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万年-白玉簦 > 第48章 歌姬曼妙

第48章 歌姬曼妙


第四十八章

        曼妙在魂魄结全之后失神了好一阵子,独自坐在崖边抱着双膝从日中坐到月上。离玉将伞护在她头上,坐在几步外安静的看着她也不去打扰。良久,曼妙起身冲着离玉跪倒深深一拜,“姑娘大恩大德,曼妙无以为报。”

        离玉走过去扶她起来,“既然回不去,就了了心愿,早早往生吧,这一世的苦乐,总要有个尽头。我想劝你一句,不要因怨恨产生心结。”

        曼妙苦笑,“姑娘说赵郎么,曼妙不怨他,他一向将利弊算的清楚,一个曼妙与掌握盐商生死的堂堂王爷,没有什么好权衡的。”

        离玉想起王生,问了句,“那姑娘可还记得有个王姓的书生?他因迷恋你,还吃了些苦头,好在遇到你之前先遇到他,我们搭救了一把。”

        曼妙想了想,“记不清了,从前时常收到什么张生李生写来的诗,后来跟着赵郎,不常在鸳鸯楼抛头露面,收到的便比从前少了,记得最后一次在鸳鸯楼表演后,是收到了几首,什么姓的书生却不记得了,赵郎看到还隐隐有些不高兴。”

        曼妙轻轻叹了口气,“现在想来,为的也不是那个,大约是在担心他生意的事情吧。”

        曼妙跟着赵公子满三周年前的一个月,初八是赵公子的生辰,在府中摆了宴席请客之余,带着几个好友到鸳鸯楼包了场子,那日赵公子喝的十分开心,搂着身旁的曼妙软软伏在她肩旁,手指划过曼妙洁白的脖颈。“妙儿,不如今日唱支曲子,给大家助兴。”

        曼妙贴心的轻轻将赵公子手里的酒杯换成一杯浓茶,“赵郎说什么就是什么,只是今晚这酒,不能再喝了。”周围的几个公子都是往来边春与京城有头有脸的世家弟子,无不用艳羡的目光看着搂着面色微红的赵公子的美人。

        曼妙扶着赵公子靠在太师椅背上,拿了垫子垫在他脑后,起身婷婷袅袅的走上伸展至茶座前的台上。冲台下优雅的行了个礼,“记得三年前第一次遇到赵郎,便是在边春城中处处花开之时,恍然三年。赵郎待奴家如何有目共睹,曼妙时时感念在心,今日,是赵郎的生辰,曼妙便斗胆献丑,唱一曲春城飞花调,唱的不好,诸位公子可不要笑话奴家。”说罢兰花指在额前绕了一个弯,遮了半面容貌,含羞一笑,唱起那一首成名的曲子。

        “何处海城拢烟霞,边春城处处飞花。

        郎是个锦阵花营都帅头,我是个玉天仙飞来红楼。

        最难忘处,携手同游。

        花下风流,酒中忘愁。

        劝郎且进此杯清茶煮酒,风月易求,似我般佳人难有。

        风月不长久,佳人似我,不长留。”

        二楼的包间里,花老板为眼前的贵客斟酒,“今日不巧,赵公子先王爷一步包了这场子,委屈王爷在包间坐坐,不过今日王爷可是有眼缘,赶上我们花楼头牌的曼妙姑娘献艺,唱的还是成名的曲子。如今这春城飞花调怕是名动京城,想必王爷也有耳闻吧……”

        王爷抬手打断滔滔不绝的花老板,听着楼下传来的歌声,真是银筝玉箫,不比佳人歌喉。王爷抿了口酒,“花老板,好酒,”

        花老板脸上堆了一堆笑,“为招待王爷,自然是要拿小楼最好的佳酿来。”

        王爷目光不离楼下台上蹁跹的妙人,“好酒还须佳人配,花老板你说呢。”

        花老板神色有些尴尬,“王爷不知,我家曼妙三年前就被赵公子收入府中,凡她表演的场子,一定是赵公子的场子,今日是赵公子生辰……”

        “赵公子?赵府?我记得京城最大的盐商字号便是他家的么……”

        花老板点头,“不如我今晚找别的姑娘陪王爷您?”

