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巴尔干的圣徒 > 231.奥匈愚行-3

231.奥匈愚行-3


[燃^文^书库][www].[774][buy].[com]        卡尔约瑟夫毕竟还是年轻气盛,赫岑多夫刚刚离开宫殿还不到一个小时,关于撤销赫岑多夫一切职务的政府文件,连同警告土耳其军队立刻撤军的公告,就已经通过维也纳的政府电台发布了出去。(шщш.щuruo.com小說網首发)

        然后仅仅过了一天半的时间,卡尔约瑟夫就为自己的这一鲁莽行为后悔不迭,倒不是赫岑多夫利用在军队的影响力做出了什么事情来,毕竟这位老元帅虽然很是看不起新皇帝,却也不至于干出来作乱内耗的事情是赫岑多夫之前对卡尔约瑟夫的警告成真了。

        1915年1月1日,德国与奥匈帝国边境接壤的帕绍城。

        已经积攒军功而被晋升的小胡子希特勒上士与一群德军士兵站在路边,看着眼前在路上隆隆作响驶过的一辆辆钢铁战车,惊讶的半天也合不拢张开的嘴。

        一直到面前的战车跑过了好几辆,又看到战车上还大大咧咧的坐着不少德军士兵,希特勒内心的兴奋和好奇终于压过了惊讶,一路快跑的跟了上去,而这些在普通德军士兵眼中犹如怪兽一般高大的钢铁战车,其实真正的行驶速度倒也不算快的离谱,希特勒加快了脚步跑了一段,就凑到了一辆战车的旁边,然后想要爬上去仔细看看。

        坐在战车上的德军士兵见希特勒做出了攀爬的动作,便笑着伸手拉了他一把,希特勒上去后还没坐稳就忍不住问道:

        “这是帝国的什么新式武器?居然看上去像是战舰开到了陆地上一样,真是高大威风的很!”

        “就知道你要问这个,我听操纵的车组人员说,这东西的官方名称叫做Panzerkampfwagen(德语装甲战斗车辆的意思),还有个简单点的名字叫做战象坦克,而且这东西原本就是按照陆地战舰的思路来设计制造的。”

        “没错没错,看看这个大炮塔和前后的小炮塔,你觉得像不像是一个缩小的战舰炮塔布局?我跟你说啊……”

        战车上其余的德军士兵七嘴八舌的解释一通,才让希特勒明白了这个坦克是从盟友土耳其人提供的制造技术,由军工厂刚刚生产出来没多久,希特勒的表情因为技术来源由土耳其人提供而稍稍纠结了一下,但还是不由赞叹道:

        “想不到土耳其人居然会有这么优秀的武器制造技术,不过怎么之前没听说土耳其人在战场上使用过这种武器?听你们刚才所说,这种陆地战舰一样的大家伙不怕机枪扫射,也能轻易越过阵地的壕沟和铁丝网,这在战场上根本就是无法阻挡的啊!”

        这时候站在主炮塔里露出上半身的德军车长也带着炫耀的情绪回头开口了:

        “这个嘛,我倒是听上级聊天时说了一点内情,其实啊,那些土耳其人已经在和俄国人作战的时候使用过了这种坦克车,也的确摧枯拉朽的突破了俄军的很多坚固阵地。

        不过据土耳其人的说法,因为这坦克车的车身重量较大,加上俄国那边的道路实在是太差劲,结果让投入使用的坦克车有不少都出现了故障无法正常行驶,实际作战的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所以现在土耳其人就不再考虑给自己的军队继续装备这种大家伙了。

        而咱们上头有几位将军通过情报交流,知道了土耳其人发明的这种坦克车可以轻易突破坚固设防的阵地,而且通过了实际测试,证明只要不是俄国那么糟糕透顶的路况,就不会对坦克车的行驶造成太大影响,便通过谈判从土耳其人手中买到了这坦克车的相关生产技术,结果首批组装出来的就是这二十多辆坦克车了。

        正好最近奥地利人那帮人昏了头,居然想要单独同英法俄谈和,咱们上头为了震慑一下他们这些不知道轻重的糊涂虫,顺便看一下这种坦克车实际使用的效果,就让咱们这些已经接受过基础操作培训的人出发过来了。”

        希特勒一脸了然的点点头,很是愤然的说道:

        “奥地利人干的这件事情现在谁都知道了,真是一群不知道顾全大局的家伙,居然敢背弃和我们伟大的德意志签订的同盟协议,必须用严厉的手段让他们知道厉害。”

        德军车长饶有兴趣的看着希特勒:

        “不过这位兄弟,我听你的德语口音不是很标准的样子,倒是有点维也纳那边的味道,而且看外貌你也挺像一个奥地利人的。”

        希特勒顿时涨红了脸,大声分辩道:

        “我只是在奥地利那个地方出生和生活过,但我父母和祖上的血统都是纯粹的德意志日耳曼人!所以别拿我和那群混血的杂种混为一谈!”

