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八零穿书:大佬的短命前妻 > 第九十六章 过世

第九十六章 过世


夫妻两个全都搬出去另过,是要付出代价的,赵玉娥一遍又一遍的骂着沈常山,不孝忤逆,娶了媳妇儿忘了娘。
刚提出搬家的那几天,赵玉娥就堵在他们村子里的房门口,从早上骂到晚上。
沈常山对自己的几个兄弟姐妹没有多少感情,却不能做到完全抛弃父母。
最后几番协商下来,以后每个月工资的一半儿,用来孝敬父母。
逢年过节该有的孝敬,也一点都不能少,才将妻子和儿子,顺利的从村里面带出来。
住到了镇上,一家三口全靠着沈常山,那五六块钱的工资勉强度日。
王爱琴为了给丈夫多分担一些,经常去外面挖野菜。
跟镇上的居民熟悉了一些以后,私底下也会接一些做鞋子,缝补的事情,多多少少能赚个几毛钱的进项。
经济拮据,日子虽然过得清苦,但一家三口能够和乐的住到一起,不用忍受老家那些人的欺负,幸福感提升的非常快。
老家的人一到要钱的时候,还是会跑到镇里来找沈常山哭闹。
沈常山十次里,偶尔会满足个一两次,如果他们闹的厉害了,就直接断供。
老家那帮人里面,就只有二儿子沈常山是个可以领工资的,自然不肯断了这门亲,便总是好好坏坏的这样来往着。
一直到沈卫南十岁的时候,王爱琴再次怀孕,沈常山也当了两年的大师傅。
夫妻两个这些年勤勤俭俭的过日子,也存了一笔不小的家用
,便在镇上买了一个小院子,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家。
还没有高兴几天,老家的人又闻风而动,跑到了镇子上。
赵玉娥又哭着说,小儿子沈常安已经十八岁了,就因为家里没有多余的房子,一直说不上媳妇儿。
如今他这个二哥买了这么宽敞的院子,也不想着帮衬帮衬弟弟,话里话外都是想让沈常山将这个院子,让给他小弟做婚房。
沈常山自然不愿意,他好不容易给媳妇儿和孩子们一个完整的家,将来自己的儿子长大了,也是要娶妻生子的。
赵玉娥的两个女儿已经出嫁,现在就剩下小儿子的终身大事没有解决。
要说家里真没有钱,王爱琴是不相信的。
两个小姑子出嫁,赵玉娥可是狠狠的要了两笔彩礼,却没有给女儿们准备什么陪嫁。
沈常山不答应给房子,赵玉娥便带着小儿子,整日里赖在他们的新家里,天天哭哭啼啼的。
沈常安是家里最小的儿子,从小就由两个姐姐照顾着,父母疼爱着,养成了他好吃懒做的秉性。
看到这里这么齐整宽敞的一个院子,有可能成为他的新家,他自然是卯足了劲儿,跟着自己的母亲使劲耍赖。
只要能得到这个院子,他简直手段百出。
沈常山看不上这个弟弟,教训了几顿,把他给赶出去了。
但只要沈常山一去上班,赵玉娥就又会开门,将小儿子给迎进来。
直到沈常安带着一群狐朋狗友,跑进家
里面白吃白喝,甚至对王爱琴言语不尊重。
沈卫南上前鸣不平,却被自己的小叔给一脚踹了出去。
王爱琴看到自己儿子被打,不顾怀孕的身体,从厨房抄了一把菜刀,挥舞着刀背朝着那群人打了过去。
疯狂的模样,终于把这些人,给吓退了出去。
晚上沈常山回来,王爱琴将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个明明白白,沈常山立刻强硬的把老娘给送回了老家。
在老家逮住沈常安那个畜生揍了个半死,然后绑起来,吊在村里面的大树上晾了一整夜,谁过来求情都没有用。
沈常山离开之前,又和父母关在一起聊了半个小时,然后头也不回的出了村子。
自此以后,他们在镇上的日子平静了许多,老家的人一年就来两三次,每次来也算是有正经事情由头,不会像之前一样胡搞乱闹。