        王爷抬手,“不必了。”

        楼下一曲唱罢,几个公子意犹未尽的鼓着掌,曼妙掩面一笑,“翠翠,再弹一曲桃花小调。”说罢从幕后转身,霎时换了身桃粉的舞装,水袖轻盈,踩着曲调翩翩起舞,看花了一众人的眼睛。

        当日场子散去的时候,花老板对赵公子耳语了几句,赵公子皱眉,“王爷来边春了?”看赵公子面色不佳,花老板颇有眼色的没再说什么。

        曼妙乃是后来从王爷口中才知道自己是那一日被王爷看在了眼里,由此才知道赵公子的夫人对自己说的话里都是些什么意思。

        曼妙不知的,是在另一处包间里眼睛都看直了的王生,众人都散去了还傻傻的坐在那里,花老板掩了语中的不满,“王公子,今日您也算走运,须知曼妙姑娘如今很少在鸳鸯楼登台,便是登台也是私人的场子。您的银子,也算花的值了,不如找两个姑娘送您出门,回客栈去吧。”

        赵公子年轻有为,一人便将赵府的生意打理的井井有条,不仅在三年前的竞标中夺了第一盐商的标头,近三年生意更是远通海外,赵家,真真是富可敌国的财主。赵府的老爷见儿子生意打理的好,便对他流连花楼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有赵老夫人时常念叨要他多亲近夫人,为赵家添个儿子。

        三年之间,曼妙每每随赵公子回府,都要受着赵公子夫人的冷嘲热讽。这位赵夫人也是大家闺秀,想来赵公子娶了她,是为了吞并了她家族的生意,所以一向对她感情凉薄,这赵夫人却不甘如此的待遇,在府中脾气也不收敛。尤其是赵公子堂而皇之的将曼妙带回府中时,更是大闹了一场。

        三年前的三月,正是花开满城的好时候,曼妙漫步在边春城郊外的溪边赏花,花老板在耳边念叨,“好女儿,你可知你的梳弄钱已经炒到了千金,千金呢,妈妈就知道当年没有看走眼。”

        曼妙折了一枝花拿在手上,“果然妈妈看我,只是棵招财的树罢了,当真是谁出的价钱高,就要把我卖给谁了。”

        花老板不满的看着曼妙说,“女儿你可不要这样说,妈妈自然要随了你的心意,莫不是你已经看上哪家的公子了?”

        “那位是?”曼妙目光看向不远处。

        花老板顺着曼妙的目光看过去,花瓣如雨处,一身紫袍的正是这边春城第一公子赵文瑞。花老板在曼妙耳边说,“哎哟,女儿真是好眼光。”

        说着喜滋滋的走上前,“今日惠风和畅,一看就是个大好的日子,不知赵公子在此,希望我家曼妙没扰了赵公子赏花的兴致。”

        赵公子用扇子掀开眼前的花枝,一举手一投足尽是风流,“原来是鸳鸯楼的花老板,”看到曼妙时愣了一愣,“不想今日有幸在此遇到名满边春的曼妙姑娘,第一次这么近的看姑娘,真是人比花娇。”低声对身旁的随从吩咐了一句,随从随即退下。

        赵公子掏出一枚色泽上好的玉佩递给花老板,“文瑞身上一向不太带金银,不过想来花老板也不喜欢那些俗气的东西。”

        说完冲曼妙伸手,不知姑娘今日可否赏光与我携手同游呢?

