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石头村传 > 第2章 岁月蹉跎

第2章 岁月蹉跎


在广袤的南中国大地上,有一条村庄石头村镶嵌其间;在莽莽苍苍的粤西山区的山水间,有一座巍巍大山——石头山,以拔地通天之势屹立于苍茫天地之间,与享有粤中南“第一山”之称的天露山蜿蜒相连,环抱在逶迤叠翠的二十四座群山之中。

        山中处处灵气、处处生机,各种珍稀树木和奇花异草组成了一座绿色宝库,山高林密的空气特别清新,是天然的大氧吧。山中奇峰怪石遍布,圣迹胜景众多,故事、传说优美。

        这条村庄有5o多户人家。村前那块巍然屹立的巨石,伴随世世代代石头村的子民一路走来,是石头村历史的缩影。

        石头村四面群山环绕,中间地势平坦开阔,人杰地灵,人才辈出,蕴藏着深厚的人文气息。这里民风纯朴,人民勤勉,奋进取。石德天出生在村中一户书香之家。父亲石秀清是当地一代名师,在广兴县环城中学任校长。

        石德天六岁那年,有一次,村子里遭土匪山贼抢掠,绑架了石德天。石秀清为救小德天丧身于劫匪的枪下。万幸的是,小德天凭着机智逃走,避过了此劫。

        俗话讲:“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石德天后来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干出了一番伟业,成为赫赫有名的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广东石氏集团的开山鼻祖、石氏模式的创始人。

        石秀清丧身后,小德天母子俩相依为命,母亲秦丽青含辛茹苦养育小德天,供他读书识字。

        好不容易,孤儿寡母总算熬出了头。小德天从到高中学习成绩名列班级前茅,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肇新师范学院。

        才进师范院门3年的石德天凭着品学兼优的表现被组织选中,提前毕业。不久,一纸行文,被组织分配到高德中学教书。

        石德天本以为1o年寒窗苦读,终于当了一名教师,不久荣升为副校长,2年后又升为校长,继承父业,总算是苦尽甘来,以后可以好好孝敬一下母亲了。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的磨难,又一次降临到他的身上。在高德中学任校长期间,阴差阳错地被错划为右派分子。不久,母亲也急火上身,气绝身亡。

        风萧萧,野茫茫。一条芒花蓬蒿遮掩的曲曲弯弯的小路通往莽莽二十四山,一只孤雁在空旷寥廓的天宇翔行,伴随着石德天回到老家石头村。从此以后,高德中学校园里,少了一名年青有为的教师;中华大地上,诞生了一位赫赫有名的一代“鸡王”。

        俗话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成就石德天养鸡的辉煌业绩,就是从那时被错划为右派分子遣返老家,从本乡本土开始的。

        石德天被错划成右派分子回家务农后,终日郁郁寡欢,默默地忍受着右派分子的折腾。

        盛夏的一个黄昏,残阳如血,晚霞将大地抹得一片紫红。

        石德天将晒干的木薯片收好后,坐在家门前那株桂花树下那张竹椅,一边用烂葵扇扇风纳凉,一边眺望远处逶迤起伏的石头山。

        忽然,头顶传来了大小雀鸟的叫声,抬头望去,见到树上有只母鸟,正叼着一条小虫,喂养着窝里嗷嗷待哺的几只小鸟。有一只小鸟抢到食物后,唧唧大叫,兴奋无比。

        触景生情!

        石德天真想不到,自己一生为人正直,多行善事,但为什么竟是苍天弄人,妻子额上的皱纹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多而深了,但自己却一直未能给她过上安乐的日子。

        “德天,你怎么啦”石德天这才从怔怔中醒悟了过来,低头望去,问的是他的妻子石二妹。

        石德天连连摇头否认:“没……没什么……”

        石二妹一语戳穿:“德天,你别欺骗我了。你有不解的心事,你的眼角流下泪了。”

        石德天用手抹了抹眼角,才知道上面早已有泪液,只好幽幽地长叹了一声:“唉”

        石二妹的口气满是歉意:“德天,没有子嗣,作为一个男人.是格外心烦意乱的。我嫁与你这么多年,却没能替你生儿育女,每逢想到这一点,我的心不但感到内疚,而且是在作痛。”

        石德天安慰道:“二妹,这事怎能够怪你一人呢我也有一份责任嘛。”

        石二妹的牙齿咬着嘴唇,良久,才启齿道:“德天,我想到了一个办法。”

        石德天一听,来了兴趣,伸长了颈脖,追问道:“什么办法”

        石二妹:“你将我体掉另娶吧,我对此决不会有半点怨言。”

        石德天嗔了她一眼:“看你,讲到哪里去了。你嫁与我这个右派分子,已让你吃了不少的苦,我的心里总是感到对不起你。你怎么反而讲出这样的话来呢”

        石二妹感动得眼睛含着闪亮的泪花,鼻子一酸:“如果你不休我,那么,我又不能为你生子传宗接代。”

        石德天把脸一沉:“二妹,你别再胡言乱语了。今生我与你既然成为夫妻,就要相敬如宾,白头偕老。”

        石二妹见石德天怒,再也不敢多言了。

        日子,在一天天过去。近段,河西大队忙于督导各农业生产队秋季晚稻施肥,做好除虫害等工作,苏文书已经有好些日子没有上门找石德天了。石德天也在“惶恐”的日子中得到暂时的安宁。

        当石德天家门前那株桂花树飘香,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来到了。

        山村的清晨来得特别早。

        铺满草地的露珠是那么的晶莹,又是那么的冷峻。

        山雀,开始在枝头啁啾不停了。

        中秋节这天,石德天一大早就起床了,踏着铺满草地的露珠,急急脚赶去离家十多里的天光墟,买了一筒月饼,本来想再买只鸡回去过中秋节的。但他伸手往袋里一摸,觉己身无分文,只好呆呆地踏上了回家的路。

        石德天趁墟回来,走了大半天的路,滴水未进,回到家门口,见大门关着,便从衣袋里拿出锁匙开门,一进屋把月饼、柿果放在大厅台上,觉得有点口渴,便到厨房的大水缸里拿起木壳,舀了大半壳水,一仰头,“咕咕”地把木壳里的水喝了个精光。

        石德天喝过水后,走出大厅,见石二妹还未回来,便在厅堂那张沙坐下来,拿出一包“红叶牌”烟丝,用烟纸卷成喇叭状“牛舌烟”,划了根火柴点燃,深深地吸了一口,深情地望着从两个鼻孔中飘逸出来的缕缕烟雾,慢慢地飘向空中,去际会屋外上空飘浮着的朵朵云彩,神游在这消遥自在的“吞云吐雾”之中

        忽然,一道光芒在大厅内闪现,石德天不由得抬头而望,原来,正午的阳光从天窗(天井)处照射进来,此时,阳光恰好照在墙壁上的那幅油画;画面上的波涛,在阳光的照射下出耀眼之光。

        刹那间,石德天被这一现震撼了,也引了无限的思索。

        莫不是天机示人,中秋节有鱼肉了?

        由此,石德天想起小时和北石、北金等几个村中小伙伴去天河游泳捉鱼的情景。

        石德天想到这里,一拍大腿:对呀,去天河捉鱼!”

        石德天从杂物间找出尘封多年的鱼具,径往天河而去。

        (本章完)


  https://www.dldwx.cc/xs/145710/58966557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