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重生有田 > 第五十六章 那些事

第五十六章 那些事


道完歉,将事都讲明白,四人和好,留下西瓜,姐弟俩就往家赶,小溪在路上把想好的借口给他说了说。

        俩人有点喘气地赶回家,小溪赶紧跟陈爷爷说:“爷爷,我们回来了。”

        小溪去的确实是有点久了,花生都摘了好大一山了。

        匆忙瞥一眼,“哦,对。”两下把手里的花生藤上挂着的花生摘掉,扭头准备批评一下陈玉彬这种不打招呼的行为。陈爷爷指着他的头,好奇地问:“咦?你这头怎么是湿的?”

        啊……小溪扭头一看,可不是嘛,头湿漉漉的,自己刚才怎么大意的没看见呀?赶紧给陈玉彬使眼色。不过,爷爷这眼神也太好使了吧,他这寸板干的快,就还有点湿润,额前还有几绺儿耷拉着,这都看出来了!

        “啊……这个头……”怎么回事呢?嗯?见姐姐给自己使劲使眼色,啥意思呀?没办法了,只能靠自己,想想,想想……“啊,是这样的爷爷,我去赵娟家玩,见她在洗头,我也挺热的……出了好多汗嘛,我就想说在她家洗个头吧,正好凉快凉快,而且中午在家没洗,然后我就在她家洗了个头,嗯。”&1t;i>&1t;/i>

        “哦……你这嗓子怎么回事儿呀?跟破锣样儿。”陈爷爷早就忘了自己原本要问的问题,转过身继续摘花生,随意地又丢了个问题。

        “哦……咳咳,嗓子呀,我刚喝水不小心呛了一下,一会儿就好了。”陈玉彬假装不在意地一说,其实内心很是不自在。

        “对对对,他跟小娟打闹,喝水的时候,小娟推了他一下,就不小心呛着了。”小溪补充道,生怕爷爷再问下去,那可就要露馅了,赶紧换个话题,“对了,爷爷,我去给你们切个西瓜吧,这天儿热的,凉快凉快。”说完边假装用手在脸颊旁扇两下,边拉着陈玉彬就躲进了灶房。

        不对,好像要问什么来着,想了一下,没想起来,就不想了。随意地瞄了一下,看见院子中间的小黑,一身的狗毛也是湿的,这会正躺在石板上晒毛呐。陈爷爷转身想问一下两个孩子,这是怎么回事,可他俩已经进屋了,张张嘴心想算了,就又开始忙着摘花生顺便等西瓜吃。&1t;i>&1t;/i>

        等到晚上躺下了后,小溪想起弟弟说的水底有什么东西拉他,天呐,不会是传说中的水鬼吧,摇摇头,她可一直都是无神论者,不太相信,可那又是怎么回事儿呐,也不可能是漩涡什么的,据陈玉宏两兄弟所说,水面可一直很平静。难道真的有水鬼,而且自己是怎么重生的,这些都好奇怪,这世上真有神怪?

        第二天早上,姐弟俩五点半就起床了,陈爷爷早早就给做好了饭,洗漱吃完饭,兜里揣着爷爷刚给的五元大钞的生活费,米粮菜昨天就带去锁在箱子里的。所以两人打着空手,小溪打着电筒,三人摸黑出了。

        陈爷爷在院坝头,毕竟两个孩子第一次在学校住宿,要独立生活,所以很是不放心地一遍又一遍地嘱咐一些寻常小事,见孩子们都走远了,又站了一会儿,才回屋。反正再睡也睡不着了,就开始喂鸡喂猪,收拾家里,开启新一天的生活。&1t;i>&1t;/i>

        因着赵老师被调到乡上的学校了,所以,这群孩子就由赵老师负责安全的带回学校。三人到了赵老师家,现他饭都还没吃完。几人就坐下等一会儿,期间又等来了蒲小丽,等他们饭吃完收拾好,赵老师便带着自己的两个孙子、蒲小丽和小溪仨上路了,往大队走的路上还捡了几个。

        到了学校,寝室里的原校生教了他们怎么蒸饭,怎么给自己的饭盒做记号,在哪里打热水,什么时候有热水等等,搞得差不多了,也到了上课的时候了。

        上午就分了班,小溪仨很幸运地都分在了一班,还有蒲小丽、罗婷、尤欢欢等,洪虹被分在了二班。

        然后熟悉班集体,书。小孩子适应新环境很快,两三天就习惯了。

        要说这个学校留给小溪什么事是印象最深刻的,那小溪会咬牙切齿地说“上厕所”。啊,学校里的厕所那真是脏乱差都不足以形容的呀!&1t;i>&1t;/i>

        学校就一个厕所,左女右男,一排二十多个蹲坑,被齐腰高的水泥板挡住。除了大扫除从不冲水,所以好多坑都被堵了,遇上大扫除让他们拿着长竹竿掏厕所,那真是痛不欲生啊!坑一堵,这尿就容易滋出来,时间一久就容易长蛆,真的很恶心,沿着墙边一道,一蠕一蠕,白白嫩嫩的,呕……

        学校是分内院外院的,内院布有寝室、锅炉房、办公室和几间老师的住所。外院,临着马路的那栋四层小楼是小卖部和教职工宿舍,操场,再一栋两层半的教学楼,再过来是后操场,厕所还正好在后操场的后角落里,离内院最远的地方。

