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石头村传 > 第62章 天露美景七月天

第62章 天露美景七月天


七月七日这天早上,石飞汉和梁耀福踏着晨露,从文羊田寨走出来,想在附近的双石山中采挖一些山草药。

        他们沿着崎岖的山路曲折而行。一路上,只见群山叠翠之中一座峰顶悬麓的挂着一轮红日,缕缕阳光从云层穿过,把万道金光洒向点缀在群山上的村庄,山间绿树红花,彩蝶翩翩,百鸟和鸣,如诗如画的原生态优美自然风光映入眼帘,令人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

        山青,水碧,村庄,田野,全沐在瓜果成熟和山花飘香之中……好一派大唐盛世的田园风光!

        “秋天的双石山多美啊!蓝天、云海,山花烂漫,层林尽染,秋色如画,满山的捻仔熟到‘呢呢甩’,别有一番风情!”走在后面的石飞汉触景生情地说。

        梁耀福拍了拍石飞汉的肩膀,赞道:“阿汉,好文才啊!”梁耀福称赞过后,又说:“阿汉,我们眼前所看见的,已经不是双石山的美景了。”

        “哦?”石飞汉不解地问。

        梁耀福笑着说:“我们不知不觉来到了天露山北麓禅龙峡了。”

        梁耀福话音刚完,突然,附近传来了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和喧天的锣鼓声。

        石飞汉向着梁耀福:“耀福伯,附近为何这么热闹?”

        “今天是梧洞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我们前去看看,怎么样?”梁耀福提议。

        石飞汉:“好。”

        天露美景七月天,最是激情泼水时。天露山下的梧洞村在七月初七这天,迎来了“泼水节”的盛大节庆。

        有道是“各处乡村各处例”。在天露山附近,在每年的七月初七泼水节期间,是情窦初开的青年男女期盼已久的节日。他们喜欢到林间的草地做丢包游戏。精美的花包是姑娘亲手用彩色花布所做,里面装着棉纸、棉籽等物,四角和中心缀以五条花穗,这是是爱情的信物。男女双方通过丢包、接包传达情意,各自挑选好自己的心上人,小伙子便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姑娘,双双携手,钻到树林的僻静处谈情说爱去了。

        天露山附近村寨有梧洞、洛洞、上洞、下洞、內洞、外洞、七洞、洞口、里洞、黄窝十个坊,总人口达5万人,泼水节是这十个坊一年一度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农历七月上旬(即民间七月初七七夕前后十天左右)举行,为期二至三天。

        过去,他们的祖先视泼水节是为了趋凶避邪,后来,泼水的习俗逐步成为他们相互祝福的一种形式。在十坊人看来,水是圣洁、美好、光明的象征。世上有了水,万物才能生长,水是生命之神。人们用泼水的方式,清除过去一年中的不顺,期盼着一个美好和纯净的未来。

        水,是一篮充满祝福的礼物。有人会选择用花枝洒水,来表达对你的祝福;有人会用各种各样的器具泼洒在你身上,也有会直接用水管喷浇……尽管表达的方式不一样,但他们都是抱以最真诚的祝福给你。

        在这里,水就象征着幸福,被泼的越多也就代表着你会越幸福。

        今天一大清早,云雾缭绕、高耸云宵的巍巍天露山,艳阳高照、山欢水笑,各坊数万名民众身着节日的盛装,一路敲锣打鼓,舞着醒狮,燃放鞭炮,走向洛洞坊附近的禅龙峡平镜明湖。

        中午时分,十坊民众齐集在禅龙峡平镜明湖上,泼水节盛大开幕。现场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四处可见精彩的泼水大战,各坊之间,民众之间,快乐没有界线,大家欢快地泼洒着祝福的水,尽情地享受着湿身狂欢的乐趣,平镜明湖上笑声、水声不绝于耳,整个场面沉浸在欢乐沸腾的气氛中……人们把祝福的吉祥之水彼此泼向对方,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

        “泼透全身,幸福终生,百病离身!”梁耀福望着那群全身被泼湿,变成落汤鸡的狂欢人群,兴奋地对石飞汉说着。

        “耀福伯,你说得真好。”石飞汉也被如此热闹的场面吸引着。

        梁耀福仄着耳朵,向着石飞汉,大声道:“阿汉,你刚才说什么?!这里人声喧闹,听不清楚……”

        石飞汉走近梁耀福,双手合拢成圆形状,贴近梁耀福的耳朵,大声道:“我是说,你刚才说的那句‘泼透全身,幸福终生,百病离身’的顺口溜,说得真好,很应景!”

        梁耀福连连摆手,哈哈大笑道“我大鲁粗一个,那能说出这样的话!这话,是在十坊九里世代流传的”

        慧能望着梁耀福,好奇地:“哦……世代流传的还有什么世代流传的吗?”

