统读了一遍,不是为了说你有罪,而是为了告诉你,也告诉众位大臣,上了这道奏疏的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女帝声色俱厉,方才所含怒气再不隐忍,直指杜肃。
  原本杜肃已是抖如筛糠,女帝此言一出,顿时扑倒在地,亦是声泪俱下。
  “陛下!臣乃谏官,弹劾臣子过错本就是臣的职责所在,此番委实不为私心,实是公而无私啊!”
  杜肃也不愧是做了这么多年谏官的老资格,瞬间便把自己从一个告密者给说成了尽忠职守,公而无私,也是厉害得很,只可惜的是,坐在高位的这位女帝陛下并不是什么好相与的人物,她并没有对杜肃进行任何处罚,而张德果真顺势升至了谏议大夫的位置,便算作是尘埃落定了。
  而那僧人怀义,则是误入了一家黑店,好几天之后尸首才被人发现,而那家黑店上下众人已是无影无踪,直到现在都没有查到一点蛛丝马迹,成了一桩“主人宁肯弃店而去,也要杀死客人”的奇哉怪也的无头公案。
  ……
  “……这杜肃虽然阴险,但确实未曾违背国法,只是实在是令人气愤,为了一己私欲而告发有功之臣,哼!毫无处罚实在太过便宜他了!不过他竟然没发现‘禁宰令’里还有喜丧之事不受干预这一条,也算是恶有恶报了吧。”
  唐一笑抬头望天,她开始在心中反省自己,对李涉这样的直肠子说这些,是不是太过失策。
  李涉瞧着唐一笑脸上的神情有些莫名,突然灵光一闪,猛地一拍几案,“啊!某知道了!虽然不能以律法来定罪,但张德张大人既然自然而然地做了谏议大夫,就成了杜肃的顶头上司,想必他接下来的日子定然不好过吧。”
  “还有呢?”
  李涉愣了一下,埋头冥思苦想,抬头,便看见唐一笑指了指他。
  “对哦,谁都看不起他这样的人,他在同僚之间想必也很不得人心吧。”
  唐一笑面带微笑,心里却道,总算还有挽救的余地,没有一根直肠子直到家。
  唐一笑还在这边想着,就听见李涉在那边道,“唉,虽然女帝是一介女流,但也算是一位明君,这般聪慧,便是男子也很少有能及得上的。不过唐姑娘,你也很聪明,不像我,实在是……”
  李涉这一自嘲,唐一笑把原本想说的话全都给咽了下去,最后只是肯定地道,“嗯,女帝的确很聪明。”
  这般解释之后,李涉终于不再纠结于为何不告诉老王实情,也总算是有了些防人之心的意识,但显然他在帝王心术和为官之道上要走的路还很长。
  禁宰令中,原本就没有“喜丧之事不受干预”这一条,而对禁宰令的整改工作,也在这次朝会之后开始了。
  当日,女帝诏令天下,“禁宰令本是意在使臣民向心礼佛,并无禁食之意,江淮大乱,皆是不法官吏作祟,自今日起,禁宰令务使全民悉知,一者禁杀幼羊;二者禁止赴海捕捞,江河不禁;三者喜丧之时不受干预。若有不法官吏以此为由,妄自拘迫百姓,百姓可置文于铜匦,臣下不得问,皆给驿马,供五品食。朕亲自查察,无使第三人知。”
  ……
  和李涉说了这许多之后,唐一笑站起身活动活动身体,内力暗暗游走,气息归于平和,气血也旺盛于全身,人往后院走去。
  在巡视了一番自家后院的木箱里发得一茬又一茬的豆芽和蒜苗,还有泡在水缸里的莲藕之后,唐一笑心情甚是舒畅,心说没有这豆子变豆芽、大蒜变蒜苗的手艺,那些人那什么和她比?何况一旦到了冬天,只怕就要剩下她一家独大了。
  心情极好的唐一笑决定,是时候见见那个人了。
  ------题外话------
  PS.其实要是我,我也不看一个才五六万字的小说,但是这本书小生自己觉得还行,请各位养肥再杀,求收藏~


  https://www.dldwx.cc/xs/38670/3770910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