接下来一年,沈常山都没有给老家人一分钱。
第二年才又开始陆陆续续的,会给父母孝敬一些钱财补品,但也不多,只是比普通亲戚丰厚一些。
就在全家人都觉得日子越来越有盼头,存款也慢慢富裕起来的时候,沈常山在工作岗位上突然倒了下去,再也没有醒过来。
这一年,小儿子沈卫北,还差两个月才满三岁。
王爱琴听到消息的那一刻觉得天都塌了!
早上出门还生龙活虎的丈夫,怎么说没有就没有了?
她一个妇道人家,还拖着两个孩子,受到这么重的打击,一下
子就懵了。
食堂打了镇里的电话通知到村里,下午沈家就来了一帮人,把沈常山的尸体拉回了老家,开始处理后事。
王爱琴抱着小儿子,后面跟着大儿子,一路追着拉丈夫的拖拉机,跟回了老家。
最后赵玉娥连灵堂的门都不让她进。
她将王爱琴堵在院子外,对着她又打又骂,说是她克死了自己的儿子。
哭嚎得惊天动地,仿佛是自己的心肝宝贝去世了一般。
王爱琴本就伤心难过的失魂落魄,没了主意,此时被婆婆骂着,竟然也生了死志,想要跟着丈夫一起去了。
但怀里的小儿子哭嚎不止,大儿子也扑上来,帮她抵挡着奶奶的拳脚。
王爱琴在院子外跪了一个下午,赵玉娥他们就是不允许,她到丈夫的灵前跪着,整个村子里没有任何人帮他们说话。
等到天也完全黑了下来,所有的人都走完以后,赵玉娥才把她扯到沈常山的灵堂前。
又打了她两个巴掌,让王爱琴和两个孩子,在沈常山的灵堂前守了一晚上。
而沈家的其他人,一个都没有来守灵,全都回了房间睡大觉。
第二天早上发了丧以后,沈家的人便当王爱琴母子三人不存在一般,开始商量着要怎么分配他的遗产,以及即将到手的抚恤金和工作岗位。
王爱琴和孩子们饿了几乎一天一夜,丈夫刚下葬,便看到沈家人这些丑恶的嘴脸。
她为了两个儿子,用尽最后的力气,拖着孩子
们逃出了沈家,跑到村长家里。几乎要血溅当场,才让村长安排了拖拉机,将他们母子三人送回到镇上。
回到镇上以后,为了孩子,王爱琴站了起来,吃饱喝足了,她还要和沈家那帮人战斗。
一直厮打争吵了两个多月,最后沈常山已经退休了的老师傅出面,才帮王爱琴保住了工作和房子。
沈常山的抚恤金,接近一百块,最后都给了他的父母。
条件是王爱琴不能再嫁,如果再嫁必须净身出户,房子和孩子都要留给老沈家。
而且王爱琴如果不再嫁,也必须代替沈常山履行赡养父母的责任,逢年过节,该有的孝敬也不能少。
这个条件里并没有说明王爱琴要孝敬多少,老家那边觉得不说明,以后拿捏住了这个寡妇媳妇儿,想要多少就能拿多少。
王爱琴那边没有想太多,不说明也好,她有多大的能力就给多少的孝敬,给不了也不能强迫她。
王爱琴因为丈夫过世,得到的新工作,就是在食堂后厨打杂洗刷。
看似简单,其实十分的劳累,人要用力气的时候,搬菜扛面的也要下死劲。
逢年过节忙起来的时候,也要半个多月的连轴转,工资却连丈夫的一半都没有。
好在同事们知道她的情况,大家也都多多少少的会帮着她分担一些,她才慢慢的坚持了过来。
直到把自己给锻炼的如同男人一般,能扛能挑的,工作也做的越发顺遂。
可是老家那
边并没有消停,他们还在想尽一切办法,想要把王爱琴逼走改嫁,霸占沈常山留下来的房子。
院子里面偶尔会出来一些死老鼠,门锁的孔老是被堵,几乎一个月换一把。
家里的米缸、面缸,前一天刚盛满,第二天就被抢劫一空。
王爱琴去报过案,但根本抓不到人,无奈,她干脆不再给家里存粮,每次都让儿子放了学,在食堂里吃饭。
一直发展到有人开始半夜翻墙,进入他们的院子里,在王爱琴的房间窗口骚扰她。


  https://www.dldwx.cc/xs/19328749/1919182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