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铁血大周 > 第144章 重回西北城

第144章 重回西北城


归程总是漫长而又充满期待的。

        北武城周边城池需要留下数万军队,北武城地处北疆,更需要两万人防守。

        各地原先被抽调的军队,此时也需要一一派回。

        等十万西北军大军走到西北城外的时候,便也就只剩下六万多人。

        此时已经快到清明。

        虽然不说会有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景象出现,但洋洋洒洒的小雨,却是连成丝一般的落了下来。

        庆幸的是,因为近一年来西北官府收到了数量众多的战俘,而对于这些战俘的处理便是投入到各地矿场,另外便是参入到官府的各项营造活动中。

        修路,便是从凉王府中传出来的指令。

        马蹄下踏着的是铺垫在石块上的平整的碎石子路。

        虽然谢书生知道一种更简单坚固的材料,可以将道路建筑修建的更加完美。但是,谢书生并不知道那些东西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生产基础,大周现有的条件和智慧,并不足以支持谢书生脑子中存放的那些庞大的认识。

        无声的感叹着这个世界底下的生产力和工业基础,谢书生便听着队伍前面传来阵阵欢呼声。

        今天对于西北城的百姓来说,是一个值得高兴和欢呼庆祝的日子。

        凯旋而归的西北子弟兵们,在今日抵达西北城的消息,前几天便在城中渐渐流传开来。

        没有官府的组织,城中百姓在今日一早,便早早的来到城门外。

        即使天上还在降着小雨,城外依旧是摆出了数里长的欢迎队伍。

        男子们头顶着斗笠,女人们则是撑着一把油纸伞,列队在城外新修的官道两旁。

        甚至,还有好爽的商贾拉出了绸带,将数里长的队伍装扮的甚是好看。

        人多了,官府便开始担心到时候容易出事,刺史府的官差被上官们呵斥着,赶出到城外来维持秩序。

        城楼上,官府很是迎合民意,将整条城墙装扮的如同新年一般,目光所及处满是红色海洋。

        “这便是百姓们希望的日子。”

        看着面前的道路上已经渐渐的有花瓣洒下来,谢书生侧身对着身边的几位死党说了一句。

        孔玉山总是有着一股文人的气质,即使现在身着铠甲,也依旧让人觉得他应该是位先生一般。听着谢书生的话,此时却是淡淡的笑了起来。

        “要是王翰林在这里,恐怕得吟诗作对了。”

        很可惜,王翰林最终真的是被张志林下令留在了北武城中。

        因为军功,或者说因为身份的原因。

        此时,北武城中的两万大军,以及北疆沿线的数万军队,都由王翰林统帅。

        北部集团军司令,便是目前王翰林的军职。

        这是大周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职务,但是现在却从谢书生的手上诞生。

        其意义将会在未来一一展现出来。

        被张子安昨夜装扮的漂漂亮亮的一个骑兵营,先进入到欢迎队伍中。

        一新的重甲,即使在雨中也依旧挺直的红缨像火一样。

        六尺多的身高,骑在马背上便是一座巍峨的高山,放下的面甲无时不透露出一名士兵该有的杀气。

        千名骑兵已经入到百姓眼中,便立马将所有人的热情点燃。

        城门下的欢呼声一道高过一道。

        还未长成的孩童,更是不知厉害的奔跑在战马两侧,向着马背上的骑兵伸出稚嫩的手掌。

        西北的孩子,从小便希望能够成为西北军的一员。

        这是传统。

        这时候,即使是再羞涩的姑娘,也会将手中的花环送到士兵的脖子上。

        早就接到命令的骑兵们,不论有否家室,都会将脸上的面甲揭开,然后温柔的说上一声谢谢。

        男儿的雄心从来都是用在战场上的,面对家乡的亲人永远都是温柔的。

        作为军队的主帅,张志林走在千名骑兵的后面。

        这是他应该得到的待遇。

        等到一身玄甲,身披大红袍的谢书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身后紧跟着胁逼最年轻也最有前途的小将们。

        这时候,百姓的欢呼声终于是达到了最高潮。

        隐藏在民间的白影,早就将谢书生在前线所作所为一一流传了出来。

        被加工过的故事,总是能够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和兴趣。

        一个威武,不畏死亡,总是冲锋在前的世子殿下,便在百姓们的心中竖立了起来。

        谢书生将面甲取下,夹在腋下,另一只手便如同某些领导人一般高高的举起,不时的挥动着。

        只差最后那几句话,便真的是一模一样了。

        “老谢,给你脖子上挂些,我脖子挂不住了。”

        长得过分好看的张子安艰难的将脑袋从花环中钻出来,然后将脖子上厚厚的一层花环,取下一般不由分说便放在了一旁脖子上空无一物的谢雄脖子上。

        “君子不取嗟来之食。”

        谢雄满是酸味的说了一句,然后便将自己的面甲放下,遮住脸颊上前番在战场留下的疤痕。

        但就是这样一来,往前一段距离后,还真的有几个姑娘大着胆子,将手中的花环送到了这唯一一位带着面甲的小将脖子上。

        千名骑兵已经进入到了城内,此时城门也就在众人面前。

        一群文官以及留守的武将满脸喜悦的站在城门下。

        王正清作为西北刺史,站在了众多官员的最前面。只是此时,看不出王正清脸上的笑容究竟是喜悦还是无奈。

        留守在北武城的将领名单早就已经传了回来,王翰林更是被拍在第一位。

        这个消息被王正清得知的时候,便是一顿苦笑。

        然而,此时大军已经近前。

        王正清只能是整理情绪,脸上堆满笑容的走上前几步。

        “下官领西北官员,恭贺大军凯旋而归。”

        “恭贺大军凯旋而归。”

        城门下,近百名西北官员齐声高呼。

        张志林满怀大笑,很是利索的翻身下马,将王正清弯下的腰扶起。

        身后,亲兵很利落的将张志林的马绳接住。

        “王刺史辛苦了。”

        看着面前相比之前清瘦了许多的王正清,张志林也是不由的感激起来。

        “将军在外浴血奋战,才是最为艰辛,王正清拜谢诸位将军及众将士对西北的贡献。”

        王正清说着,便又准备向着城外的大军拜了下去。

        幸亏张志林眼疾手快,一把托住王正清将要弯下去的腰身。

        “别谢来谢去的了,都或者回来就是好事,堵在城门口也不是个事,都快进城吧。”

        这时候,谢童粗壮的声音传了过来。

        对于自己没能上到前线,谢童是一直耿耿于怀,这时候看着眼前的一幕,一时间竟是吃起醋来。

        但是被谢童这么一搅合,城门下的众人也是带笑了起来。

        众人也不推辞,便重新上马,向着城门进去。

        (本章完)


  https://www.dldwx.cc/xs/125704/58117695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