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醉掌江湖 > 第二十四章 大明寺偶遇

第二十四章 大明寺偶遇


大明寺因初建于南朝,距今已经1000余年了。

        名僧鉴真东渡扶桑前,就在这里传经授戒,寺内最出名的当属栖灵塔,塔中供奉着释迦摩尼的舍利子,大诗人李白、白居易、刘禹锡等也都曾登临赋诗,寺内前院还有一株琼花树,树叶繁茂,春天花开白如玉盘,有“扬州琼花,世间无双”之誉。

        大明寺寺宇依飞凤山塬而建,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南可观太白积雪,西可见西岐後河,北可瞻法门寺真身宝塔,东有隋文帝泰陵相对。

        景致幽雅,气侯宜人,花木茂盛。更奇妙的地方是、寺中央大雄宝殿屋脊中心的铁尖正对东方的隋泰陵墓顶尖,正东正西,即使用经纬仪看,也不偏丝亳。这是古人的可以杰作,还是天意之合,到今不得而知。

        一袭白衣的林浩独自一人站在大明寺门前,看着这座承载着历史沉淀的雄伟建筑,眼中闪过一抹赞许。

        买下紫竹居后,林浩就特意让星辰羽和七戒两人不用跟着自己,三人约定今晚在紫竹居汇合,林浩自己想一个人在扬州走走,冷静一下,想想未来的路如何走?

        撞撞跌跌中,林浩来到了大明寺,走进大明寺领略着这座历史遗迹的风采和底蕴。

        名扬四海的千年古刹大明寺,就雄踞在蜀冈中峰之上。大明寺及其附属的建筑,因其集佛教庙宇、文物古迹和园林风光于一体而历代都享有盛名,是一处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的民族文化宝藏。

        林浩的足迹率先经过大雄宝殿五间、天王殿五间、斋坛两层十四间、祖师殿三间、伽蓝殿三间及念佛堂、学戒堂、储经阁、钟鼓楼等。

        林浩站在鉴真纪念堂,看着鉴真的雕像,眼中闪过一抹复杂,对于鉴真东渡扶桑的举动,林浩谈不上赞同,也不刻意反对,至于林浩自己的见解,也是个人的理念不同。

        鉴真(688-763),天朝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传人,扶桑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扶桑人民称鉴真为“天平之甍”,意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

        唐代高僧,医家。俗姓淳于,扬州人。十四岁时于大云寺为沙弥,就高僧智满禅师学佛,后又赴长安从弘景法师受具足戒,先后达三年,遂返扬州,学识渊博。

        鉴真所处的时代,正是天朝盛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特别是一衣带水的扶桑,不断派遣使节、留学生到当时的长安学习,吸取唐代的文化。

        其中扶桑赴唐留学僧人荣睿、普照等,根据扶桑朝廷的意愿和扶桑佛教界的委托,在唐留学期间,注意物色与聘请高僧去扶桑传戒授律。

        他们闻及鉴真是当时的律学大师,于唐天宝元年(742),由天朝僧人陪同南下扬州,聘请鉴真赴扶桑传法。鉴真抱着“为是法事也,何惜身命”的献身精神毅然发愿赴扶桑。在唐天宝十二年(753)第六次东渡成功。

        鉴真在扶桑生活了10年,于唐广德元年(763)病故于扶桑奈良,终年76岁。

        他在扶桑的10年中,为扶桑建立了律宗,并对扶桑的《大藏经》进行了校正。

        他还将天朝的建筑和雕塑艺术介绍给扶桑。在他亲自设计和主持下,在扶桑奈良建造了“唐招提寺”。此外,他还治愈扶桑光明皇太后的眼疾,又亲自以嗅觉鉴定药物,向扶桑人民介绍了医学知识,交流了我国的佛学、语言学、文学、建筑学、雕塑、书法、印刷术等科学技术,促进了扶桑文化的发展,被扶桑人民誉为“文化之父”、“律宗之祖”。

        正在林浩感叹的时候,一抹香风从他背后传来,一道婉约清澈动听的声音传来:“这位公子对于鉴真东渡扶桑,站在你的角度,你认为是对还是错?”

