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开局就断粮:我靠种田翻身了 > 第79章 吃人嘴短,拿人手软

第79章 吃人嘴短,拿人手软


不等林立河开口,陶氏抢先问:“小莲你收猪粪做什么。”
  小莲实话实说:“我在村尾西边买了几亩地开春要种东西,提前搞点猪粪回来到时候跟草木灰什么的混在一起撒到地里给地增增肥。”
  林立河放下手里的酒杯:“你打算要多少?”
  小莲想了想:“千八百斤也不是不行,当然越多越好。”
  反正到时候都沤在地里头也不会坏,多点就多点。
  林立河咂舌:
  “猪粪能搞来,但是搞不了那么多。这些养猪的人家大多自己也种地了,猪粪人家肯定自己留着用或者是一个村子里分一分的,轮不到我们外人。”
  钱氏听了点点头:“猪粪这东西精贵着呢,人家不舍得卖也是正常。”
  “想当初你们那个死鬼爷爷还在的时候,在地里干活闹肚子都不舍得在地里解决了,非要憋着回自家茅房解决才行。”
  钱氏说完,众人无奈齐声:“娘~还在吃饭呢。”
  “阿奶~”
  “好了好了不说了不说了,吃饭吃饭。”
  钱氏自觉这个时候说这个话题不太合适,讪讪笑了两声。
  “牛羊粪或许能多搞到一些。”
  林立河想了想又对小莲说:“牛羊粪行不行?”
  小莲眼睛一亮:“行啊,肯定行,只要能沤肥就是好东西。”
  小莲也知道这个时代家家都要留着这些东西种地,所以能搞到多少先搞多少。
  于是小莲跟小叔约好,过了初八就一块去外村收猪粪、羊粪回来。
  过年吃饭无早晚,等到武婶子家吃中饭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三点了。
  大年初一就在吃吃喝喝中度过。
  第二天年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
  隔壁武婶子一大早就领着全家人欢天喜地的回娘家去了,只不过因为一家人个个穿着旧衣裳,在村里经过时,不免被人在后面嚼舌根子。
  小莲跟木灵还有秀芝婶子三个人在家乐的自在,无事中午就在家吃个火锅。
  下午教木灵认字,木灵学的很认真,一个下午就已经学会十几个字了。
  晚上小莲又自制了个简易的棋盘,然后教秀芝婶子跟木灵三个人下五子棋玩。
  日子一天一天过,初五迎财神,小莲当天特意起了大早没睡懒觉。
  想着初八又要开工了,初六早上小莲自己单独驾着骡子车到镇上买东西,顺便在去两家酒楼问问供货的事。
  先去的鸿瑞楼,吴掌柜在老家明天才来,小莲只好又去了隔壁的鹤轩楼。
  到了小莲见到掌柜也不绕弯子,表示可以重新跟陈掌柜谈剁辣椒的事。
  现在谈好的是剁辣椒只供平江县城的5家酒楼,平均下来一个月要送到酒楼的剁辣椒就有5000斤。
  眼下开春小莲要买姜种手上银子不多,算了一下手上现有剁辣椒的存量,小莲决定可以每个月在原先的基础上增加2000斤的供量。
  掌柜的一听这是好事,说自己会把这事跟县城的陈掌柜或者是东家说的,也叫小莲初八在到酒楼来一趟。
  从酒楼出来,小莲转到街边的铁匠铺子去买锄头顺带再买一把砍刀回去。
  过几天要先把家里的几块地先开荒收拾出来,还要把地先翻一遍,到时候撒上头茬肥以后放段时间就可以往里头种东西了。
  刚学会赶车不久,小莲赶着骡车在街上走的很是小心翼翼,生怕碰到人了就不好。
  铁匠铺子已经开了,小莲要了两把锄头,一把砍刀,又花了三两多银子。
  出了铁匠铺子,小莲开始跑镇上大大小小的药铺,她要多对比挑一挑。
  俗话说母壮子肥,挑姜种也是很有讲究的。
  选种要选姜块肥大丰满皮质光亮,肉质新鲜的,不然回头种到地土里很容易得病虫害。
  像一些表皮明显干缩,腐烂,受冻的不要姜统统都不能要。
  一连跑了好几家,生姜品相倒是都不错,除了价格贵,没什么毛病。
  想着自家八亩地,就算用一半的地拿来种姜的话,一亩地粗略估计都要用到八九十斤姜种才行。
  那么四亩地少说姜种就要三百多斤!
  事实上,她现在手里拢共才二百多两银子,初九约了人师傅上门打水井还要扣下一笔,眼下真的是买不起那么多的姜种。
  思来想去,小莲只能厚着脸皮去医馆求一下经常卖她生姜的刘大夫,看看对方能不能帮帮忙,帮自己搞到一批质量好,价格又适中的生姜来。
  小莲拐到一家自己最常买生姜的医馆,隔着柜台,小莲讨好的笑了两声:
  “刘大夫,跟您打听个事呗。”
  小莲笑的属实有些不怀好意,正在给病人抓药的刘大夫瞥了她一眼,一副我就知道你这个丫头来没好事的神情:
  “说吧小莲姑娘,有什么事要打听的。”
  对于这个经常来自己医馆只买药材从不看病的小姑娘,刘大夫虽然有些无奈但还是一脸的慈爱,谁叫这小丫头带的剁辣椒那么好吃呢?
  “说起来吧还真是有些不好意思。”

  小莲突然扭捏起来。
  刘大夫哼了一声故意逗她:“既然这么不好意思,那小莲姑娘还是不问的好。”
  说着,刘大夫便做出一副我很碌的样子,小莲急了:
  “哎,别别别,我说,我说还不行么刘大夫,您老人家真是.....”
  小莲清清嗓子:
  “我是想跟您打听,您这医馆的生姜都是从哪里收的,眼下我可能一次性需要好几百斤的生姜,但是手上银子又不多,所以。”
  小莲欲言又止,意思不言而喻。
  刘大夫知道小莲不是同行,看了对方一眼,还是有些犹豫。
  小莲有备而来,这会儿见状赶紧从身后的篓子里头掏出一早用油纸包好的火锅底料,然后往刘大夫手里一塞。
  “刘大夫,这是我新做的火锅底料,您拿回去炖菜打火锅吃都是一绝,今天特意带过来孝敬您的。”
  刘大夫已经把油纸打开了,看到里面一块跟砖头差不多大小的红彤彤的火锅底料有些不确认:
  “这,这东西能吃?”
  “肯定好吃刘大夫,您回去尝尝就知道了。”
  “这底料味道绝对不输给我给你拿的剁辣椒。”
  “不过......”小莲顿了顿,“像您头一次吃,最好一顿不要吃那么多,这里头我放了了不少辣椒在里头,吃多了我怕您到您到时候......"
  说着小莲低头看了一眼刘大夫的臀,刘大夫哪里不懂她的意思,假装生气说了一句“胡闹”,然后欢欢喜喜的把火锅底料给收下来了。
  小莲一开始也是无意到医馆来买生姜,一来二去就跟刘大夫认识了些。
  后头有了自己种姜的打算,小莲就特意留意过,镇上医馆的生姜,论品质,就数刘大夫这里最好了。
  所以她一早就打听过,这个刘大夫平时除了替人看病,还有个爱好就是吃,所以一早就给自己留了后手。
  常言道,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刘大夫也不例外。
  刘大夫摸了一把自己已经白花花的胡子慢悠悠道:
  “离这里往南走七八百里有个县城叫南巡县,那边有个大雁镇底下一个叫的丰长村那里山上有你要的生姜。”


  https://www.dldwx.cc/xs/34931000/1919184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