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我*******) > 第16章 鲜肉汤包

第16章 鲜肉汤包


“咚咚咚……”

        姜归夷放下手头的活儿,走到院子里开了大门,门外竟是个眼生的老丈。

        他鬓发花白,颇显老态,一袭布衣,端然坐在木轮椅上,正面带微笑瞧着姜归夷。

        姜归夷正欲开口,夏子安突然从一旁窜了出来:“师父好!”莺娘丽娘也随之掩唇走出。

        “……”姜归夷抚住心口,片刻后询问,“这位老丈是?”

        夏子安粲然一笑:“灼月楼林铛头是也。”

        姜归夷恍然,忙招呼他们将林铛头推进门。

        “近日听闻娘子在沉鱼宴的风采,老拙便厚着脸皮,也想来尝尝娘子的手艺。”林铛头自行解释道。

        姜归夷了然,给他们沏了一壶茶,待时候差不多了,便将笼屉掀开,白茫茫的雾气瞬间弥漫,湿润温暖,扑洒至她的面容,厨房内顿时有了热气儿,与此同时,面香也随之扩散,钻进他们的鼻子里。

        夏子安霎时垂涎欲滴,望眼欲穿。

        水晶似的汤包呈半透明状,小巧玲珑,姜归夷笑着将它递向夏子安,正在他要接到手的时候,一个闪亮的二维码从鲜肉汤包上冒出,姜归夷伸出的手臂顿时拐了个弯,将一笼汤包拐了回来,面不改色道:“等我去调个蘸酱。”

        而后转身贴向灶台,只余夏子安原地迷茫:“那你把包子给我啊。”

        确认自己卡了个隐蔽的角度后,姜归夷才摸出手机扫码。

        【任务十:打响汤包招牌。】

        姜归夷挑了挑眉,原来是想让她卖汤包。

        她收回手机,调制了几碟姜醋汁,分给他们。

        几笼汤包刚上桌,夏子安就迫不及待的执箸夹了一只,软软的汤包随着腾空变成下坠的形状,凑着光,似乎还能瞧见馅中汁液流淌。

        “小心烫。”

        姜归夷的提醒显然晚了,夏子安已经率先咬了一口,只觉汤包皮薄如纸,馅料浓厚,接着就有一股热汤汩汩涌出,烫到了他的舌头。

        “啊!”

        几人都没良心地大笑出声。

        夏子安连连吸气,而后用力吹向汤包的内馅,企图将其温度降下,待热气散开,他轻吸了一口汤汁,顿觉被其醇厚的浓香俘虏,鲜汤咸淡适中,津味十足,待汤汁被他吸得差不多了,就连皮带肚地将汤包一口吞下,口感细腻嫩滑,满足感爆棚。

        夏子安没说话,直接执箸夹向了下一只。

        姜归夷提醒他:“蘸点料汁尝尝。”

        他赶忙点头,将水晶似的汤包蘸进姜醋汁,竹箸夹着它灵巧地滚了一圈,乳白顿时沾染了褐色。

        轻轻一咬,薄软的面皮便破了个口,夏子安这回学乖了,将汤包竖了起来,急急吹气,在汤汁即将涌出的时候,抿住上端,满满的汤汁被吸入口中,肉汤浸入了姜的辛辣和醋的酸香,更加打开味蕾。

        “如何?”姜归夷自个儿也夹了一箸,问。

        “绝!”他竖了根大拇指,莺娘和丽娘见状,也纷纷去夹。

        坐在轮椅上的林铛头很是委屈:“你们帮帮老拙,老拙也想吃,够不着。”

        姜归夷轻笑,取了一盘小碟,为林铛头夹了几只汤包上去,递给了他。

        林铛头吃得可比夏子安文雅多了,只是看眼神便可知他有多满意,待几只鲜肉汤包都下肚,他才道:“娘子之手艺果然名不虚传。”

        汤包蒸得多,人人都有份,姜归夷给里屋的柳氏送去两笼,姜二郎带着弟妹两人上街玩去了,他们的份先被姜归夷放在屉中温着了。

        此时阿裴也从外走来,姜归夷招呼他进门,托腮问道:“阿裴,你会写字吗?”

        阿裴颔首。

        姜归夷起身,从柜子里淘出些家中鲜用的笔墨,磨墨后递给他:“写一个我瞧瞧?”

        他闻言接过,执笔蘸墨,写了一个“姜”字,字迹银钩虿尾,劲骨丰肌,一旁瞧着的林铛头赞道:“好字!”

        “这便好了。”姜归夷抚掌,“阿裴帮个忙,明日我给摊子挂个招牌上去。”她的字写得也好,只是对古字不甚娴熟。

        “好。”

        “娘子的是摊子是卖?”林铛头询问。

        “油条包虾,也卖饮子。”姜归夷笑回,“不过打明日起,准备再加上鲜肉汤包了。”

        “好!”夏子安欢喜道,“以后若是想要再吃汤包,只需来师父的摊子即可。”

        翌日,过路的行人车马络绎不绝,走着走着,他们便停下脚步,将目光落在虹桥一摊位之上。只见一小娘子正掀开笼屉,水汽四散,将香味儿抚开。

        摊车旁挂了一个招牌,其上字迹风骨,写有“姜记朝食”四字,招牌侧的横木又挂了几片小木牌,分别是“油条包虾”、“鲜肉汤包”、“香薷饮”、“紫苏饮”、“菠萝汁”和“苹果汁”,同时还用小字写了价格。

        像油条包虾、香薷饮和紫苏饮,皆是十文钱一份,鲜肉汤包、菠萝汁和苹果汁则贵些,要十五文钱一份。

        胡饼食贩剁着猪胰,兴致盎然道:“娘子的朝食业务又拓展了,这回是鲜肉汤包,下回了还有别的惊喜?”