        花老板接了玉佩,递了眼色给曼妙。曼妙含羞一笑,“公子可折煞了奴。”说完将玉手放在赵公子手上。

        彼时赵公子刚夺了京城的第一盐商标头,一派春风得意。一个月后赵公子豪掷两千两黄金带曼妙出鸳鸯楼,一时传为佳话。曼妙后来从赵夫人口中得知,那一日初遇,赵郎对随从说的是,“你们先陪夫人回去。”一月后在鸳鸯楼花老板对那位本要买曼妙的官人耳语的是,“赵公子今晚就将两名美女,加五百两金子送到官人府上,官人不如做个大度的人情如何。”对于赵公子来说,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是小事。

        第一次进赵府,赵夫人冲过来将一杯茶泼在曼妙脸上,“你不过一个五百两金子买来的贱婢,你以为你上的了我夫君的床就可以大摇大摆在我面前耍威风了吗。”

        赵公子自然大怒,将夫人禁足一个月,只是曼妙知道,赵夫人一直帮赵公子打理着府上的生意,乃是个聪明贤惠的妻子。唯有脾气这一点,赵夫人不懂,越是闹,越得不了赵公子的心。

        曼妙跟着赵公子三年,不常去赵府,每次去都要受赵夫人一番讥讽,曼妙只轻描淡写的回她,“你说这些出出气也好,毕竟今晚赵郎还是在我枕畔。”

        三年后,又到竞标时,须知这位京城来的王爷传说乃是铁面无私之人,定夺盐商的标头说话很占分量,众人无不想巴结他,却又苦不得法。王爷去鸳鸯楼本来是个保密的事情,消息却被赵夫人买到,花老板也是个聪明之人,那晚王爷话中的意思明白的很,而这消息最愿意买的,自然是赵夫人。

        赵公子生辰后隔了约莫一个月,赵公子搂着曼妙,“妙儿你跟着我三年了,不如我们此番寻个别的法子庆祝,去看桃花江如何?”

        曼妙最喜欢赵公子叫她妙儿,这一声,叫的她想起多年前的桃花江,于是妩媚的搂着赵公子的脖子,看着那张她迷恋的脸,“赵郎说什么都好。”

        赵公子去张罗包船请客的事宜,赵夫人推门进来。曼妙看了看她,“夫人你可知你越闹,赵郎就越要对你生嫌,往后还是顺着他些,曼妙只是个没有名分的歌姬罢了。争不了你什么的。”

        赵夫人却不如往常一般气势汹汹,盯着曼妙看了一看,“花曼妙,没想到有一日,我会有些同情你。”说罢冷冷转身而去。

        在船上那一夜,王爷推门进来时,曼妙才悟出赵夫人那句话的意思。

        曼妙抹了抹眼角,对离玉说,“拿一个我,换得赵府第一盐商的标头,实在是个划算的买卖,以我对赵郎的心意,他来问我,我也不见得不应。只是三年之间,他处处宠爱与我,让我忘了三年他也不愿给我个名分,我只是他花了一笔钱买来的玩物罢了。”

        真正让曼妙心死的,是过了那一夜,她将自己关在房中,半晌,外面传来赵郎的声音,“妙儿,你开一开门。”曼妙心一软,开了房门,哪怕当时赵郎说几句安慰的话,自己的心也不会伤的那样的透。

        曼妙衣衫不整,腮边垂泪,赵公子身边还站着一位,自然是那位英俊潇洒的王爷。赵公子看了她一眼,什么都没有说的转身走开,曼妙愣了一愣,抹了一把脸,心瞬间死了,换上曾经在鸳鸯楼的笑脸,对王爷道,“奴这个样子真是太丑了,冲撞了王爷,奴有罪。”

        王爷拉了她的手,“姑娘何必这样说,自那日在鸳鸯楼见姑娘唱歌,姑娘的倩影便在本王脑中挥散不去。”

        “能得王爷垂青,是奴的福分,昨夜,奴对王爷有些清冷了……”曼妙语中带笑,头靠进王爷怀中,眼中的泪却流进嘴里,苦的化也化不开。大约就在那个时候,忽然觉得看不到前路,失了活下去的心意。这才有了后来先翠看到的一幕。


  https://www.dldwx.cc/xs/26660/14152982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