        到了晚上,小孩子基本都是要起夜的。后操场很大,只在教学楼的中间挂了一盏灯,厕所门口挂了一盏,厕所也临着马路。因着后操场后面没有什么建筑,而且地势要比操场高,一到晚上,那些树枝显得黑洞洞的很是可怕。进了厕所也不“安全”,里面只在最前面安了两盏灯,是那种比较昏暗的灯,只照了前面部分,后面黑漆漆的一片,也很是恐怖。&1t;i>&1t;/i>

        小溪的胆子一直都小,所以那时候,只要起夜找不着人陪她,她就双手抱胸,低着头只看地面,哪儿都不敢乱瞅,跑着进了厕所,瞅都不带瞅一下后面,低头赶紧上完厕所,又闷着头跑着回宿舍。

        要问小溪这个学校留给自己最美的念想是什么,小溪会抬头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露出完美的微笑说“石榴花”。

        学校可是各处都栽有石榴树,而且年份都不小。有好几棵石榴树的树冠的半径有两三米呐,一到五六月份,火红的石榴花就开遍了整个校园,随处可见那火红的石榴花,充满了生机。唯一遗憾的就是,这石榴树结的果实没人护理,所以小溪直到现在都还没吃过学校里的石榴呐。

        到了夏天,这也是个乘凉的好去处。学校里的石榴树都是用花台围起来的,因着枝叶的遮挡,到了夏天,坐在花台的瓷砖上,很是凉快。&1t;i>&1t;/i>

        要说这个学校留给小溪最值得回忆的是什么,小溪会追忆地说“啊……是篮球赛”。

        说了教学楼后面是个操场,而且是泥地,没有铺水泥。在两边都安有篮球架,说过后操场很大,所以这个篮球场不规范,要比平常的要大许多。

        因着内院要比外院高一坎,两米多快三米。中间隔着一个平台,靠着马路那边围着栏杆,空地摆着两张石桌配着石椅,中间升旗台,再往里走,是一块空地,用于玩耍的。再再往里走,是石阶,上面要比这儿还要高一坎,差不多两米高,所以离后操场的地面差不多有五六米高,那面土墙外围全用四十厘米宽,七八十里面长的石块堆砌紧实了,缝隙还用水泥给堵上。

        上面因着地方不规则,所有修有一横排三间平房,中间一间大的,一边一间小的。而且在旁边还留了个小铁门,是通向后山的,垃圾场也在后面。&1t;i>&1t;/i>

        上面除了花台,留的空地挺大的,很适合孩子玩耍。而且是一块儿独立的地方,所以一开始,这上面的那间大屋子是给幼儿班的小朋友们上课的,后来小溪他们搬到了这儿来住。

        因着小孩子好胜心强,所以一二班的男生隔三差五的不吃晚饭,在后操场上较量呐。以前没住上面的时候,小溪他们都是吃了晚饭,然后挤在教室的窗户边,看热闹顺便给班里的同学加油。后来,她们搬到上面去住,也就方便了她们看球赛,经常捧着饭盒,趴在齐胸的围墙上看下面班里同学们的费力卖弄。

        要说在这个学校里小溪最怀念什么,小溪会说“木屋”。

        内院有一栋两层高的木屋,可以说是冬暖夏凉。在小溪他们后来有段时间搬到了木屋的二楼住,楼上的宿舍都是一小间一小间的,一间住一个班,铁架子靠着四周的墙放着,木箱子在屋子中间整齐地摆成两排。&1t;i>&1t;/i>

        木屋算的上是小溪他们第一次一个小集体住在一起,全是一个班的,虽然木屋不隔音,经常能听见旁边屋的说话声。因着没有吊顶,所以房梁下留了些空隙,能过人,小溪就从那儿爬过学姐们的宿舍。

        要说在这个学校里小溪最喜欢的事是什么,小溪会自信地说“打乒乓球”。

        内院靠着围墙,用砖和水泥砌了六张乒乓台。小溪是上了五年级才学会乒乓球的,水平还不错,只可惜上了初中后就没再玩过了。

        那两年小溪对乒乓球痴迷到什么程度?中午捧着饭盒在乒乓台子那儿,边吃饭边排着队等自己上,到了晚上,有时候不吃晚饭,就为了玩乒乓球。但她还是没有班上的另外两位同学痴迷,那是下课十分钟都要从外院的教学楼跑到内院,然后打完上课铃才进教室。被班主任逮着好几次后,定下规矩,以后凡是在打了铃后进教室就要被罚扫地,至此,他们就在教室里把几张桌子凑一块玩乒乓球。唉~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1t;i>&1t;/i>

        要问小溪在这个学校最感动的是什么,小溪会回味地说“凉拌折耳根”。

        那是上六年级了,中午午休的时候,一个女孩子要回家,她家离学校近,也就十多二十分钟的路程,小溪跟另外一个女孩子陪她回去了。

        回来的时候,他们仨在路上摘了不少的折耳根,怕被骂,那个女孩子去跟班主任销假的时候,小溪她俩就撺掇她问班主任借盐。结果她回来说,班主任让把折耳根拿到他屋里去拌。

        原来,她去借盐的时候,班主任多问了一句,她就把实话都说了,班主任就让到他屋里去拌菜,毕竟调料多。

        那班主任姓唐,是小溪第二个喜欢的老师。

        还有,好多好多的事儿,且听以后细细说来。


  https://www.dldwx.cc/xs/141389/58705894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