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孔子读本 > 075 木铎之喻

075 木铎之喻


075木铎之喻

        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四九七年底,孔子及其诸弟子便离开卫都帝丘,取道向南进发了。这次随行弟子中,又我了一位新收的弟子公良孺。公良孺是陈国贵族,久慕孔子圣名和道德学问,得知孔子居卫的消息,便以私车五乘追随孔子。大概由于公良孺的劝说,孔子才决定到陈国。陈是舜这后裔,都宛丘(今河南淮阳县),距卫不算太远。而且公良孺家在陈,也颇有些财势和声望。故孔子一行,南渡濮水,直向陈国进发。一路上,子路,子贡等对卫国政事混乱,卫灵公昏庸议论纷纷,个个内心愤慨。

        颜回说:“那卫灵公治理国家不好,反而把罪责推给我们,真没有君子风度!”

        孔子说:“你说的很好,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冉求说:“那弥子瑕,公叔戌等人才是卫国政局不安定的根源呢!”

        孔子说:“这些人,整天聚集在一起,说些与国家大事不相干的话,更严重的是,喜欢卖弄小聪明,对这种人,是很难有国化学元素挽救的!”停顿片刻后又说,“一个有仁德的君子,庄严而不轻易与人争执,合群而不闹小宗派,都能做到这一点,那天下就太平了!”

        一路行程悠悠远,不觉到来到了卫国与宋国交界的仪邑。

        仪邑的边防长官听说是孔子从此经过,赶忙迎了出来,对孔子的弟子们产:“凡是来到这里的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我没有不拜望的,我请求拜见孔老先生!”这个边防长官见到孔子后,深为孔子的精神与思想叹服,对身边的人说:“天下乱了这么我,文化即将凋零,上天将以孔子作为警醒世人的木铎(木舌的警钟),为天下人的导师。”

        遇险于匡

        孔子一行离开仪邑去陈国,车子路过宋国的匡城时,正在驾车的弟子颜高用鞭子指着城墙上的一处缺口肖奋的说:“我当年随从阳虎的军队来进攻这个城池时,就是从这个缺口进去的!”匡人听他这么一说,误以为是鲁国季氏家叛逆阳虎,阳虎曾经在这里残害过不少人,因孔子的长相又颇像阳虎,故匡人立即调动兵士将孔子一行团团围住。弟子颜回掉在后面,孔子非常担心他的安全。不久,颜回赶来了,孔子说:“我以为你死了呢!”颜回答道:“先生还健在,颜回怎么敢死呢!”

        匡人的包围圈越来越小,处境十分危险。孔子却神色担然,非常沉着地说:“周文王死了以后,周代的文化典籍不是都在我这里了吗?上天如果想要毁掉这些文化的放,就不会让我来继承这份文化贵产哪!上天如果不想灭绝这些文化遗产的话,匡人能够把我怎样呢!”

        子路拿起武器准备与匡人厮杀,被孔子制止了,他对子路说:“匡人只是误把我当成阳虎,我们今天只能按先王制定的礼仪,来消弭这场误解,你来抚琴我来和唱!”

        子路听从先生的安排,取琴抚奏起来,孔子也随着琴音唱起歌来。唱完三个曲子后,匡人闻听才知道被他们围住的正是崇尚礼乐的孔子一行,随即撤走了士兵。至此,被围困的孔子一行方得以脱离险境。

        离开匡地前,孔子感慨地对弟子们说:“你们若不去观看那崇山峻岭的峭壁悬崖,就不能知道从高高悬崖上坠落下来的可怕;你们若不亲身到那深不可测的泉水潭中试探一下深浅,就不知道被深渊淹没溺死的危险;你们若不去观看那一望墙角边的大海,就不知道那惊涛骇浪是怎以一回事。今后遇到都应该知道事故的原因,分析事故的性质,预测事故处理的结果。谁能掌握好处理问题的这三项原则,他就不会被优患缠住了。


  https://www.dldwx.cc/xs/26401/14146465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