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煦宋中华 > 第23章 启用沈括

第23章 启用沈括


在下旨启用沈括之前,赵煦很自觉地和太皇太后“通了气”,并且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将沈括起复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让他给自己种棉花,别无他意,您老人家千万不要误会。

        太皇太后将信将疑地勉强同意了赵煦的要求,反正到时候万一现苗头不对,再一道旨,将沈括打出去也就是了。

        但这道旨意在大臣中间却遇到了不小的阻力,这倒在赵煦的意料之中。那些大臣们本来就因为上次苏轼的事而耿耿于怀,这才没过多久,皇帝居然又想把一个支持新法的大臣塞进朝中,这怎么行。

        至于官职大小尚在其次,关键是此风不可长,守旧派大臣很担心,照这样下去,现在朝中大好的“政治局面”会一点点被皇帝重新扳回神宗朝的老路。这是守旧派万万不能接受的,即使是皇帝也免谈。

        赵煦心说:“我只是想让沈括给我种棉花而已,你们真的想多了。”

        但大臣们纷纷捂住耳朵,摆出一副“我不听,我不听,我就不听”的样子,一时之间,对大臣的这种“软抵抗”,赵煦也有点束手无策。

        需知宋朝皇帝的诏令,如果没有得到政事堂大臣的副署,是无效的,下面的官员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拒绝执行。(就是这么牛)

        赵煦由此深知:一个“听话”的宰相对皇帝政令的配合是多么重要。他心中暗暗下了“换人”的决定,是换宰相,不是沈括。但这事需要慢慢来,眼下的当务之急还是想办法把沈括给“弄”上来。

        这种事情问任何一个大臣都是不合适的,赵煦想了好半天,才恍然大悟地觉自己完全可以去请教太皇太后。这关乎皇帝的“为君之道”,也只有当过皇帝,或者掌握皇权的人才有资格回答赵煦的问题,相信太皇太后会很乐意回答赵煦的这个疑问。因为这是一个难得的可以直接影响到赵煦政治观念的机会。

        赵煦带着一副苦恼的表情去了慈宁殿,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告诉了太皇太后。

        高老太太果然很高兴,她高兴的原因有二,一是皇帝遇到问题会找自己,体现了孙子心中对自己的亲近和信任;二是官家年纪虽小,但已经开始思考为君之道了,这是大宋得遇明君的征兆啊,也证明了自己“择君”的眼光没有错。至于赵煦所问问题的内容,,太皇太后并不在意。

        在让赵煦坐下后,高老太太毫不意外地开启了“教授模式”,从皇帝这个位置的神圣不可侵犯开始,到如何做一个百姓爱戴、群臣拥护的好皇帝,再到皇帝日常的行为举止应当如何符合标准等等,说得那叫一个口干舌燥、酣畅淋漓。赵煦不敢流露出丝毫不耐烦的神情,更别提有什么打断的举动了。他只能做一个“好听众”,同时还得很有眼色地在适当的时机插上一句话,递上一杯水。

        “敢情我还有做‘捧哏’的潜质呢”。赵煦在心中不无自嘲地想着,可等太皇太后说了一大堆,赵煦真正想听的却还不知道在哪。

        好不容易等到太皇太后的“表演”结束,赵煦略带迟疑地提醒了一下高老太太。太皇太后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离题万里了,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终于开始步入正题了。

        “要让大臣同意官家启用沈括,办法有二”高老太太缓缓说道,赵煦一听,心想:“姜还是老的辣,自己一个办法都没有,老太太一开口就说办法不但有,而且还不止一个。”当下耐住性子继续扮演“好听众”的角色,并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状。

        太皇太后见了,也不“卖关子”继续说道:“如果官家急于用人,可由老身出面说服大臣;相信这点薄面,他们还是会给的;如果官家想要自己解决,老身在这里送给你两个字——‘交换’。”

        听到这里,赵煦已经完全明白了,想要达到政治目的,必要的合作和交换是必不可少的,这和你在政治场上扮演什么角色无关。

        他当然不会选择第一种办法,老是靠太皇太后出面解决问题,时间一长很容易被朝臣看轻,自己也容易产生依赖。(虽然现在大臣也没有多将赵煦看在眼里)

        “那就只有用第二种办法了,可自己又有什么是那些守旧派大臣所需要的呢?”赵煦心里盘算着。但这次来慈宁殿的目的已经算是达到了,见太皇太后微露疲倦之意,赵煦很识趣地告退而出。(说了那么一大段话,换谁都会累的)

        尽管赵煦没有想出自己能拿什么和大臣们做“交易”,但来自后世的他知道一句话:“空手套白狼”。连狼都能套,套个沈括就更不在话下了。

        和大臣做“交易”这种事情虽然听起来有点诡异,但实际上很常见。数百年的政治运作下来,也已经形成了一些公认的“潜规则”。那就是皇帝不能亲自出面,必须找一个“中间人”,由他出面将皇帝的意思转达给大臣们,并且担任皇帝与大臣讨价还价的“沟通渠道”。

        一般,皇帝会找自己的亲信担当此任。但赵煦环顾四周,现自己无人可用。总不能随便派个太监出去和大臣们谈吧,那样大臣非闹翻天不可。

        在后世的明朝,景泰帝想把原来的太子给废了,让自己的儿子当太子。但他知道大臣不会轻易同意,自己又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毫无办法之下,景泰帝就只好派太监给当时的内阁大臣挨个送礼。是的,你没有看错,皇帝给大臣送贿,把那些接到“贿赂”的大臣们个个都气得半死,辅气得跺脚,直言“没脸见人了”,这也不可避免地成了历史的“笑柄”,就算过了几百年还是时不时地被人翻出来,耻笑一番。

        有这么个例子摆在面前,赵煦当然要小心地选择“中间人”作为自己的“谈判代表”了,他可不想因为用人不当而和后世的景泰帝一样成为历史的笑柄,这也太没水准了。

        (本章完)


  https://www.dldwx.cc/xs/124912/58054820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