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石头村传 > 第47章 流连忘返

第47章 流连忘返


大年初一这天一大早,石池彬、石玉莲还有桂花穿着节日的盛装,踏着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气氛上山来邀请石飞汉去梧洞村里睇舞金龙。

        石飞汉:“好。”

        在石飞汉的感觉里,父亲一去不返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岁月带走了懵懂的往昔,光阴流逝了青涩的年华,这“过年”的味道被流逝的时光冲淡,一部分被思念占据了;一部分被长期隐居深山之中的生活冲淡了;自己年岁渐长,对“过年”看的淡了,以至于兴趣索然了,倒是对儿时过年的“味道”更加怀念了。尤其是对过年“舞狮子”,至今记忆犹新——

        过年“舞狮子”,在石头村,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民间喜庆活动。每逢过年,必然敲锣打鼓,舞狮助兴。人们认为舞狮可以驱邪避鬼,迎祥纳吉,“狮子”临门,是“驱除邪恶、光耀门庭、大吉大利”之事,所以,舞狮一直是一项备受当地百姓欢迎的民俗活动。

        石飞汉七岁那年春节,大年初二一早,村里和他年龄不相上下的文成、允权,还有邻家小妹李兰等穿着新衣,前来邀他睇舞子。

        石飞汉的娘亲这天去村了(当地习俗,大年初二开年后,外嫁女要回娘家探亲拜年),他一人在家,正有点闷,难得有这么几个好伙伴找他去玩,于是,爽快地答应了。

        文仔说:“村地堂现在舞狮子,我们去看舞狮子怎样?”

        “好啊!”他们几个崩崩跳跳,嘻嘻哈哈地朝着村地堂而去。

        临近地堂,一阵喧天的锣鼓声传来,好像在催促他们快点前往。

        他们加快脚步,走到村地堂前,只见黑压压的人群把诺大一个地堂围着。

        他们像刺猬一样灵巧地钻入人群,来到地堂前。只见在广阔的地堂中央,有三个人正在进行舞狮表演: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尾,尾配合,另一人戴着面具(俗称大头仔或大头佛),身穿大襟衫,手持葵扇,手舞足蹈,引狮子向前。

        在地堂一旁,有三个人分别打鼓、敲锣、击钹,配以象征狮吼和风雷之声。狮子随着锣、鼓、钹声的强弱、快慢、急、柔和而舞动。时而随着鼓点起舞,时而左右盼顾,时而引颈独立,时而俯仰跳跃。“狮子出洞”、“窥测方向”、“高台饮水”。

        石飞汉他们觉得十分有趣、好玩,忍不住也跟着现场的大人们鼓掌、喝彩!

        ……

        一阵喧天的锣鼓声打断了石飞汉儿时过大年睇舞狮的美好回忆。不知不觉中来到了天露山下的梧洞村。

        走在身边的石玉莲指着前面人头涌涌的广场,温柔地说:“阿汉哥,到梧洞村了,又在想什么呀?”

        石飞汉回过神来,举目凝视前方:“哦,这么快就到了?好啊!睇舞金龙去。”

        天露山下的梧洞村在大年初一又迎来了一年一度“舞金龙”的盛大节庆。

        进入村口,只听到锣鼓喧天,人头涌涌,热闹非凡,舞金龙活动正在开始。

        过年的天气说变就变,刚才还是艳阳高照,晴空万里,突然之间,天上飘着一片乌云,不一会儿,竟洋洋洒洒下起了毛毛细雨。但并没有减少现场的人看舞金龙的热情。

        在走大王现场,石池彬现梁耀福也在其中,便叫了石飞汉他们几个一起过去打招呼。

        梁耀福在他村见到石飞汉他们,十分高兴,从袋里拿出一叠利是,每人派了一个。

        石飞汉、石池彬、石玉莲、桂花异口同声地说:“福伯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一位须俱白的老人来到梁耀福身旁,和梁耀福打招呼后,一边派利是,一边转向石飞汉,“这位是?……”

        梁耀福连忙对那位须俱白的长者介绍:“这个男的是敢当叔一个远房亲戚,叫阿汉。”

        梁耀福把石飞汉介绍后,接着,挥了挥手,叫石飞汉过来,指着那老人向石飞汉介绍:“阿汉,我介绍一位朋友给你认识认识。这位是云排村的村长,名叫苏伯,平日为人心肠很好,乐善好施。”

        石飞汉上前一步,双手合拾,恭敬地说:“苏伯,新年好!祝您新春快乐、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互道一番新年祝愿话后,此时,只见两条“金龙”,分别由十八名男子和十八名女子负责舞动,一人负责舞动龙珠。随着锣鼓敲响,“龙珠”在前头引路,两条“金龙”随即追抢“龙珠”。在鱼、虾、蟹等动物舞的衬托下,那两条“金龙”绕村游行前进。

        石飞汉他们看得十分高兴,石池彬看得兴起,手舞足蹈,突然摸了一下头脑,问石飞汉:“阿汉哥,为什么那两条“金龙”要绕村游行呢?”