        林浩闻言微微转身,一道紫色身影映入林浩的眼中,一位年轻少女站在他面前三米处,此女子长发披肩、袅袅婷婷、七窍玲珑,一双乌黑亮白的眸子闪烁着一抹俏皮,脸上带着一丝恬淡的笑容,当真是一笑倾城、再笑倾国。

        “这个问题问得好。”

        林浩淡淡一笑,眼中带着一抹清晰:“当时鉴真东渡扶桑是违反唐朝国禁的私下行为,国家不调度过海大船供他东渡,无奈下只好使用小船,前后共经历了5次失败,鉴真本人也因长途跋涉,暑热染病,双目失明。第6次因为搭乘了扶桑谴唐使的大船才得以抵达扶桑。”

        他的眼中闪过一抹异样,声音带着一抹穿透力:“鉴真的东渡为扶桑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不仅对扶桑佛教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在建筑、雕刻、医学、文学、印刷等方面的建树和影响也极为显著,尤其是为发展天朝、扶桑文化交流和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积极贡献。”

        “不管历史上怎么说,我认为在当时看来,鉴真东渡这一行为无疑是违律法而且十分愚蠢的,虽说当时是盛唐时期,但是我相信在天朝大地上希望得到鉴真帮助的人,绝对比扶桑要多得多,他抛弃自己的同胞不顾国家法令跑去以自己的心血喂养一头豺狼,无疑是很愚蠢的行为,无论是从唐朝时看,还是从现在看,鉴真的行为都直接或间接导致了数百年后天朝人民所承受的苦难。”

        紫衣少女脸上依然带淡淡的笑容:“如此来说你是反对鉴真东渡扶桑的?”

        “但是为什么史书上面只记载鉴真东渡扶桑所带来的正面影响,而没有记载鉴真东渡扶桑反面影响?”

        林浩望了一眼鉴真的雕像,淡淡开口:“如果你是当时的统治者,你会允许史书怎样记载?”

        紫衣少女闻言微微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抹明亮:“你说的有道理,真正的历史都是埋没在尘埃之中的。”

        紫衣少女柳眉一弯,贝齿轻启:“我的名字叫沐倾城,很高兴认识你。”

        林浩云淡风轻:“我叫林浩,树林的林,浩瀚的浩。”

        “既然我们在这里相遇认识,说明我们有缘分,不如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大明寺的各种如画风景如何?”紫衣少女的语气中带着一抹询问。

        林浩打开折扇轻轻一摇:“既然是美女相邀,林浩怎能拒绝。”

        紫衣少女听到林浩答应,眼中闪过一抹喜色,脸上更是涌出一抹天真俏皮,发出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太好了。”

        林浩看着天真无邪的紫衣少女,轻声开口:“沐小姐,接下来我们去哪里?”

        紫衣少女闻言微微一愣,似乎对于自己刚才的举动感到一抹不可思议,脸上升起一抹淡淡的红晕:“第五泉。”

        平山堂西园的第五泉,即是张又新《煎茶水记》中所列的天下第五泉。对此欧阳修表示过异议。欧阳修被贬官后,由滁州再迁扬州,做了江都太守。因仕途坎坷,怀志不遇,故常常出门寄情山水,饮酒赋诗。一天,他来到大明寺,寺中老僧见来了个州官,一面施礼,一面打发小和尚去泡香茶。老僧虽知来者身份,却态度冷淡,他认为欧阳修不过是一个被贬降职的官员,也许徙负虚名,胸中不一定有大学问。

        不一会儿,小和尚把茶端了上来。欧阳修呷了一口,就向老僧打听泡茶之水来自何处?老僧脸上顿时显出得意的神色,答道:“这水汲自本寺里面的一泉,历来被称为‘天下第五泉。”

        沐倾城看着第五泉三个大字,淡淡开口:“大明寺有天下第五泉,不知第一泉在哪里?”

        林浩望了一眼清澈见底的泉水:“根据张又新的《煎茶水记》记载,镇江金山寺中泠泉为第一,无锡惠山石泉为第二,苏州虎丘石泉为第三,丹阳县观音寺水为第四,扬州大明寺泉水为第五,松江水为第六,淮水为第七。”

        “据说这是张又新根据茶圣陆羽所说而写的。”

        沐倾城美目中闪过一抹赞许:“林浩没想到你对第五泉这么了解,看来你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啊!”

        林浩悠悠一笑:“算不上博学多才,只是平时喜欢看一些杂记书籍而已,这些都是书上有记载的。”

        沐倾城脸上涌出一抹兴奋:“林浩既然你这么喜欢看杂记书籍,想必大明寺其他的一些地方,你也有所了解吧!”

        “不如我们都一一去看看吧!顺便你给我说说他们其中的一些故事,想必这其中的故事都是在正史中看不到的。”

        看着带着一丝兴奋的沐倾城,林浩嘴角微微牵动,本想拒绝的话语却到了嘴边又说不出,最终化为一声无奈的叹息。

        看着脸色平静,没有说话的林浩,沐倾城原本带着一抹兴奋的俏脸涌出一抹委屈,语气带着一丝失落:“你是不是不愿意跟我一起去其他地方看看啊?”

        林浩看着脸带委屈的沐倾城轻轻咳嗽一声:“没有。”

        沐倾城瞪大眼中盯着林浩:“真的没有?”

        林浩淡淡回应:“真的没有。”

        “那你刚才为什么没有说话?”

        “我在回忆一下关于大明寺的记忆。”


  https://www.dldwx.cc/xs/30194/16162379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