        梁耀福被石飞汉一问,倒想起了几时听他爷爷说天露山的来历、八仙玩漂流的传说故事。“阿汉,待会泼水结束后,他们还要去禅龙峡玩漂流,不如我们现在先去,再讲几个好听的故仔你听?”

        石飞汉拍着双手,高兴地说:“好!”

        梁耀福领着石飞汉,沿着崎岖山路,一路攀登,时而是潺潺的流水声,时而是飞瀑扑面在瀑布的“轰轰”声中,石飞汉体会到了李白“飞流直下三百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境,心潮不禁跟着澎湃起来

        不知不觉之中,梁耀福和石飞汉登上了天露山禅龙峡谷峰顶。但见主峰与次峰之间是连绵起伏的山头,山脊是开阔的草坡,不时有野牛成群满山奔走;在山之阳,竟是一片花海,漫山的杜鹃开得红艳艳,满山都是映山红。

        于是,石飞汉的兴致上来了,疲劳不见了,生出“身临此境,不枉此行”之感。

        梁耀福见石飞汉如此兴奋,便说:“在天露山方沿几十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你就算错过了婚期,也不要错过了天露山的杜鹃花期和泼水节。天露山的七月天,真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

        天露山禅龙峡果然气势磅礴,不愧为“峡谷卧龙”。

        石飞汉抬头远眺,只见一条栩栩如生的巨龙磐在半山之中,把来自高山峰崖陡峭中奔腾呼啸而来的瀑布引入溪流之中,,浑然天成一条原生态漂流河道。

        梁耀福面对这得天独厚的美景,引不住向石飞汉介绍起来:

        天露山脉呈南北走向,主峰天露山位于南端,次峰水源山位于北端,海拔1251米,为新州境内最高山。此山高耸云宵,山势巍峨、终年翠绿,云雾缭绕,两峰直线距离越1o公里,双峰顶似两块巨石矗立在云海之上,时幻时灭,犹如海市蜃楼。山上怪石遍布、山花烂漫,传说美丽;山中处处灵气,处处生机,杜鹃花、吊钟花、龙须花、野杪椤、原生茶以及各种珍稀花木等组成了一座绿色的宝库。一泉出自半山的岩石上,若承天上甘露而生,人称仙源,高山流水汇成天露之水汇合流入天河,为天河的源地。波光涟滟,秀丽明媚的天河,浇灌出一江两岸的秀丽风情,孕育了世世代代的天河子民。

        石飞汉专心听着梁耀福的介绍,一不小心,脚下踢到了一块石头,痛得他“哎呀”大叫一声,低头一看,脚下一条曲折萦回、满目翠绿的漂流河道,如玉带串珍珠般将沿线的奇峰怪石连成一线;河道两旁,处处灵气、处处生机,梅花、杪椤等珍稀花木环河绕道,仿如一条绿色宝库带;滴绿溢彩的原始森林遮天蔽日,山高林密的空气特别清新,是天然的大氧吧

        四周的景物仿佛都被今天的节气点化过了,出神入化、灵气飞扬,人与自然构成了一幅和谐相处的幽美画卷。真是:人在中上行,如在画中游。

        美景当前,惹得梁耀福也富有诗意地说:“这里的景美,故仔更美!”

        石飞汉一听,猛然醒悟,忙说:“耀福伯,你还未讲故仔呢!”

        “好!”梁耀福清了清嗓子,坐在刚才石飞汉踢到的那块大石上,稍稍昂起头颅向天,半眯着眼睛,嘴巴一张,当年听他爷爷讲的那些八仙玩漂流的故事情节从话匣子里滔滔流出,就像禅龙峡的山溪流水一样涓涓不断:

        “在岒南广袤的沃野大地上,巍峨矗立着一座白云缭绕、山清水秀的大山——天露山。它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南海之滨。盘古开天辟地以来,这里流传着一个个动人的民间传说。”梁耀福摇头摆脑,效仿当年他爷爷的举止神态,作了一个开场白后,话题一转,“阿汉,你别以为现在的天露山,草木长得茂盛葱翠,以前可是个寸草不生,光秃秃的,叫铁炉山呢!”

        “怎么可能呢?”石飞汉将信将凝地望着梁耀福。

        梁耀福一本正经地说:“刚开始时,我也不太信,后来村里的长辈都是这样说的,我信了。或许,你听我讲了“八仙降妖”这个故仔,你就信了。”

        石飞汉向着梁耀福:“哦,还有出处?”

        梁耀福一本正经地对石飞汉说:“对。”

        梁耀福脖子一伸,清了清嗓子,然后,讲起了“铁炉山变天露山”的故事……

        (本章完)


  https://www.dldwx.cc/xs/145710/58966563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