        石飞汉向着石池彬:“阿彬,我们到了别人的村,最好是只看不问,不要惹事生非。”

        “阿汉真懂事。”苏伯听了石飞汉说的话,一边夸石飞汉,一边向着石池彬说:“金龙绕村前进是行大运、保平安、祝丰收的意思。”

        苏伯说完后,向着石池彬,接着说:“相传,在古时,天河每年五、六月份河水暴涨,冲过护城堤,造成城镇年年受灾,民众更是深受其害。于是在天河的拐湾处,筑成一道防洪堤,在堤内建“龙神庙”,后又称“洪圣庙”,人们初一、十五前来朝拜,祈求龙神保祐风调雨顺、安居乐业、五谷丰登。”

        接着,苏伯描述金龙舞动时,舞金龙的人除了要有扎实的武功,还要细致地通过金龙的腾云驾雾、金龙盘珠、龙腾四海、二龙争珠、双龙出海、金龙戏珠、飞越高峰、金龙戏水等动作,来表现金龙的勇猛、刚劲、灵巧以及表现其情感。

        要表现出金龙的活灵活现,在舞动时,以龙头手为指挥,舞龙人视龙身长度定舞龙人数,敲锣1人,敲鼓1人,举旗1人,提灯1人。其他鱼、虾若干人等。每个舞龙队员穿着统一的黄色衣裤,系腰带,头裹黄巾,脚穿布鞋。队伍按前面旗队、头牌、水簇灯(鱼、虾、蟹、螃)、蛟龙扇、锣鼓队、舞龙队的次序排列;

        全套舞龙动作分小游龙、大游龙、龙抬头、龙翻身、钻龙尾、盘龙窝、滚沙龙。在滚龙时,人与人必须靠得很近,龙才能滚得圆、滚得高。开始出场锣鼓敲响为指挥,龙珠引路,金龙如追抢龙珠似的飞追逐,所有动作都在龙游动中进行,在鞭炮声和鱼、虾等动物舞动的衬托下,绕村寨或街道而舞,一为辟邪,二为行大运,三为喜庆助庆。

        金龙一动,走到哪里,哪里就是福,所以当地善长人翁、百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期望金龙的到来,保家庭平安,保村寨平安。

        苏伯活灵活现描述现场舞金龙,直听得石飞汉他们连声叫好。

        “阿汉,你看,这两条金龙好像真的一样,是怎样做出来的呀?”石池彬看着那两条正在舞动着的栩栩如生的金龙,高兴得竟然忘了刚才石飞汉对他说过的话。

        石飞汉向他使了一个眼神,不料恰被苏伯看见。

        苏伯善解人意地介绍开来:

        金龙制作十分讲究,龙身长的达五六十米,一次要三十六个人出场舞动。

        另加龙珠一只,龙头、龙身(段)、龙珠均为竹丝扎成,贴上等装饰,糊以金色绢布;

        布染着色画鳞片,金龙制作工艺轻巧坚固,特别是龙头部分,一个十多斤重的龙头,可以承受12o斤的压力。

        金龙在扎作方面栩栩如生,十分生动,且做工精考,线条流畅。

        金龙的造型精致大气,外轮廓灵巧概括,主色调金黄色中有绿色作修饰,尤其金龙的龙须更是做工精细流畅。

        以往,圣龙每年要扎作一次,必须要在每年年二十九前扎好,同时要举行“开光”仪式:在沙滩上杀鸡“点睛”(挂彩)、起舞等。

        从春节时大年初一至元宵节,到镇内各村寨住户拜年,表演金龙。

        到元宵节后在洪圣庙处将金龙火化,金龙的的灰撒入河中,那些龙裙布,人人争着用来为小孩子做衣帽,据说小孩穿了龙布做的衣帽可快高长大,无灾无难。平时每逢重大节日或庆典都会出动金龙队舞龙贺庆。

        看着那两条舞动得栩栩如生的金龙,石玉莲、桂花她们觉得十分有趣、好玩,忍不住也跟着现场的人们鼓掌、喝彩!越加的流连忘返了。

        (本章完)


  https://www.dldwx.cc/xs/145710/58966561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