        姜归夷弯唇:“或许。”

        如今还未至夏,等时至秋天,到了吃蟹的季节,便可做上蟹黄汤包,滋味更加非常。

        见她上了新品,老食客纷纷过来排队。

        风轻扬,马车在街道中央缓缓行驶,有交谈声不断自其中传出。

        “郎君,今日小厨房做了鸡子饼,玉面糕,还有莲花百仁粥。”

        “不要不要!”身着襕衫的少年郎翘着脚,将脑袋扭向一边。

        小厮无奈:“郎君不吃,回府之后,夫人又得训小的。”

        少年郎翻了个白眼:“训的是你,又不是我,干我何事。”

        小厮闻言叹了口气,这少年郎名叫宋晓青,是他们宋府的小公子,不服管教,颇为泼皮,平日里嘴挑的厉害,府中换了好些个厨子都不满意,夫人便要求小厮们每日逼着他吃,不然饿坏了可怎么办。

        宋晓青心头烦闷,掀开马车的布帘,将手臂趴在窗上透气,无所事事地遥望外边儿景色。

        这一瞧,目光便顿住了,远方的虹桥处似有什么热闹,竟挤了好些行客。

        “阿树,那是在干什么?”宋晓青不禁好奇。

        名唤阿树的小厮也探了头,没看出个所以然,便道:“等小的下去瞧瞧。”

        没过多久,他爬上马车回复道:“小的问了,是个卖汤包的朝食摊子。”

        “哦。”宋晓青霎时没了兴致,懒洋洋地斜靠到马车车壁,脑袋一点一点的。

        这种街边卖的小摊,往往不干不净,食物也不高档,吃了掉价,是他此生都不会去碰的玩意儿。

        窗外清风渐大,将薄薄的马车窗帘吹开几许,若隐若现间,竟嗅到一股引人食欲的淡香。

        宋晓青下意识坐直身子,掀起布帘往窗外看,就见一群孩童正捧着几个纸盒自车边跑过,有跑得快的停下脚步,从草色纸盒里夹出一枚水晶似的汤包,细细嘬了口汁,而后连皮带肉一口吞下,面上满足至极。

        肉香弥漫,飘至宋晓青的面前,很突兀的,他的肚子叫了一声。

        孩童又吃了一枚,那股肉香更浓郁了。

        宋晓青终是忍不住问道:“喂,小娃,你吃的便是虹桥上的汤包吗?”

        忽然被唤,那群孩童怔了一下,面面相觑后回道:“对!是姜家娘子的朝食摊子。”

        阿树一见他问,忽觉有戏,连忙凑到他身前问:“郎君可是要吃这汤包?”

        “我怎么会吃街市上卖的劳什子!”宋晓青佯怒,别扭回应。

        阿树转转眼珠,继续道:“再不去,马车可就真走远了。”

        宋晓青当即卡了壳,悻悻嘟囔:“快滚!”

        “得令。”阿树收到指令,忙蹿下马车,在乌泱泱的人群中排队去了。

        过了许久,他才回来,将纸盒中热气腾腾的汤包塞到宋晓青手里,方才抹汗:“这天儿还没热呢,小的倒是被他们给挤热了。”

        宋晓青轻哼一声,垂眼看手中纸盒,盒中一枚枚汤包小巧可爱,随着马车行驶,可见其汁液晃动。

        他犹豫片刻,终是夹起一枚,学着那孩童的模样,轻轻咬开汤包薄薄的面皮,一瞬间醇厚汤汁涌现,他连忙将其吸入口腔,接着便觉唇齿留香,下意识将整枚包子都吞进口中。

        好鲜!比府中的包子好吃百倍!

        宋晓青吃得香,阿树也看得馋,他突然有些后悔自个儿只买了一笼,于是便将期盼的目光落到宋晓青手上,眼巴巴地瞅着它。

        许是阿树的眼神太过强烈,宋晓青抬眼,再一次陷入犹豫。

        “要不,你再去买几笼?”他道。

        阿树却愁:“再耽搁,郎君就要迟到了。”

        “没事。”宋晓青是个不思进取的,他摆摆手,“今日是张先生的课,他自个儿都迟到。”

        “好嘞。”阿树咧开嘴,第三次跳下了马车。

        到学堂时,屋子里已坐满了学子,宋晓青捧着纸盒,提着书篮,偷偷摸摸地跨进后排。

        刚落座,便听到有一道阴阳怪气的声音传来:“哟,宋小郎君,今个儿倒是下凡了。”


  https://www.dldwx.cc/xs/32789121/1367765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