        激动起来的希特勒嗓门喊得特别大,德军车长也没想到一句简单的话会让人有这么激烈的反应,只能摇头笑了一下就不再理会,而其余的德军士兵也下意识的离突然有些神经质表现的希特勒远了点,希特勒喊完了以后也没继续坐在坦克上,转身就跳了下去,一脸阴郁的走进了路边的人群中。

        这些坦克就是肖狩之前故意暴露,然后转让生产技术并提供了第一批的零配件,交由德**方组装出来的重型坦克了。而这种被德国人命名为战象的重型坦克,其原型则是苏俄的T35重型多炮塔坦克,虽然在原时空的历史上有着机动性差,可靠性低和装甲薄弱的诸多缺点,但用在此时还没有像样反装甲火力的战场上,倒也算得上是一项极为犀利的武器了。

        当然为了让德**工厂能够进行组装和后续生产,这些坦克的主炮塔将76毫米口径榴弹炮换成了德制的75毫米口径,配件也没有使用巨石基地的一体化工艺来生产,仍然采用现在工业生产常用的铆接工艺,连焊接工艺都用的很少。

        并且为了减重以降低悬挂系统的负载,坦克的装甲板厚度从原型的35毫米厚度降低到了25毫米,还取消了前后四个副炮塔中的两门45毫米口径火炮,将四个副炮塔全部统一换成了20毫米口径的机炮,经过这一系列的改造,让战象坦克的全重从原型的50吨大幅度降低到了41吨。

        不过在大幅度减重的同时,战象坦克的发动机也从原型的500马力缩水成了300马力,让战象坦克的最高时速跟着降低为28千米,比原型还要慢了2千米,而且为了尽可能延长悬挂系统的使用寿命,经过一番实际测试后,最高车速还被限制在了24千米以内。

        但就是这个在肖狩眼中已经很慢的龟速,也足够让验收的德军将领欣喜若狂了,要知道此时全副武装的普通士兵,全速奔跑进攻的时速顶天了也就十几千米,而且也不可能一直保持这种奔跑速度,所以开上一段时间之后,战象坦克24千米的最高时速就足够甩普通步兵一大截了。

        而且两年欧洲大战的经验已经证明,士兵集群进攻时一旦遇到敌军阵地的铁丝网和机枪扫射火力,攻势就毫无疑问的会被阻截瓦解掉,除了白白死人外根本毫无用处。

        但战象坦克却可以用拖带车厢的方式,在后面挂上二十名左右的士兵一起冲锋。即便是出于行驶稳定性的考虑不拖带车厢,也可以用降低行驶速度的方式,让战象坦克在步兵集群的前方保持距离,充当钢铁盾牌吸引敌方火力,碾压突破敌方阵地的铁丝网等障碍物,从而掩护后方的步兵集群跟随占领敌方阵地。

        其实说白了,这种多炮塔坦克就是原时空历史上英国人“陆地巡洋舰”的设计思路,而肖狩之所以要给德国人提供这么一种思路产物的坦克,除了想让德国人能把英法在西线打的更惨更痛之外,还希望能借此把交战中的欧洲列强国家都带进坑里。

        只要让这些列强国家被多炮塔坦克看似强大的表象震慑吸引住以后,就必然会在这一条歪路上投入大量时间和资金,单炮塔坦克的正确发展路线就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影响,从而延缓列强国家对单炮塔坦克的研发进度,延长肖狩在坦克发展方向上的优势时间。

        不过肖狩也没有想到,当德国人在伪装成专业工程师的生化人指导下,将首批战象坦克组装完成并通过测试后,第一个用来对付的目标居然会是原本为盟友的奥地利人,只能说卡尔约瑟夫这倒霉孩子太不关注盟友的军事动向,而且运气也实在是太差了。

        闲话不必多说,战象坦克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行驶在奥地利境内的公路上,一路上遇到的奥匈军队官兵无不被这种庞大的钢铁怪兽吓得不知所措,当德军坦克炮手操纵着火炮打了几发炮弹进行威慑后,少数机灵点的家伙立刻掉头逃跑,而更多彻底吓坏的奥匈军队官兵则是选择向着这些涂有德军铁十字徽记的怪兽举手投降。

        很快雪片一样多的坏消息就飘向了维也纳的皇宫里,看到德国人不顾脸面的直接派兵过来,而沿途的奥匈军队却连基本的抵抗都没有,反倒是成建制的向着德军投降。至于那些被马肯森元帅混入德军士兵训练的精锐奥匈军队倒是没有投降,而是迅速加入了德军编制,成立了一个德意志奥匈方面军,干脆利落的彻底脱离了奥匈帝国的管制。

        这急转直下的局势让卡尔约瑟夫再也顾不上自己的那点小算盘了,只能无可奈何的拉下脸亲自跑去找赫岑多夫,请求这位老元帅出面同德国人和土耳其人交涉,结果赫岑多夫在耐心的听着卡尔约瑟夫颠三倒四的说了一大串话后,只给了这位年轻皇帝一句话:

        “发电报给威廉二世提出德奥合并的倡议吧,尊敬的皇帝陛下。”

        ...


  https://www.dldwx.cc/xs/30256/16163387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