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煦宋中华 > 第4章 请安的“收获”

第4章 请安的“收获”


每次前往高太后居住的慈宁殿之前,赵佣都得凝神静气好一段时间,他要把自己的身心调整到最佳状态。因为赵佣知道现在在这座皇宫里真正能决定他命运的,其实已经不是那位日渐萎靡、逐渐缠绵床榻的宋神宗,而是这位虽然已经年届五十,却还身体康健、耳聪目明的高太后。

        高太后出生于名门望族,是北宋开国功臣之后,自幼被养在宫中,(仁宗皇后曹氏是她的姨母),历经了公公仁宗、丈夫英宗和儿子神宗三朝;在不久的将来还会再历经一朝,(哲宗朝)并且以太皇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

        这可是只有吕后、慈禧等猛人才做得到的事情啊。高太后可以说是饱经风浪,政治经验十分丰富。她也是未来神宗驾崩后大宋帝国这艘巨轮实际上的掌舵人。如果有谁想要在她面前弄鬼或者耍什么小聪明,那纯粹是找死。

        对高太后,赵佣抱定了一个“诚”字,或者套用后世星爷的一句经典台词:“一字记之曰心”。他相信无论多么厉害的人物,只要待之以诚总是会有所收获的。

        说到底高太后现在什么都不缺,唯一能打动她的也只有亲情了。何况赵佣和高太后是亲祖孙,存在“隔代亲”的机率很大。

        慈宁殿中,赵佣举止沉稳地向高太后请安道:“孙儿给娘娘请安!”(宋代不管是皇子还是皇帝称呼太后和皇后都多用“娘娘”二字,绝非后世电视上到处乱窜的皇额娘或者皇祖母之类的脑残称呼)

        高太后看上去和普通富贵人家的老太太一样,如果赵佣不是知道她的身份,而且又身在皇宫,她身上所穿的又是很明显的华贵服饰,赵佣几乎看不出她和普通富贵人家的老太太有什么区别。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也有可能是因为高滔滔会“演戏”。

        作为一个几乎一辈子都在宫里面打转的政治人物,高太后绝不可能像赵佣现在所看到的那么简单。毕竟不管是哪朝哪代,皇宫都是一个会吃人的所在。高太后能在皇宫里一步步“晋级”成为地位最高的女人,若是没有两把刷子是绝难办到的。

        高太后看了一眼毕恭毕敬的孙子,抬手说了一句:“免了,佣儿纯孝,最近来老身这儿倒是挺勤的。最近在宫里看了些什么书啊?”

        赵佣听了一愣,心想:“我这不是为了抱您的大腿嘛,至于看了什么书,我一个才六岁的孩子,能把字认全就不错了,你问我看了什么书,是不是太看得起我了。我倒是想看《金瓶梅》,可现在也没有啊。”但面上却也只能小心地回答道:“孙儿刚开蒙不久,现在还只是在母妃的教导下读百家姓而已。”

        高太后嗯了一声,说道:“找个机会,老身会和官家说,让佣儿你早日入资善堂进学。”

        赵佣一听这话不由大感奇怪:因为按常例皇子一般要8岁才能进入资善堂学习,为什么轮到我就提前了?但这话不好明着问,只好先憋在肚子里了。

        高太后是多精明的一个人啊,心知孙儿心里一定有疑问,就半解释地加了一句:“虽然皇子一般要8岁才会进资善堂,但这也不是什么祖制,当年仁宗皇帝就是5岁进的资善堂。佣儿你就算是现在进也已经晚一年了。”

        赵佣一听,心里一动,当下不敢多想,只能听话地称是。接下来祖孙二人只是随便说了几句家常话,眼见有其他妃嫔过来给太后请安,赵佣也就借机结束了这次看似十分平常的请安。

        在去福宁殿向神宗问安的路上,赵佣心里还是在想着刚才高太后让他提前进学的事。要不是前头有太监领路,赵佣八成会因为走神而“走失”在皇宫里,那玩笑可就开大了。

        宋朝的皇宫相对后世明清两朝的紫禁城来说要小得多,除了皇帝、太后、皇后等几人拥有自己独立的宫殿外,即使是皇子也没有资格拥有自己独立的宫殿。(特别受宠的除外)当然,如果日后赵佣能顺利成为太子就另当别论了。但至少现在的他还远没有这个资格。

        在太监领路下,赵佣有点神思不属地到了福宁殿门口,太监一阵通传过后,赵佣走进福宁殿,见到了刚吃完早饭正在闭目养神的宋神宗。

        在按足规矩向自己的便宜老爹行礼问安之后,赵佣寻了一个机会偷偷地打量了一下宋神宗,这一打量之下,赵佣不禁在心里叹了一口气,现在年仅35岁的宋神宗按说应该正处在一个男人精力最旺盛、性格最沉稳的黄金年纪才对,可现实情况却是即便赵佣不通医术,也看得出现在的神宗皇帝意志消沉、神情委顿。显然是还没有从永乐城之战的惨败中走出来。

        虽然神宗皇帝在看到赵佣上前问安的时候努力打起了精神,做出一副一切正常的样子,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强撑的。

        赵佣不由想起历史上神宗皇帝刚即位时那种意气风、大有作为的状态,和现在强打精神的天子相比,真可以说是判若两人。

        “皇帝果然不是人当的,好好的一个年轻人,短短十几年时间就被皇位折磨得未老先衰了”赵佣暗暗想着,同时他也似乎明白了之前高太后为什么要让他提早进学的原因。

        “看来高太后也已经看出自己的皇帝儿子在经历过这一次惨痛失败之后,身心俱疲的的状态了。”赵佣心想。

        从英宗赵曙到神宗赵顼,他们父子二人的身体可都远称不上强健。高太后让赵佣提早进学,恐怕也是未雨绸缪、以防万一吧。想到这里,赵佣对高太后不禁又高看了一分,真不愧是被后世史家称为“女中尧舜”的政治高手。

        高太后可不是什么穿越者,她不是赵佣,不知道将来要生什么事,但出于一个政治家的本能,高太后还是为今后可能会生的一些事提前打好了“伏笔”。

        相比赵佣现在还只能依靠穿越者的身份“作弊”,高太后才称得上是高手。事实上单从政治敏锐度上说,即便是已经当了十几年皇帝的宋神宗也还比不上高太后,更不用说现在还在“政治幼儿园班”里恶补基础知识的赵佣了。

        赵佣考虑了一下,最终决定不将高太后要他提前进学的事告诉神宗,反正他早晚会知道。更关键的是这件事最好不要通过赵佣的口来告诉神宗,要知道一个只会在人后打“小报告”的孩子是绝不会给大人留下什么好印象的。

        (本章完)


  https://www.dldwx.cc/xs/124912/58054818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